特色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问题思索

2017-04-10 18:43刘天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

刘天敏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民办高校的办学,并且要求其重点培养专业性强的应用型复合人才。而独立学院开设的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其培养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旨在从特色独立学院自身,以及其设置的英语专业本身和开设的翻译课程等方面入手,分析特色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以达到为独立院校以后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依据的效果。

关键词:特色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

一. 引言

如今全国民办高校越来越多,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因此英语专业也是各大高校课设课程的一个热点,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强的专业化英语翻译人才,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置了翻译课程。而翻译课程一直也都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课程,但是培养人才的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学生在经历了初中,高中的英语课程学习之后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翻译潜能,但是在大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学生的翻译技能与技巧的培养十分困难。本文以特色独立院校为依托,分析其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改善独立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希望达到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

二.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逐一对特色独立院校开设的翻译课程进行解剖,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独立院校自身的劣势

据统计,全国高等独立院校有近300多所,特色独立院校所占比例不多,艺体类就更为稀少。但是为了学院长远发展,很多特色类独立院校仍旧开设了英语语言这个专业,当然这对于一个独立学院想发展为一个较为综合性的大学是想当有利的,但是从另一角度分析,对于英语专业建设来说存在一定问题。以艺体类的特色独立院校为例,艺体类学校培养的重点是艺体类学生,因此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投放在艺体类的专业课程建设上,学校的资金首先满足的也是重点学科的建设。当然,人力的投入也会相对减少。而且艺术类特色学院的管理层对非艺术类的其他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怎么开展语言类专业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也是一难题。由于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因此也只能向其他高校学习,但是这也存在问题,每个高校的个体情况不一样,管理人员体系,教学团队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开展都存在差异,包括所招收的学生都存在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由于特色独立院校有其重点培养的学科,因此花在非艺体类专业上的时间肯定相对较少,对于专业课程的建设以及探索的重视程度肯定不够,而且在招生宣传上,对于英语专业来说也较为不利,艺术类学院招收英语专业学生,外界会自动认为可能培养目的不明确,以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时会遇到一定的障碍。那么学院就有可能在招生力度宣传上下的功夫也相对较少。英语专业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这样一个艺体类高校的存在感是比较微弱的。

2.2 英语教师团队的不足,特别是教授翻译课程的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基本都是民办高校,而民办高校始终在办学过程当中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利益关系。因此,大多数非语言特设独立院校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招收的英语专业学生数量有限,那么学校在进行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与物力相对于他们的主打专业肯定付出的更少,比如艺术类英语专业每年招生的数量大概在五十人左右,所以每一届英语专业最多开设两个小班,甚至有时候每年只开设一个语言班,假如想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也就是说一个专业英语老师只教授一门或者两门专业课程,按照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一个专业英语教师一周大概课时量在4-6节。以大学三年级为例,开设的英语专业的课程大致包括:高级英语,泛读,听力,翻译,写作,英美国家概况,英美国家文学等课程。所以由此看来,在一个独立院校,一位英语老师只教授一门课程或者两门对于学校来说用人成本太高,老师根本达不到基本的课时量。那么学校从用人成本的角度出发,一定不会大量聘请专业教师。如果这样,那么要满足英语专业学生的课时需求,只有要求一位英语老师上多门专业课程,也就说一位英语专业教师有可能上到三门课程。这个只是针对一个年级而言。由于每届英语专业都有一到两个语言班,所以一名英语专业教师有可能还要跨年级上其他专业课程。这样一来造成的弊端就相当多了。首先,老师需要大量备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备不同的内容,准备内容太多,精力就容易分散,那么备课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备课质量不高,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有可能影响授课质量;其次,备课门数太多不利于老师个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当前高校老师基本都是研究生学历,在硕士阶段都有自己主攻的专业方向,如果去涉猎非本方向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自己确实是知识的补充,但是如果一直分散很多精力去涉猎其他专业方向知识,那么对于自己的专业建设来说也是一个弊端。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一位专业教师同时担任他们多门专业课程,首先,他们会对这位专业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影响他们上课的激情。其次,学生会质疑老师的专业水准,一旦对老师的专业水准产生质疑,那么学生有可能出现不听课的现象。因此,特色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相当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影响到学院语言专业课程的前景,影响到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达到社会的专业需要,也就是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前景,最后也影响到专业教师自我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3 翻译教学上存在的缺陷

近年来,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各高校都希望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专业知识上要求培养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特别是翻译技能。语言的力量在于交流的意义。所以翻译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和老师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但是纵观各高校我们培养的英语专业学生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都较差,就更不要谈及翻译能力。那么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每年我们都在做总结,但是很难提出一个较为完美的教学计划或者教学方案,即便教学计划有可以实施的可能性,对于大多数高校实施起来就非常的困难。首先,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缺乏创新。翻译教学本来就是一门不好开展教学的学科,翻译课程的开设一般都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分为笔译课程和口译课程。而大學本科阶段关于翻译的学习,基本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导,常常以语言教学的模式来讲授翻译课程,重技巧讲解,轻实践操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词汇的讲解,语法错误的纠正和语言惯用法等方面,基本采用的是技巧讲解加句子或者篇章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问题和结果就在于根本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有效的运用翻译理论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技巧和理论再多,但是当踏入社会要成为一名译者的时候就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其次,所用教材陈旧,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翻译教材陈旧,缺乏新意,里面的内容也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以翻译技巧讲解为主导,最后加上篇章练习。这些翻译练习实际只是复习和巩固了本单元所学内容,和其他章节内容脱离程度较大,关联性不强。再者教材大都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实际或者实战性的内容较为缺乏,比如涉及到外交文件,商务贸易,医学,科技,旅游等方面的信息。在现今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中,需要的翻译人才也是多元化的,他们需要所涉猎的知识非常多,因此需要的翻译能力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过于单一。

2.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独立院校按照以前教育部的划分是归为三本类的本科。因此,学生的进校英语水平总体上来说不高。而对于特色的独立院校来说,来这里学习语言的学生,他们有可能从一开始并不是想学习语言,比如在艺体类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会觉得自己不伦不类,从心里层面来讲,他们下意识就觉得自己不如其他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有些同学还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再者,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小,对于外国作品以及国外风土人情的了解就更为贫乏。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学生缺少文化修养,而翻译的难点正在于对中西文化差异上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只能用生硬的单词来表达中文意思而忽略其意境想要传达的内容。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Nida.1993)由此可见,跨文化的知识修养应该成为翻译学生学习的重点。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语言类的特色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翻译教学这个版块,对于教学有效的开展就更为困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不仅是独立学院所面临的难题,也是各大高校都所面临的挑战。当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仍不完善,翻译教学体系暴露出太多问题和弊端。然而中国的翻譯产业正在兴起,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更新,教学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研究,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又可以在高校较为容易实行的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班伟.英语专业学生英译汉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6):79-81.

[2] 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 [J]. 中国翻译. 2007 (1): 47-48.

[3] 姜蕊. 翻译教学法探讨[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14): 108-109

[4] 郦力.小议成人英语翻译教学[A]. 新世纪成人外语教育研究[C].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186-196.

[5] 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 中国翻译. 2009

[6] 穆雷.翻译教学:翻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J]. 中国翻译. 2004(4):59-63.

[7] 肖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2): 168-169.

[8] 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
“三全育人”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使命培养探究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Frame Shifting in Family Discourse: a case study
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理论与实践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The Analysis about Youngster Cyber Cr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