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个全面指导下续写工会新篇章

2017-04-10 00:26马辉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四个全面改革创新

马辉梅

摘要: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四个全面”的精神。工会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应该深入贯彻“四个全面”精神,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捍卫法律神圣尊严,创新工会工作新思路,开辟工会角色转变的新途径。本文试论,在四个全面指导下工会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续写工会新篇章。

关键词:四个全面 工会工作 角色转变 改革创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那么我们在工会工作中应该如何贯彻“四个全面”指导思想?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述:

一、工会工作必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冷暖安危放心头、提升技能促发展——做职工的“贴心人”

工会及其领导者要树立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坚持为人民谋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工会及其组织需要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组建各种群众组织、团体等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还要为职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建学习平台,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可以通过竞赛性活动、演讲、征文、实际技术操作比赛等方式,通过开展发明创造、亮点设计、“创客”群体等活动,引导职工参与技术学习、技术改进、技术研发,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2、尊重中凸显快乐劳动、共享中成就体面劳动——做职工的“代言人”

“体面劳动”是指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社会学家艾君阐述说,如果我们从社会观点和文化角度看,实际上,“体面劳动”的本质含义反映着一种广义的社会劳动关系,而这种劳动关系,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它是一种反映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组织与员工之间所体现的劳动地位、劳动者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体现的是包括社会政治、价值、法律、道德、习俗、礼仪等关系等文化范畴。他认为,“体面劳动”是双向的,社会不仅要创造出体面劳动的氛围和环境,而且劳动者同样要体会到劳动的愉悦和幸福。而在这一实现过程中,工会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工会应该倡导建立以《宪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涵盖包括一线职工、离退休职工、劳务派遣工、困难职工、妇女职工等重点群体,涉及职工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等重点内容在内的权利保障机制体系,以此推动职工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工会必须坚持捍卫法律神圣尊严

要真正使职工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职工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工会通过把法治教育列入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加强法治教育,可以通过法律讲堂、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职工尊重法律学习法律敬畏法律,加强职工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由于法律普及的局限性,工会可以完善工会法律顾问制度和建立律师服务团,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更实在更快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并协助党政依法处理和化解好职工群体性事件,让职工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仅仅懂法还不够,工会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引导职工如何在日常守法、遇事用法:把法治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准则,通过正当、合法渠道表达自身诉求,自觉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解决纠纷;在职工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法制环境。只有这样,职工才能识大体、顾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达到法治的目的。

三、工会要积极适应新常态

1拓展服务领域——做坚持改革创新的模范人

工会可以通过参与公共服务体系,承接好政府的转移公共服务职能和向社会购买的服务项目,既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又促进自身的改革发展与提高。

工会承接政府职能的着眼点则是如何通过制度机制促进单位组织体的培育、鼓励人民积极参与。工会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了一些社会服务项目的竞争,特别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渠道承担一些公共服务项目,提升工会的竞争力。打破政府单一提供的局面,引导职工、组建单位职工组织等多方参与,在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增加就业,改善环境,消除贫困,预防犯罪,提供社区服务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调动参与热情,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工会需要起到连接人民群众和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和党组织、人民群众与国家机关等的桥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创精神,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工会要在职工中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大力宣传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让职工明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全面深化改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思想教育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不断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团结带领职工群众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就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引导群众脚踏实地地劳动,不断提高劳动技术含量、质量水平,提升职工职业幸福感与荣誉感。工会应该积极畅通职工参与决策、监督的机制,完善相关的政策支持,建立涉及职工代表大会、公开透明制度、平等协商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凝聚职工智慧,增强合力,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在参与推动各项改革中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身利益。

总之,在“四个全面”伟大实践的指导下,工会应该以国家大局为基础、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理想、通过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夯实自身能力,做好职工“娘家人”、依法治国“先驱者”、改革创新的“创新人”的角色,不断为工会组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把工会建设成为真正的坚持党的统一与工会独立自主工作相结合,坚持民主团结与高效运行相结合,坚持职工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当选的领导机构成员[J]. 中国职工教育. 2008(11)

[2] 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 工会经费呆账处理办法[J]. 中国工会财会. 2003(02)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四个全面改革创新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