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2017-04-10 11:07张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脑梗死

张梅

(商城县人民医院 内二科 河南 信阳 465350)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张梅

(商城县人民医院 内二科 河南 信阳 465350)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治疗,比较颈内动脉硬化程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及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情况均较前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稳定动脉斑块,显著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可广泛应用于脑缺血卒中临床二级预防。【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流动力学

脑梗死是我国高发疾病,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在全部脑血管病变中占到4/5以上,发病机制主要是局部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栓子,导致局部血管闭塞,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脑缺血、脑缺氧、神经功能障碍等。脑梗死具有发病急、残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积极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炎症反应、高血脂症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病理改变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临床实践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为53~78岁,平均(66.34±10.78)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血清AST、ALT>正常值上限1.5倍、有他汀类过敏史者及近期感染者。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所有患者实施保护脑细胞、脱水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并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连续服用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住院次日凌晨及治疗6个月后,由超声科专业人员行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颈内动脉硬化程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并对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及搏动指数(PI)。

2 结果

2.1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轻度24例,中度28例,重度12例;治疗6个月后,动脉粥样硬化轻度3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治疗前,颈内动脉狭窄轻度22例,中度31例,重度11例;治疗6个月后,动脉粥样硬化轻度35例,中度20例,重度9例。治疗后动脉粥样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治疗6个月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Vs)相比于治疗前,均显著增快,而PI则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Vm、Vs及PI比较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降脂药物,也是对稳定易损斑块最有效的药物。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类型降脂药物也可降低LDL-C,但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卒中复发及首次卒中发生[3]。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他汀类药物,其通过抑制相应信号传导通路,降低CRP表达,改善内皮功能,保护内皮细胞,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逆转。瑞舒伐他汀主要作用于肝脏,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HMG-C及TG,升高HDL-C,对动脉粥样硬化予以逆转。此外,其安全性较高,总体效果好于其他他汀类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及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情况均较前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脑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稳定动脉斑块,显著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可广泛应用于脑缺血卒中临床二级预防。

[1] 崔维.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9):118-119.

[2] 赵温才.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S8):15-16.

[3] 庆芳.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15):1825-1826.

R 74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078

2016-08-24)

猜你喜欢
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