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17-04-10 11:07周丹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卧床患肢骨科

周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骨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周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骨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深静脉血栓;骨科;卧床;早期护理

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因其静脉血流缓慢阻滞、静脉血液呈高凝状态及静脉壁受损等原因,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本研究旨在观察早期护理对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33.62±6.84)岁;股骨干骨折21例,跟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为18~67岁,平均(33.80±7.05)岁;股骨干骨折18例,跟骨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和术后常规护理: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遵照医嘱行护理操作,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病房环境护理;护理期间严禁摄入含维生素K食物,避免饮酒;常规监测血常规指标及凝血酶时间;观察并及时处理伤口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护理:①知识宣教。术前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下肢骨折相关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案的认知水平;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由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引发,使患者深刻认识到下肢血栓静脉的危害,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术前护理。术前认真查看患者凝血检查结果,扩充患者血容量,防治血小板黏附现象的发生。③术后护理。术后定期给予患者体位护理,每隔2 h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改善患者受压侧肢体的血液回流情况;患者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膝关节取微屈曲位并注意保暖;禁止吸烟以避免尼古丁对血管的刺激,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清淡食物;针对静脉窦内血液仅在肌肉泵的作用下向心回流,属静脉血栓高发部位,应给予患者存在静脉窦的部位肌肉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早期主动运动指导,可行床旁足背屈伸、腓肠肌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每个动作以持续5 min为佳,适度休息后继续,训练时间及频率视患者情况依循序渐进原则调整。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及血肿发生情况;使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个层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对照组的发生静脉血栓6例(16.22%),观察组无静脉血栓发生,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肢肿胀、血肿 观察组发生患肢肿胀2例(5.41%),血肿1例(2.7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肢肿胀10例(27.03%),血肿8例(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研究表明,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多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与以下几点原因有关:①血管壁因抗生素、高渗葡萄糖等药物或某些手术操作受损;②患者骨折后机体内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因子水平相对降低,促进纤溶抑制物的形成,使得血液呈高凝状态以及手术破坏组织的代谢物对凝血系统的刺激;③患者术后患肢无法正常活动,血管所受压力减少,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另与血压黏稠度增加等因素有关[3-4]。

早期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使其深刻认识到深静脉血栓的危害,让患者充分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给予患者科学饮食指导,多食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以保持排便通常,多饮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保障血管壁的完整性[5]。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锻炼指导和体位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状况,从而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补充血容量可防止血液浓缩现象的发生[6]。严密监测患者下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体位及锻炼指导有助于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所述,给予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1] 冯瑞萍,刘桂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锻炼在肘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6,28(6):76-77.

[2] 殷晓霞.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预防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34-1335.

[3] 陈红,吴件姿.青少年骨折后的特殊疼痛表现及护理策略[J].浙江医学,2016,38(4):302-304.

[4] 王海立,家元,张弢,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盆髋臼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8):2054-2056.

[5] 杨静,马靖猷,张静.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8):1659-1661.

[6] 付朝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骨折围手术期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药业,2016,25(17):65-67.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129

2016-03-26)

猜你喜欢
卧床患肢骨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