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树种麻风树产业发展回顾和分析

2017-04-10 00:31许彦红罗明灿
林业资源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麻风生物质柴油

董 敏,何 俊,许彦红,罗明灿

(1.西南林业大学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650224;2.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州350002;3.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昆明650091;4.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24)

能源树种麻风树产业发展回顾和分析

董 敏1,2,何 俊3,许彦红1,罗明灿4

(1.西南林业大学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650224;2.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州350002;3.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昆明650091;4.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24)

对中国麻风树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包括麻风树资源的分布、规模和产量,以及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从生产技术、原料供应、市场情况以及产业支持等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麻风树生物质柴油的开发情况,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性建议。

麻风树;生物质柴油;开发模式和情况

麻风树(Jatrophacurcas L.)又名小桐子、膏桐等,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风树属(Jatroph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1],属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2]。由于种子含油率高、流动性好,以及在其他方面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麻风树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可再生能源和生态减贫的首选树种。2006—2009年,中国曾经历了一个麻风树产业开发热潮,目标是朝着炼制生物柴油的方向发展,然而2009年以后,在投入了相当资源的情况下,麻风树的开发又冷了下去,甚至绝大部分人马纷纷撤离了这一当初的朝阳产业。目前,当年规模性种植的麻风树都已达到盛产期,若干科研院所和能源企业一直未停止利用麻风树种子提炼生物质柴油的研发[3-5]。在这十字路口,很有必要对中国麻风树产业的发展进行一个系统回顾,从而为国内麻风树产业或者生物质柴油产业、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在对中国西南地区麻风树产业开发涉及群体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文献,对中国麻风树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和详细的回顾和分析。

1 背景

麻风树性喜高温和花期干旱的地方,不择土壤,耐干旱瘠薄,是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一般造林后2~3年开始结果,5年后进入稳产期,产果稳定期30~50年。麻风树种子含油率35%~50%,最高可达60%以上,原油经加工后性能与柴油相近,而且在燃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小,是世界公认最适合用于提取生物柴油的树种。国内外民间利用麻风树历史悠久,将其种子油用于点灯照明,根茎叶用于跌打、无名疮毒外用药物敷贴,或者作为田间地边的生物篱和防风防火屏障等[6]。因此,麻风树在医药开发、生物防治以及生产有机肥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前景。

世界范围内的麻风树资源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7]。联合国和欧盟将麻风树广泛应用于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并作为扶贫的重大项目加以扶持。过去,全球麻风树的主要研发集中在提取物制备工艺、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主要利用麻风树生产各种药用原料、外用制剂、中药制剂和农药原料。21世纪初,由于石化能源紧缺,国际油价不断攀升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麻风树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许多跨国公司、大型石油企业和私人企业家花巨资竞相在光、热和土地资源充足的地方尤其是非洲购买土地,或与当地政府合作,投资大规模的麻风树原料林生产基地[8],同时建设工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这其中也包括2006—2009年麻风树造林热潮中的中国。

表1 中国麻风树资源规模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Jatrophacurcas L.in China 万hm2

2 麻风树资源情况

2.1 分布和面积

中国的麻风树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广西等地,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2009年麻风树造林热潮中各大能源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种植的,其余一部分呈散生、四旁和零星状分布的多于20世纪末当地供销系统扶持种植或为野生资源,当地统称这部分资源为野生资源。这些种植的麻风树多分布于中国西南河流沿线的干热河谷区,如四川、云南和贵州境内的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雅砻江、南盘江和北盘江等,或者邻近区域国有、集体的荒山上。虽然麻风树的生长对环境要求不高,但其适生区受海拔和气候影响较大,根据云南境内的调查结果,麻风树最适宜生长区为海拔1 200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这一区域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年均温度在20℃以上,年降水量在700~900mm;麻风树适宜生长区是海拔1 200~1 600m地区,这一区域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年均温度17~20℃,年降水量在800mm左右;而海拔1 600m以上地区,气候温凉,山高箐深,霜期长,对麻风树生长不利[9]。

据国内文献粗略统计并结合实地调研修正,中国的麻风树人工种植规模约14.57万hm2,野生规模约4.15万hm2(表1)[10],而国家林业局“十一五”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的计划种植规模是40万hm2[11],目前中国麻风树资源远远低于造林热潮中林业部门的计划要求和地方政府当初的规划。

2.2 产量分析

虽然国内种植的麻风树多分布在适宜生长区,但由于品种良莠不齐且大面积种植的麻风树基本采用未经过选育的呈生态型而不是遗传型的种子育苗,加之规模性种植的麻风树林大多地处偏远、山高坡陡的立地条件较差地区,缺乏甚至没有后期管护,因此麻风树生长状况尤其是结实和产量并不理想,甚至严重低于预期。据实地调研中四川省林业部门人士估计,“四川省规模性种植的麻风树生长状况较好的少于10%,中等的约20%,较差的多达70%;从大面积来看,四川省麻风树种子产量几十公斤每亩”。而从整体来看,亩产几十公斤很大可能还是乐观的估计。

目前2009年以前种植的麻风树都已达到盛产期,国内并无权威的麻风树产量统计,我们对几个渠道的数据分析如下:一是云南楚雄州的《楚雄州膏桐资源及适宜发展膏桐土地资源调查报告》①楚雄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楚雄州膏桐资源及适宜发展膏桐土地资源调查报告.2009.,该报告原始数据显示,全州共有处于各种产期的麻风树资源 6 710hm2(100 644亩),产量 455.068t (455 068kg),即麻风树种子产量为 67.8kg/hm2(4.52kg/亩);该报告另外一个重要数据显示,全州处于盛产期的麻风树资源2 034hm2(30 506亩),年球果结实量14 123.452 4万个,根据当地调查结果,每个球果含3粒种子,每公斤麻风树种子1 538粒,即处于盛产期的麻风树种子产量为 135.5kg/hm2(9.03kg/亩)。二是四川成都《华西都市报》[12]的新闻报道,在四川省麻风树主要种植地凉山州会理县新安乡,在约270hm2(4 000多亩)的一个麻风树基地采摘果实,几个月下来采摘的种子仅约20t,相当于产量为75kg/hm2(5kg/亩);即便是试验状态下,四川省林科院开发的世界领先的最新品种,在攀枝花西部地区种植两年,其中的最高产量也才接近3 000kg/hm2(200kg/亩)。三是《林业生物柴油原料麻疯树种植的经济可行性分析》[13]一文中基于对云南麻风树种植地块和农户调查的数据,该数据显示在云南适宜土地上生长的处于盛产期的大于6a树龄的麻风树产量为855kg/hm2(57kg/亩)。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云南楚雄州和四川凉山州处于各种产期麻风树产量的数据基本一致(4.52kg/亩、5kg/亩),可见从大规模来看,由于育苗种子良莠不齐、立地条件差异和后期管护缺乏,国内麻风树盛产期产量应和云南楚雄州数据不相上下,即135.5kg/hm2(9.03kg/亩);这其中极少部分是立地条件且生长状况较好的,盛产期产量应和云南麻风树种植地块和农户调查的数据不相上下,即855kg/hm2(57kg/亩),由于现已种植的种质不可能改变,这一产量也是国内大规模种植的麻风树经过立地改良、后期管护跟上等所能达到的产量。未来若均采用选育的良种育苗和种植,在立地条件和管护较好的情况下,国内的麻风树产量应基本能接近四川省林科院在实验状态下种植的麻风树产量,即麻风树造林热潮中国内普遍预估的3 000~4 500 kg/hm2(200~300kg/亩)的产量。这说明,国内麻风树产量之低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中国乃至世界,对麻风树良种良法的研究还未达到支持大规模推广种植麻风树的成熟阶段。

3 国内开发模式

3.1 政府政策引导

生物质柴油研发属于朝阳产业,世界各地的麻风树开发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少数大型企业涉足的项目,中国也不例外。2007年,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2174号).2007.,其中对生物柴油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完成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产量达到20万 t/年,到2020年产量发展到200万t/年。而早在2004年,国家科技部就将“生物质燃料油技术开发”列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并在2008年批准开展《西南地区小桐子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培育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③王达明.云南发展林业生物柴油产业的优势、策略和优良树种.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2012.。国家林业局则是推动中国麻风树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编制的《林业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确定云南、四川、贵州以及重庆为麻风树适宜种植区,规划在这4省(市)发展麻风树40万hm2[14]。同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①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财建[2006]702号).2006.明确提出“国家对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生产的原料基地龙头企业和产业化技术示范企业予以适当补助,对确需要扶持的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上的导向极大地促进了麻风树的种植和开发。

地方政府在麻风树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云南、四川以及贵州等地都制定了相关规划。2006年,云南省林业厅编制了《云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原料林发展规划》,提出2006—2015年,云南将培育以麻风树为主的1 000万亩原料林基地,形成年产200多万t生物柴油、产值超过30亿元的新兴产业[15]。2006年,四川麻风树产业的重镇攀枝花市提出了10年内建设20万hm2的麻风树原料基地[16]。2005年,贵州省发改委批准了《贵州省小油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于2011年颁布了《黔西南州“十二五”小油桐产业发展规划》②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十二五”小油桐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州府办发[2011]152号).2011.。

3.2 政企合作造林

中国麻风树造林的引爆点在2006年,当年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闹“油荒”,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当时的热点之一。在此背景又有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国际能源企业成为中国麻风树规模性开发的先行者,英国阳光集团、美国贝克公司、德国鲁奇化工先后进入四川、云南和贵州建立麻风树原料基地。随后,国内三大能源巨头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分别宣布进入四川、云南建立麻风树原料基地。这股热潮同样吸引了国内的一批高科技能源公司,如在云南就有云南明港生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怒江天生实业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业投入到了麻风树造林中[17]。在以上能源企业中,国内能源巨头中石油声势最大。

在麻风树原料基地的建设中,一般有企业委托政府造林和企业投资工业化造林两种模式,无论哪种模式政府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石油是前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具体运作方式是:在与国家林业局签订的“国家林业局-中石油林油一体化项目”框架协议下,以中石油出资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由地方政府组织原料基地的建设;当地政府安排使用企业投资,在国有或集体所有的荒山上组织农民实施种植和管护,所造的麻风树林所有、使用权属土地所有者,中石油在麻风树进入产期后负责以市场价收购土地所有者的麻风树种子用于炼油;具体运作的部门是当地林业局,林业局用中石油的出资从当地种子公司收购麻风树种子,然后委托当地苗圃公司育苗,再从苗圃购买麻风树幼苗组织当地农民实施种植,并在以后组织农民进行管护。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在未来获得稳定的生物柴油原料,同时可能获得原料林的碳汇收益;政府获得了生态退化地区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和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农民则可以通过利用没有农用价值的宜林地增加收入[18]。

国内高科技能源公司一般采用投资工业化造林的模式,即企业投资建立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并在原料集中地区建立加工厂和麻风树种子收购体系。这种模式其实也是和当地政府合作,一般地方政府会在土地方面予以支持或补助,同时地方林业局会在种苗和造林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租用了超过10万亩的集体所有的荒山50年的使用权,租金仅为8元/(亩/年),而当时的市场价至少是100元/亩;同时当地林业局在种子或种苗供应,组织农户造林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一模式下,虽然企业承担了全部投资,但地方政府给予的支持和优惠条件颇多,麻风树林的所有和使用权属于企业,也有利于企业迅速组织基地建设、保证质量。而地方政府以土地使用等方面予以的支持换来了生态效益,同时促进了当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当地农民作为劳动力在参与种植或管护等相关活动后领取报酬,不参与分享最终的收益。

3.3 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研发

虽然麻风树有多重用途和一定的生态效益,国内麻风树规模性开发的首要目标仍是炼制生物质柴油。投入到麻风树造林中的国内外能源企业几乎都有在原料林基地附近建立生物柴油炼油厂的计划,其中的一些民营企业甚至在2006—2009年造林热潮中就已经在当地建立了生物质柴油炼油厂。然而,中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实际上在麻风树造林和加工厂建设过程中,麻风树生物柴油的提取、加工仍处于初试阶段。国内麻风树生物柴油开发的主要方式是在国家或政府科技项目支撑下,能源企业和当地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生物质柴油,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民营企业走在了前列。

科技部不仅将“生物质燃料油技术开发”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而且在国家“863”计划的相关领域中就设有“生物柴油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课题,2008年科技部批准开展的《西南地区小桐子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培育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也有“麻风树生物柴油加工技术与示范生产线建设”课题,同时相关省份也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配套、力量组织等方面予以了政策倾斜。在国家或政府科技项目支撑下,相对国内能源巨头,一些灵活性较高的高科技民营能源企业采取了和当地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研发麻风树生物质柴油,并实现了率先生产麻风树生物质柴油。如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当地的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2008年在其原料基地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动工建设年产6万t的生物柴油加工厂,并于2011年成功的生产出麻风树航空用柴油。四川大学、四川林科院,贵州大学等科研机构也纷纷与当地民营企业合作研发麻风树生物质柴油。由于各种原因,麻风树造林和国内能源的主要力量三大能源巨头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在麻风树生物质柴油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却滞后,如2007年就计划配套建设的位于四川的中石油南充炼油化工总厂建设一直后延。

4 麻风树生物柴油开发情况

4.1 生产技术

中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研究内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及其加工工艺和设备,目前各方面虽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离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却还很长。国外生物柴油生产原料以菜籽、葵花籽、棕榈、大豆油等粮食作物为主,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以粮食作物为原料制造生物柴油并不实际。在中国,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实际原料都是以废弃油脂为主,大规模的植物油原料应用从2006年规模性种植麻风树至今实际上一直处于开发阶段,并没有完全解决麻风树生物质柴油工业化生产的问题。国内研究资料显示,麻风树种子油和可以和石化柴油掺合使用,至少可替代部分石化柴油,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但麻风树种子油也存在油脂分子较大、黏度较高,启动性能较差、时间长、启动转速需要很高,在额定工况下,消耗率高和温度高等问题[19-20]。实际上,国内报道的利用麻风树种子生产的生物柴油一直处于实验室或小规模生产水平,并未完全解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所有技术问题。近年来,由于全球航空燃油的巨大需求,特别是欧盟向飞经欧盟的飞机开征碳排放税[21],因麻风树种子原油的环保性,其利用转向生产航空燃料油又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如国内就报道了2011年11月,由国内某公司提供的麻风树种子油为原料,经中石油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合作生产的生物航空煤油试飞成功[22]。

4.2 原料供应

虽然生产技术在不断完善,但限制麻风树生物质柴油生产最本质和关键的问题,原料供应目前却无法解决。如前所述,由于未采用良种种植以及种植麻风树地块立地条件太差、后期管护缺乏等,规模性种植并达到盛产期的麻风树种子产量严重低于预期,甚至根本无法投产,这也是导致后期麻风树造林转入低潮、实际面积远远低于各地规划的根本原因之一。以中石油早在2007年就规划在四川南充市建设的中石油南充炼化总厂为例,该厂规划建设的6万t生物燃油生产线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四川全省的麻风树包括野生的规模约为4.63万hm2,而炼制1kg麻风树种子粗油需要3~3.5kg麻风树种子,每年生产6万t生物柴油,就需要约20万t麻风树种子,即便全四川的麻风树种子都收上来,即使如前所述,现有资源经过低产林改造产量达到855kg/hm2,也不能满足这个工厂20%的原料需求,更何况大规模种植的麻风树实际产量很大可能只有跌破眼球的135.5kg/hm2上下,根本无法投产。

4.3 市场情况

对于市场的过于乐观预期是除国家政策引导和产业支持以外,中国麻风树开发热的另一重要原因,或称之为诱因。麻风树造林热中的2006—2009年正是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时期,当年国际石油价格由2003年的28美元/桶的价格一直升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的高价;2008年下半年后,油价又开始狂泻,一度跌破40美元/桶;随后的5年中,虽然世界石油价格再次上扬,一度在100美元/桶上方高位运行,但2014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了40%[23],一直到现在国际油价都在低位运行。而麻风树生物质柴油的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以2011年的价格为例,当年麻风树种子收购价格为3元/kg,而每炼制1kg麻风树种子原油至少需要3kg种子,每公斤生物柴油原料价格就是9元,加上运输、加工等成本,造价就更高,而当年国内柴油的价格仅在7元/L上下,按照这个比价,生产麻风树生物柴油的成本至少是市场柴油价格的1.5倍以上。时至今日,国内市场柴油的价格跌到了6元/L以下,过高的生产成本使麻风树生物质柴油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国际和国内油价的暴涨、暴跌是当年各大能源企业蜂拥投入麻风树产业之后又迅速撤离,并且直到现在麻风树产业一直处于低潮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生物柴油的销售渠道也是问题之一,国内成品油市场基本由中石油、中石化把持,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在销售渠道上对中石油、中石化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的积极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4.4 产业支持

国际生物质柴油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政策支持,包括在原料供应、生产、税收等环节的支持,甚至在立法高度予以明确。中国政府在政策引导以及科技支撑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产业政策支持较模糊,尤其是落实情况不够到位,虽然国家部委(局)联合下发的相关文件提出了对原料基地建设以及生产企业予以适当的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但具体支持方式、力度和额度等均不明确。在原料基地建设中,以中石油和国家林业局合作造林为例,当初的协议为中石油和政府各出资200元/亩用于营造麻风树林,虽然中石油的出资先期到位了,但政府的出资却严重滞后甚至存在未到位的情况,这其中部分也因为国家在原料林基地建设中的财政支持到底来源于中央财政补贴还是地方政府出资不够明确。而当年的造林成本,包括麻风树基地建设以及育种、种苗栽种、施肥以及除草等一般在400元/亩,第二年和第三年还需要施肥、除草等维护成本150元/(亩/年),即麻风树造林投入应不少于700元/亩。但实际情况是,国内营造的麻风树林实际投入最多的也只有400元/亩,由于没有后期维护资金甚至造林资金都不够,普遍处于自身自灭状态。在生产环节,国家规定生产1t生物质柴油有3 000元的财政补贴,生产酒精的企业拿到了,而生产麻风树生物柴油的企业则久久未能落实[24];虽然国内个别企业生产出的麻风树生物柴油已经检验合格,但生产和销售许可证却迟迟未拿到;此外,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也未落实。当然,以上政策未落实部分也因为国内企业生产的麻风树生物质柴油还未达到工业化、大规模性生产的技术要求。政策上的支持是机制和体制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时日。

5 结论和建议

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总有枯竭的一天,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严峻形势,也让发展生物质燃料势在必行,寻求替代能源已是一种全球战略。虽然短期内面临诸多困难,但长期来看,生物柴油的前景依然乐观。中国石油储量有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以粮食作物为原料发展生物柴油不切实际。麻风树因其高含油率,耐干旱、贫瘠和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以及对管护要求不高等优势,仍是最有潜力的生物柴油树种。更何况在投入了相当的资源,包括一定规模的麻风树原料基地,已建成或计划建设的生物柴油炼油厂,以及在遗传育种、麻风树生物柴油提取和加工等技术层面的积累和突破后,国内已具备了发展以麻风树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柴油的基础。

国内麻风树生物质柴油的开发遇阻,有国家政策支持不够的原因,有加工技术层面没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的因素,有现有麻风树种子产量不够支撑生产的窘境,也有生产成本过高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缘由,当然还包括国际油价长期、大幅下跌的不可预见因素。这里面最本质的关键仍是未找到高产、稳产适合大规模种植推广的优良树种,以及实现企业盈利的商业运行模式。以某一因素为诱因盲目冲动地进入该领域,都有可能导致失败。关系到国计民生如此规模项目的实施,应在前期基础工作完成和必备前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再进行,而不是有了项目投资商或立项意向后再赶做或补做相关资料争取项目[25]。就国内麻风树开发现状来说,进一步开发或推进,首先,应保证用于造林的麻风树种苗是经过权威机构选育并在实践中推广种植达到预期产量,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对国内目前种植的麻风树林应进行低产林改造,加强水、肥、修剪、松土除草等抚育管理措施。其次,麻风树生物质柴油提取和加工技术还需整合国内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在生产工艺和高碳脂肪酸的降解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克服麻风树种子原油油脂分子较大、黏度较高等问题,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要求;同时,充分挖掘麻风树在医药、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方面的用途,开展综合利用,提高生产效益;最后,国家或政府层面对麻风树开发的政策支持应该明确和更大,在麻风树原料基地建设、生物柴油加工生产、税收、销售渠道、推广应用等环节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并在实际中督促落实,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立法层次予以支持生物质柴油的开发,尤其是在当今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迅速上涨的情况下,不站在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对待这一问题,没有国家或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生物质柴油的开发将长久停留在实验室水平。

[1]李远发,王凌晖,唐春红,等.不同种源麻风树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5):35-40.

[2]陈钢.推广生物柴油树—麻风树的开发应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6):30-31.

[3]潘峰,邵坚,田秉晖,等.麻风树籽制取生物柴油的生命周期风险指数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32-14436.

[4]蒋大勇.麻风树油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 170-176.

[5]梁渠,周涛,曹金磊.基于自燃点法的复配麻风树柴油的十六烷值改进与测定[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5,35(3):67-72.

[6]张磊,李文昌,苟平,等.云南麻风树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J].中国热带农业,2011(6):34-35.

[7]陈放,徐莺,唐琳,等.麻风树生物柴油研究和开发进展[J].生物产业技术,2009(5):54-60.

[8]欧文军,王文泉,李开绵.能源植物小桐子及其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496-499.

[9]袁理春,张磊,何璐,等.云南麻风树资源本底调查与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11(6):36-39.

[10]王忠田.柬埔寨推广小桐子的战略意义[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3(6):10-14.

[11]首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启动[EB/OL].(2007-01-12)[2016-12-02].http://news.163.com/07/0112/07/ 34KD0N2G000120GU.html.

[12]攀西小桐子何时真正“拖”起大飞机?[EB/OL].(2011-11-30)[2016-12-02].http://news.163.com/11/1130/06/ 7K39UKR200014AED.html.

[13]吴伟光,黄季焜.林业生物质油原料麻风树种植的经济可行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7):56-63.

[14]生物质能源开发破题,将培育能源林1200多万亩[EB/OL].(2007-01-12)[2016-12-02].http://news.xinhuanet.com/newcountryside/2007-01/12/content_5595858.htm.

[15]周会娥.发展小桐子初议[J].农村实用技术,2015(8):15-17.

[16]冀星.攀枝花开始大规模种植小桐子,为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准备原料[J].中国能源,2006,28(7):29-29.

[17]杨恩福.浅析发展小桐子的新思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38(5):121-123.

[18]韩峥.小桐子大规模开发中的生态保护问题[J].林业资源管理,2009(2):36-42.

[19]李振华,郭予畸,麻德平,等.能源植物小桐子的研发现状及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07(7):10-12.

[20]李昆,杨文云,孙永玉,等.云南小桐子资源及其生物柴油原料林发展策略[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A1):153-157.

[21]郎晓伟.麻风树生物柴油的梦想与现实[N].都市时报,2012-11-28(A36).

[22]被冷落的麻风树[EB/OL].(2012-08-23)[2016-12-02].http://money.163.com/12/0823/06/89ISKV6500252G50.html.

[23]马世鹏.国际油价下跌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5(3):143-147.

[24]杨恩福.论小桐子生物质柴油现状与发展策略[J].农村实用技术,2015(7):17-19.

[25]贺余伟.中国麻风树生物能源产业化调研[J].生物产业技术,2008(5):100-103.

Review and Analysis on Jatropha Industry

DONG Min1,2,HE Jun3,XU Yanhong1,LUO Mingcan4
(1.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2.College of Forestry,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3.National Centre of Southwest China Borderland Ethnic Stud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4.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Jatropha industry in China,including resource distribution,scale and yield,development model,and summarizes exploitation situation of Jatropha biodiesel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technique,market,raw material supply and policy support.Finally,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Jatropha,biodiesel,development model and situation

S759.4

A

1002-6622(2017)01-0012-07

10.13466/j.cnki.lyzygl.2017.01.004

2016-12-20;

2017-01-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球价值链下少数民族地区林副产品公平贸易与可持续管理机制研究”(14BGL091)

董敏(1979-),男,湖南株洲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面的研究。Email:dongmin@mail.kib.ac.cn

许彦红(1964-),男,云南玉溪人,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森林经理方面的研究。Email:631688835@qq.com

猜你喜欢
麻风生物质柴油
生物质发电:秸秆变燃料环保又增收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为什么冬天柴油会“结冰”?
基于PLC控制柴油发电机组3D 模型
柴油发电机负荷计算
贵阳市边远农村村民麻风健康知识调查与干预
甘肃省麻风受累者麻风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