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7-04-10 11:23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训汽车职业

谢 霖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谢 霖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基于新的汽车市场形势下对营销和销售人员综合职业能力的新要求,针对目前高职汽车营销课程现状,提出改革的新思路和建议,旨在以推动课程内涵建设的发展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汽车营销;课程改革

汽车销售是汽车产业中的关键环节,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4S店营销模式加大了对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汽车销售人才的需求,这也对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从毕业生和企业的调查来看,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欠缺、知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作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汽车营销”在内容和课程设计上亟待改革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则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专业课程水平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汽车营销课程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汽车专业营销人才,使其符合汽车行业和营销领域的新要求,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汽车营销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在深化“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之下,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及改革以适应市场与时代的要求。综合近些年汽车技术与服务专业的发展和汽车营销课程的建设,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方面

目前,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较为广泛的引进课堂,推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所引案例陈旧,学生容易理解但不宜运用,而且多数案例源于国外,与中国国情、商业、文化脱钩,可参考价值不高,学生应用到实践中不能使企业满意反使学生困惑;二是项目教学法流于形式,出现“只有雷声,没有雨点”的现象。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换角色,教学过程中以咨询员、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穿插实训课程,且实训过程仅仅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任务单上的项目,缺乏实训后的分析和总结。

(二)教材内容方面

首先,教材中涉及理论大多是西方传统商业环境下的营销与销售理论,而以中国文化和商业环境为背景的相关知识涉及甚少,同时缺乏最新的前沿性的观点及论述。“重理论轻实战,重西方轻本土”是汽车营销教学中普遍的现象,一线实战积累形成的“草根理论”常常被轻视。其次,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汽车营销课程教材内容就略显滞后性,不能与时俱进,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赢取学生的注意力资源就显得被动。第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单一,仅以营销知识和销售技巧为主。在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社会学、心理学、金融学、传播学等学科,以及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人际关系学、行为学、礼仪学等方面涉及甚少。

(三)实训实践方面

首先,“汽车营销”实训课程环节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实训环节依然存在不足:由理论课堂走向实训课堂,初期学生兴趣浓厚,然而中后期实训环节成为常态化教学后又因实训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以及实训内容、环节缺少创新、智力开发,使实训课程存在“走形式、走过程”的情况,影响了实训效果及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实践环节,“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欠缺。能和学校建立合作的汽车4S店不多,能让学生参与“实战”锻炼的企业就更少。实训课堂中的成效还需要在企业实践中得到验证,才能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就业。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汽车营销课程改革

(一)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

高等教育学认为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达到“应知”的目标,技能的学习是为了达到“应会”的目标,而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概括化、系统化,更好地支配、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这便是“应变”目标的要求。这种“应变”能力就是综合职业能力[2]。综合职业能力是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职业人需将其作为有机的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是一种综合性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涵四种核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专门技术能力和工作发展能力,以及四方面的基本素质:思想修养、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3]。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当前,关于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改革的研究大多只涉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如情景式教学法、柔性教学法、三位一体教学法的运用,缺少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课程改革要明确的是,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不仅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复杂工作情境中的自我认知、自我分析、自我判断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就不能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更需要为学生提供情感、素养、价值观和知识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才能使学生获得角色转换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因此,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针对汽车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以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专门技术能力和工作发展能力为导向的系列改革。

1.以模块化的任务引领式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进行社会参与时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积极和完好状态,主要体现为自主分析判断能力、与人沟通交往能力和竞争合作能力。依照“汽车营销”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谨慎择取“必要、够用”的理论,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以“体会、学会”为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基于模块化的任务引领式教学,就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交融、学习与实训交替的目标,强化了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汽车市场环境分析与调查模块为例,设计任务学习,见表1与表2。

依据现实的工作任务、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安排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成员需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各项任务,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为达到调研的目的学生必须和陌生人沟通,这就激发学生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述和沟通能力,同时在任务考核的过程中通过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给小组打分,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此外,教材的选定也是重点。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师自己要尽可能认知最新的前沿性观点和论述;

教材内容可分为9个学习项目,其中“汽车营销认知与入门”为基础模块,“营销调研”“汽车产品和品牌策略”“汽车产品定价策略”“汽车产渠道策略”“汽车促销策略”“汽车销售与服务”为应用模块,“公共关系与汽车而营销”“汽车营销法律与法规”为提高模块;教材体现与“互联网”联系的新特色,如课本中扫“二维码”学生就可以看到汽车营销教学软件(模拟仿真教学)以及微课的下载跟进学生课后学习等。

2.采用小组领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关系、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除了在“汽车营销”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还要更多的安排和设计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可以采取小组领学的方式分配学习任务,如:1)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有关2016年的国际、国内政策与形势,来分析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影响;2)搜集并了解某一汽车品牌的营销策略,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带来的启示。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学习任务,课后研学形成总结性报告并制作PPT在课堂上讲述,通过这种小组领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表1 汽车市场环境分析学习任务

表2 汽车市场调查学习任务

3.通过实训周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专门技术能力

专门技术能力是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汽车营销”课程改革需强化实训的实战性和考核方式的职业性。首先,设计汽车营销实训专周课程。通过实训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的汽车基础知识、汽车销售服务流程和经营场所的管理制度;强化推销技巧、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汽车整车销售流程模块为例,此模块包含六个项目,分别是汽车销售展厅接待、汽车客户需求分析、车辆展示与介绍、异议处理和试乘试驾、新车交付、车辆售后服务管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对4S店进行观摩和学习,随后编写六个环节的情景剧本,然后在模拟企业汽车营销实训车间以真车、真实场景进行演练,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方式完成六个项目的实训内容。其次,综合模块与大赛成绩使考核方式更加职业化。“汽车营销大赛”是以赛促学的有效途径,“汽车营销”课程采取过程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即平时各模块的成绩与大赛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4]。

4.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工作发展能力

工作发展能力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适应与调整能力[5]。工作发展能力的培养需要汽车营销课程组探索与汽车销售企业的深度合作。首先,安排学生在汽车销售企业集中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汽车营销课程教育教学中重要的职业实践环节,学生需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务,获得感性认识,提升职业能力。其次,安排职业生涯人物座谈。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课程组教师的引导,还可以邀请企业内有经验的职业人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汽车营销”课程改革是依据职业岗位技能与发展为宗旨,以汽车营销企业真实的营销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进行创新的课程体系。新构建的“汽车营销”课程更加重视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汽车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学生更自信的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了毕业就业零距离。

[1] 吕秋硕.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改革初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62-63.

[2] 胡皓灵.浅析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2):134-135.

[3] 邹贵平.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初探[J].职业时空,2011,(12):13-15.

[4] 王彦梅,李佳民.高职《汽车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2,(3):28-30.

[5] 陈苡.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报,2013,(9):112-114.

[编校:张芙蓉]

The Exploring of Automobile Marketing Course Reform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Occupational Ability- orienting

Xie Lin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Hubei442000)

On basis of the new situation of automobile marketing and new requirement for sales-m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utomobile Marketing course and propose the reform idea and advi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occupational ability by prop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utomobile marketing; curriculum reform

G712

A

1671-9654(2017)01-0052-04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1.014

2017-02-19

谢霖(1981- ),女,甘肃兰州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汽车营销。

本文为2016年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汽车营销类课程改革探析”(编号:2016JY1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训汽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汽车的“出卖”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