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的共性探析
——以白色为例

2017-04-11 06:25胡元惠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藏族人所指藏族

胡元惠

★历史文化★

颜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的共性探析
——以白色为例

胡元惠

本文以白色为着眼点,从婚礼习俗、生产生活和神话传说方面分析了颜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为吉的体现,并从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和生活积淀等方面剖析了其共性原因。旨在人们能更全面地理解藏英文化,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

颜色符号“所指”;白色;吉祥;崇尚

一、引 言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符号是由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两部分实体构成。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参数的印象,颜色是世间万物得以区分的重要方式。颜色本身并不是符号,只有当颜色依附于某一具体的物体或被人们赋予某种意义时则成为了颜色符号。因此颜色要转变成颜色符号需要经过一定的方式或条件,即颜色与某一事物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了带有某种色调的物体-即颜色符号所指。根据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二元关系论”有关符号的定义可得,这里的某一事物实则为颜色符号“所指”。[1]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由于其社会制度、地域环境、生活习性、及宗教信仰等区别,对相同颜色符号“所指”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形成各自所喜好和崇尚的颜色,当然也出现了各自所忌讳和憎恶的颜色。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相同颜色符号“所指”的态度和观念或许大相径庭,但人们对颜色的原意有着共同的理解和看法,对相同颜色符号“所指”也有共性的一面。藏文化和英文化有很多的不同,但在藏英文化中他们对白色符号“所指”的原意和象征意义却有共通的一面,均视白色符号“所指”为吉祥色。

二、白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吉的体现

藏英文化中都崇尚白色,视白色为圣洁无暇、幸福吉祥的象征。无论是在藏英文化的婚礼习俗方面、生产生活方面、还是神话传说方面无不体现了藏英人民对白色的崇敬和喜爱之情。

(一)白色在婚礼习俗中的“所指”

在藏英文化的婚礼习俗中,白色是吉祥、圣洁、纯洁、祥和的象征。白色贯穿在整个藏族地区的婚礼习俗中,从相亲到完婚的整个过程都体现出藏族人民对白色的喜爱和崇敬。婚礼习俗中离不开礼物哈达,哈达通常是白色的;还有婚俗中有关吃穿的礼物都与白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藏族人的嫁娶仪式上,新娘需要穿长白衫、骑白马,如果在新娘迎娶途中遇下雪,且雪越大越好,则寓意着该段姻缘吉祥如意。在婚礼仪式中,新娘用柏树枝在掺有牛奶的白水中沾一下向空中抛三下,表示夫妻婚姻美满、祥和、白头偕老之意。[2]同样在西方人的婚礼上,白色也是婚礼上的主色调。新娘穿白色的婚纱、戴白色的手套和白色的头纱,用白色花布置婚礼的整个场景,因为在西方人的心里,白色象征着新娘的纯洁、对爱情的忠诚。

(二)白色在生产生活中的“所指”

藏英人民的生产生活方面也体现了其崇尚白色,视白色为吉祥色。在藏族人的日常饮食中,主要以白色饮食为主。藏族的主食为酥油茶、糌粑、牛奶、酸奶、青稞酒,这些食物都是白色的。藏族人在节日或盛宴的饮食是相当讲究的,在王兴先著《格萨尔》论要一书中提到藏族人为商量赛马事宜而设的摆宴,对这次宴席的食物是这样写的:“各种三白(即牛奶、酥油、奶酪)食物如同大海波涛滚,三甜食品一似密雨下降,红肉白奶酪好像石山成堆,香茶美酒好像河水倾泻。”[3]从宴席的食品摆放,食品的数量体现出了藏族人热情大方的一面;而食品本身的材料即三白、白奶酪、酥油茶和青稞酒则体现出了藏族人崇敬和喜爱白色的一面;同时把食品比喻成大海、密雨、石山、河水,也体现了白色在藏族人心中的崇高地位是无法取代的。藏族喜欢用掺有牛奶的白水洗脸、沐浴,象征生活中事事顺心如意。藏族对白色的崇拜还体现在对白色石头的崇拜,他们最原始的取火方式也是通过敲击白石生出火种,从而演化出游牧民族对白色石头的崇拜,走进藏区,随处可见一个个石堆,藏家人还会把白色石头放在自家的房顶,寓意平安吉祥之意。从以上藏族的生产生活习性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十分喜爱白色。在英文化的日常生活中也同样体现了西方人喜爱白色的一面,如在正式的宴会上,男士如果要参加的话,他们的着装是非常讲究的,他们通常会穿白色的燕尾服和系白色的领带,以示该男士的修养。白色色调的产品被西方人认为是高档产品,是西方一直以来流行的颜色,很多上档次的产品和包装都采用白色,这些颜色的产品也一直是顾客青睐的产品。

(三)白色在神话传说中的“所指”

从藏英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也印证了他们崇尚白色,视白色为神圣、高贵的象征。相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个被称作为“白色之地”的地区,该地区的一个藏族部落因为在一次战争中被一支骑白马、穿白衣、戴白帽的部队所救,该部落领袖为了表示对这支白衣部队的感激和尊敬,下令该部落只有英雄、勇士等高贵人士才能穿白色服饰。[2]在英文化中,白色被视为最神圣颜色,西方人信仰基督教,白色被视为天使和上帝的专用色彩,在人们的心目中,天使总是穿着白色的服装,带着白色的翅膀,给人一种洁白无暇,率直可爱的形象。白色也被视为教堂里修女们的专用色彩,同时牧师在教堂做弥撒的时候也总是衣着白色长衫。[4]

三、白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吉的共性成因分析

由于藏、英吉利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生活积淀、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共性,使得藏英文化中都体现出了对白色的喜好和崇尚。

(一)宗教信仰

藏族崇尚白色与他们信仰佛教和苯教关系密切。白色是佛教极乐世界的色彩象征。在佛教文化中观音菩萨身穿白色长袍,盘腿坐在白色莲花上。在苯教文化中,人们喜白厌黑,以致现在这种色彩的喜好依然明显。苯教认为,在苍茫大地上,天神是白色的,代表温和、善良。如吉祥长寿女神身着白色;格萨尔王戴的头盔是白色的,身穿的衣服也是白色的;白色牦牛是阿尼玛卿山神的化身。藏民族在祈福的宗教仪式中,会不断地向高空抛洒炒面,白粉随风飘落,被视为是吉祥。西方人民信仰基督教,而白色在基督教的色彩中是上帝的象征。白色意味着光明,是基督教用来传播宗教教义和宗教文化的主要形式。

(二)地理环境

藏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雪域高原辽阔苍茫大地上,终年经受着积雪的严酷考验,使人们产生对白色的敬畏和依赖。藏族终日面临着皑皑白雪的山峦,常常将周边的许多雪山冠以神山之名来朝拜,白色正是那神圣雪山的颜色。欧洲国家一年中很长时间都处于寒冷的天气,并且经常下雪,人民经常看见厚厚的雪覆盖整个大地,到处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生活的地理环境使得他们对白色十分崇拜,这种对白色的喜爱之情经过多年生活的洗礼构成了西方国家的审美意识,并通过语言交流和情感表达来反映,由于藏族居住的地区和西方国家的居住地区有相似之处-即终年雪花飞舞,白雪皑皑,因此藏英人民对白色具有相同的审美倾向,都把白色视为纯洁无暇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生活积淀

无论是在过年过节或婚礼的喜庆节日里,还是在悲伤的丧葬仪式上都离不开白色,白色体现在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藏族每天和白色打交道的现象体现在他们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如藏族每天的主食为酥油茶、糌粑、牛奶、酸奶、青稞,这些食品从颜色上来看都是白色的;藏族姑娘的成年礼上,会用一条白色的哈达系在她的发间;藏族姑娘结婚当天需要穿白色的长衫;在丧葬仪式上,藏族人用白布裹死者的身子,用白面粉洒出一条白色的光明路,天葬时更期盼有白色秃鸳来啄食,送葬回来的人要用掺有牛奶的白水洗手;过藏历新年时,藏族人民都会在各自的门窗、家具或房屋的外墙上用白面点白或划白线;藏族重要仪式和节日里互赠的礼物-白色哈达。可见白色与藏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白色成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在西方人的生活中,白色的使用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如在西方的婚礼上多用白色来装饰,white wedding(新娘穿白色婚纱的婚礼);男士参加正式的宴会穿的白色燕尾服;White Christmas《白色圣诞节》这首歌已成为圣诞节的传统曲目,圣诞树被白色的雪花所装饰,体现了西方人期盼下雪。Whitehall (白厅)和 the White House (白宫)分别为英国和美国政府每日的办公场所。The white pages (白页)为美国人每天使用的电话号码簿,包含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是用白色纸张印刷的。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white的使用不难看出white在英语国家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动态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动态。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波及,而藏区是藏族人民聚集的地区,它的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然而由于藏族文化对外宣扬力度不够,加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为语言的屏障,使得很多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本文通过分析颜色符号“所指”在藏英文化中的共性探析——以白色为例,有助于异国人民了解藏族文化,使藏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播和继承,并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促进我国藏区经济发展和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1] 赵兴民.论颜色符号“所指”在跨文化中的差异及演变[J].重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p95-97

[2] 凌立.藏族吉祥文化[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p43、p42

[3] 王兴先.格萨尔论要[M]. 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p171

[4] 张利景.红与白——试论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 安徽文学,2008年第11期,p368

On the Commonness of "the Signified" in Color Symbols between Tibetan and English Culture:Taking the Color "White" as an Example

Hu Yuanhui

With the color "whit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signified" in the color symbols reflected in marriage customs,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myths and legends between Tibetan and English culture. Then it summarizes the commonness and reas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igious belie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life accumulation of the people, and so on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o both the Tibetan and English culture, and to promot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lor symbol; "the signified"; white; Tibetan and English culture; commonness

G03

A

1674-8824(2017)05-0049-03

胡元惠,四川民族学院英语系。(四川康定,邮编:626001)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符号学视域下藏英基本颜色词跨域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7SB0367。)

[责任编辑:林俊华]

猜你喜欢
藏族人所指藏族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到拉萨途中
遗忘者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