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2017-04-11 11:34王晓丽王文军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山西省文化遗产物质

王晓丽 王文军

(1.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51;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1)

三晋人文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王晓丽1王文军2

(1.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51;2.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有的甚至濒临消失。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行动和参与。教育(包括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根本途径。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有助于发挥各高校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也有助于高校的全面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保护传承;教育教学

人常说: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它不仅是文物大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厚的宝库。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情感寄托,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弘扬、传承和振兴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山西省地处三晋之地、汾水之滨、华夏文明之源,因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不仅拥有价值丰富、广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遗产,诸如平遥古城、应县木塔等,是地上文物的宝库;还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口头传说、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到一百多个,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省份。

(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省普遍分布,各地市或多或少均分布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运城市、长治市,其次是忻州市和吕梁市,朔州市与阳泉市分布则相对较少。原因在于运城市与长治市地处盆地,相对其他地方气候温暖湿润,河流较多,水陆交通发达,文化传播和交流非常广泛,各种民间文化百家争鸣,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忻州市和吕梁市面积广阔,包含大量县市,且大部分地区位于山区,与外界交流不便,民间文化可以较好得到传承,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量较多;阳泉市与朔州市地处偏远山区,且面积较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比较少。

(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多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密码”。山西有着“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美誉,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类,分别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民间传统习俗、民间美术、民间曲艺、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杂技与竞技等。具体来看,民间文学类有运城的董永传说、司马光传说,阳泉盂县的赵氏孤儿传说,朔州山阴县的广武传说、晋中市和顺县的牛郎织女传说,等等。民间音乐有晋中的左权开花调、忻州的河曲民歌和五台山佛乐、临汾的晋南威风锣鼓、运城的绛州鼓乐、大同的恒山道乐,等等。戏剧有忻州的北路梆子、大同的雁北耍孩儿等。杂技竞技类有忻州的挠羊赛、晋中的心(形)意拳,等等。民间手工技艺有汾阳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交城琉璃咯嘣制作技艺等。总之,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人瞩目。

二、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公约》提出,教育(包括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根本途径。2012年,学界提出将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要唤醒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高等教育相较于中小学教育、学前幼儿教育,是目前中国教育体制中的顶层设计,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水平的科研人员、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体系,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成熟的校企合作等都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育教学探索中,高等教育有着比其他教育阶段更为全面、科学、系统的优势。

(一)人才优势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大都已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养、较强的动手操作和观察体会能力,在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理解上会更加深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各个环节都可以大有作为。

(二)资源优势

高校有着良好的师资配置和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形式融入学生的学习中,以文化素质教育或者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三)机构优势

高校既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还有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设施便于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档案、展览等工作。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其办学宗旨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是推动区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中国,需要有大批的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关注身边、关注脚下’,专注于技术推广、文化普及”。[2]就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地方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即专业师资力量,能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充分的专业指导。同时,地方高等院校的音乐、艺术、体育、历史、汉语言等专业建设长期形成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教育内容体系化、教育方式集约化和教育手段规范化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仅可以有很大的作为空间,而且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对当前传统文化复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山西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状及作用

山西省共有高校76所,其中综合类院校15所,理工类25所,财经类12所,农林类2所,林业类1所,医药类6所,师范类6所,体育类1所,语言类3所,政法类3所,艺术类2所,分布在全省各个地区。

(一)山西省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行动

目前,山西省一些高校已经以各种形式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些高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如山西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运城学院的河东文化研究中心、晋中学院的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和剪纸刺绣传人工作室、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山西师范大学的戏曲文物研究所、忻州师院的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大同大学的云冈文化研究中心、长治学院的上党文化研究所、中北大学的非遗文化研究中心等。有些高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如忻州师院的民俗学专业(民间文学),山西戏曲职业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的民俗与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课程。晋中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中包含“晋中民间音乐概论”、“左权民间音乐演唱(奏)与赏析”、“太谷秧歌演唱与赏析”、“民间音乐采风”等,还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此外,山西大学成立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山西大学、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太原师范学院主办2017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平炕围画专题)学术研讨会,太原科技大学选派大学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等。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运城学院等与稷山螺钿漆器传承人马贵堂、裴丽娟等建立联系,在学校成立实习基地,培训指导学生采用传统工序制作螺钿漆器,已经有部分师生加入了传统漆艺的传承事业。[3]高校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取得一些成绩。2015年9月,在第二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选拔中,山西大学晋艺阁、太原科技大学的多件漆器作品入选并获佳绩。山西大学入选文化部首批研培计划普及培训参与院校,承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工作,2016年度承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普及培训”剪纸绘画培训班、布艺织造培训班。这些举措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这些高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舞台搭建在校园,让学生们直观地或间接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用实际行动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二)山西省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空间

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15个年头,国家与社会对非遗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然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也给高校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用留下相当大的空间。

一是解决传承人群断裂、后继乏人的难题。目前,“非遗”传承人的困难主要体现为:一是传承人老化。现在大同市的“非遗”传承人大多在60岁以上,或者更老,他们大多孤老无助、后继乏人;二是传承途径单一。古语有“工之子恒为工”,不少独门技艺基本以内传的方式代代相传、传内不传外。这是中国古代手工行业传承方式的一大特点;三是缺市场没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获得高额回报,不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大同市阳高县刺绣传承人王桂香的手工布艺在乡间很有名气,她劝孩子们学刺绣,但儿女们回答:“你那手艺也不挣钱,我们干啥学它?”四是技巧难掌握。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费时费力,需要几年、十几年时间的恒久坚持和付出才能熟练掌握,而且有的危险性较大,如杂技与竞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是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上对文化遗产使用的概念是“保护和利用”。利用是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其主要目的是发挥遗产良性的文化作用和精神影响。开发则是单一地将文化作为生财工具,即用遗产赚大钱。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相继将开发的目光聚焦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传统的手工艺、表演等成了当地政府揽财的手段。这种开发大于保护的行为使“非遗”面目全非、遭到严重破坏。还有许多人认为,传承不是创新,恢复、整理好传统技艺即可,否则会导致不伦不类。这种认识固化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致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存实亡。这些都亟须高校以正规教育的方式参与保护。

三是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不可能从历史高度认识它的意义,传承者也不大可能认识到自己跳的舞、唱的歌、画的画具有宝贵的历史、民俗、地域、审美等价值。这就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参与进来,站到“非遗”第一线,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

四是完善高校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育教学。虽然有的高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但由于缺乏与专业相配套的科学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也一知半解和片面化,与社会需求脱节。

四、发挥山西省高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的途径

虽然省内多所高校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但开展形式仍较单一、活动覆盖面窄、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能力挖掘不足,导致高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和展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走进高校,走进更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的理论研究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以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传承于生活的活态文化本质,实现自身的保护与发展。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途径研究势在必行。

(一)加强理论研究

山西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机构、措施、政策已经逐渐健全和完善。比如,2003年首次启动山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5年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专门的“非遗”保护组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08年“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正式开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启动。2013年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在太原成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但作为新兴学科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成果仍显薄弱。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指出:“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说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4]所以各地高校应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以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各类研究中心为载体,一方面致力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原创性教学内容,并在实践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进行全面的理论总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教育和文化传承理论体系。这不仅仅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二)大力培养传承人

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没有优秀的传承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只能流于空谈。但目前行业从业者的素质存在差距,与领悟和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实施有效传承、保护和发扬的要求不相符,亟须加大培养力度。

2015年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以《通知》内容为指导,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利用自身人力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从手工技艺、手工艺文化到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入手为他们提供系统的教育,培养具有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审美观念的手工艺人,使他们能够真正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事业中来;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与企业联合,根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特色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采取“专业+大师工作室+产品+车间”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为直接地提升这些企业的创意研发水平定向培养高层次的产业创新人才。三是像晋中学院和山西戏曲职业学院一样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培养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从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平。

(三)开展各种活动强化“非遗”意识

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追求、审美等一系列文化元素。当下,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认识,因而不会有主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这离不开高校的助推和引领作用。

一是组建技艺表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队。如左权开花调、晋南威风锣鼓、绛州鼓乐、襄汾狮舞、潞安大鼓、形意拳、挠羊赛以及朔州和繁峙的秧歌等项目,这些项目表演性强,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学校可以划拨一定经费,购买器材、规定场地、培训专业教师、组建技艺表演性代表队。鼓励体育、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和其他有基础的学生积极参与;系统地组织学生训练,培养具有一定表演水平、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队员)。代表队的组建,不仅能树立学校品牌、促使校园产业化,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出较高水平的相关项目爱好者,为这些项目的传承和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二是成立课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社团。针对传统美术项目,如中阳剪纸、广灵染色剪纸、闻喜花馍、定襄面塑、新绛面塑、平阳木版年画等,可以组织有相关爱好的学生,成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社团或俱乐部。侧重于项目内涵的文化欣赏、简单技术和技巧的学习,定指导教师、定活动场地、定活动内容,以老师带学生为主、学生带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还可以定期举办民间艺术活动周,使之成为“品牌学生活动”,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的情感认知和实践体验。山西大学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于2012年5月成立,组建田野调查小组撰写田野日志、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采访、联系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各种具有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活动开展“非遗”校园推广普及,号召更多的青年志愿者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做法值得省内其他高校借鉴。

此外,定期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领导、传承人、来自一线的专家到高校举办专题讲座和表演,使学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研究状况有更深的了解。

(四)完善教学环节增强认知

虽然许多高校已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但不论是课程还是专业,其实力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相比还显薄弱,亟待加强。

一是设置相关专业。各个高等院校可以依托现有的舞蹈系、美术系、体育系、历史系、中文系、旅游管理系等,开设与当地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舞蹈等有关的公共必修课程,在时机成熟时可申请设置相关专业。比如,有音乐专业的高校可以增设戏曲课程。因为我省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比例达到24.42%,《千里送京娘》、《狮子洞》、《刘家庄》、《绣鞋记》等都是优秀传统剧目,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教育不是“清宫戏”、“武侠片”或者“超女”、“超男”可以比拟的,有益于学生增加历史知识,培养艺术修养。

二是拓展传统的教学平台增强课程实践环节。高校不仅要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到民间去,到田野中去,实现“课内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实习”三个环节结合,为毕业后服务地方文化、实现培养和就业“无缝对接”打下基础。日本京都传统工艺大学就非常注重传统手工技艺的技能培训,学生每周有近一多半时间在各个工艺实训车间度过,保证了学生在专业能力上的领先优势,毕业之后成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扬的中坚力量。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通过1.6万余名师生同习形意拳、成立形意拳中心、出版相关教材等方式将民族国粹形意拳引进校园,[5]形成了集形意拳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社会交流和各类竞赛等多层次的教学模式,还聘请了形意拳大师、国家一级武术裁判高宝东担任指导教师。这种积极尝试,给山西省传统手工艺师徒相传的传承模式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提供了样板。要通过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性、文化性和科学性等特质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从而延续“非遗”的生命活力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永无止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积淀,也是一种充满活性的文化,对研究山西历史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既要向前看,也要回头看,其看的方法必定不同于世俗。大学需要对历史可能形成的那些永恒作出选择与承诺。因此,对于每一所有责任感的高等院校而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泽及子孙的宏伟事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走进当代学子,是青年人成长成才、获取全面文化知识的需要,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意义重大。山西大地也将因厚重的地域文化而彰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1]两会发言集锦:“谣言止于真相”[EB/OL].央视网,2012-03-14.

[2]朱庆宝,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9-02-16(3).

[3]美轮美奂螺钿漆 古色古香手工艺[EB/OL].山西新闻网,2015-08-24.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

[5]山西晋中市太谷县把民族国粹引进校园[EB/OL].中国网,2017-05-05.

G127

A

1008-9012(2017)04-0070-06

2017-10-25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研究”(2015A12)的阶段性成果;中北大学校级课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王晓丽(1979- ),女,山西临猗人,中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文军(1978- ),男,山西临汾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 王怡敏)

猜你喜欢
山西省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