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瓜苏瀑布的高潮

2017-04-12 12:33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白雾淋湿高潮

绿廊不尽,瀑布不断。我们还是兴冲冲地往前走,然后又折向下行。真像一幕大戏,见了序幕,读了情节,我们还要看到高潮。伊瓜苏瀑布的高潮在“波塞蒂”,意为“鬼喉”的地方。亿万年前频繁的地球运动,在巴西的南部挤压成许多裂缝,随岩浆的喷涌而出,形成玄武岩熔岩高原的地理特征。然后又产生断层,成为河谷,垂直切至伊瓜苏河的河心。突然地又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塌落一个大洞,形成了落差近百米的壮观的U形大瀑布。耳边,一个惊雷紧接着一个惊雷;眼前,一团白雾连续着一团白雾。白雾的水汽弥漫在河谷间,又升腾于天空,在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下,然后又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天上的桥。走上天桥可以到达天堂,在天堂上看伊瓜苏,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来不及想象。地上也有一座桥。桥下是一条奔湍的大河,闪着绿松石般的光亮,扑腾着浪花。我走上栈橋,跨过河心,一步步接近瀑布,顾不得雨花淋湿了衣衫。雷再响,雨再大,我也要走近了,再走近。走到了桥的尽头,抬眼看那劈头盖脸的瀑布,势从天落,滚滚而下,在U形的几百米宽面的峡谷,奔流咆哮。前面一排的巨流刚刚呼啸而下,后面一排的巨流又接踵而至。只听见“轰隆、轰隆”的巨响,震得天惊,震得山摇。

(节选自刘长春《相遇伊瓜苏瀑布》,题目为编者加)

灵犀一点

作者将壮观的伊瓜苏瀑布比作一出大戏。这出大戏里,有“序幕”,有“情节”,也有“高潮”。在“高潮”部分,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了伊瓜苏瀑布之美,使得所描摹之景有层次有深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写远景。远景,作者从视觉落笔,着力描绘了伊瓜苏瀑布变幻着的色彩美。文中,白雾弥漫在河谷间,在阳光下,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这种描写,既给人美感,又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其次是近景。近景,作者主要从视觉、触觉、听觉落笔。先是说瀑布落下后“闪”着光亮,“扑腾”着浪花,“淋湿”了“我”的衣衫等。“闪”“扑腾”“淋湿”三个动词,极有情味地表现了伊瓜苏瀑布的靓丽活泼的特点,表现了伊瓜苏瀑布的柔美。接着,描写伊瓜苏瀑布“势从天落,滚滚而下”“奔流咆哮”“轰隆、轰隆”,震得“天惊”“山摇”,表现了伊瓜苏瀑布的壮美。

猜你喜欢
白雾淋湿高潮
没下雨
到底谁呀
海边的白雾
陛下
到高潮了吗?
旅游开发对旅游地居民的影响
不小心淋湿的书
幽默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