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和《陋室铭》

2017-04-12 12:38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陋室铭陋室知府

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得罪了不少當朝的权贵宠臣。当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过了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活,多次迁徙到边远地区,贬所由朗州、连州、夔州,最后辗转到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和州通判。

和州知府姓策,策知府是个见利忘义、妒贤嫉能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得罪了不少权臣,又不得势,就有意落井下石。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府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反倒十分高兴,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悬挂了这样一副对联: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不仅抒发了自己对这三间小屋的喜爱之情,也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这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府,他命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观白帆。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的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提笔,又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仍旧在这一间半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府见刘禹锡仍无动于衷,更加怒发冲冠。他和书丞商量了好久,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逼他搬家。

半年时间,搬了三次家,刘禹锡却心如止水,恬淡平静。为了表明自己的心志,也是对这些奸邪小人的讥讽,刘禹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在《陋室铭》中,刘禹锡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很像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更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示他对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的鄙弃,他的这种安贫乐道的胸怀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在当时的确难能可贵。

素材点击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刘禹锡面对二十多年的不公正待遇,没有郁郁寡欢,消极度日,借酒消愁,而是依然心如止水,恬淡平静。这种博大的胸襟和境界,令人折服。

2.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刘禹锡安于清贫,坚守清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苦为乐,以乐其志,志趣得到彰显,人格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陋室铭陋室知府
吴闻章
母 校
陋室铭
济公传
桂花
陋室有鱼
刘禹锡与《陋室铭》
远处识人
李玉洁徐高双胡哲凡
远处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