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合作学习

2017-04-12 14:05董海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学会课堂教师

董海霞

G633.6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参与气氛

合作学习是以大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的,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他们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教与学气氛的和谐必须建立在师生互相信赖的感情基础上。教师用眼神、语言、动作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开始积极的讨论,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组织和指导合作学习

1.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

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全班学习情况之后,根据接受知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将全班学生分成“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再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开竞争。通常每个小组以四至六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各一名。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选拔并培养小组长

小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合作前,小组长要分工明确、合作中各负其责且灵活互补,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例如实践活动课《量一量》中,教学中要求学生量出教室、黑板、讲台等的长和宽,计算出它们的面积。这些测量看似简单,可一个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因此,在测量的时候学生必须互相配合------两人测量,一人读数据,一人做记录,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及时把握合作的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时,当学生思考问题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都应该及时组织合作学习。

4.给予充足的合作时间。

合作前,要先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避免出现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的学生唱“独脚戏”,而其他学生只能“人云亦云”的现象。在小组合作中,要给学生留有松紧适度的时间,既不要时间太紧,形成“假合作”,又忌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合作下去,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合作后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发言、补充、更正甚至辩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的能力和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习惯却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收集

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那就需要课前收集一些资料。例如实践活动课《可怕的白色污染》,就需要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什么是白色污染?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丢掉多少个塑料袋?本校有多少名学生?每天大约要丢掉多少个塑料袋?一个星期?一个月呢?一年呢……等这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主动收集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什么样的工具,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同时还为课堂上学习与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小组成员必须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随意插嘴,也不敷衍。学会倾听,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同时还能使学生萌发灵感,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说”是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合作中,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总是充当重要角色,他们发言机会多,而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同学,他们“说”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教师要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要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当众发言的信心。久而久之,相信他们也会自信地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交流中。

4.学会反思

反思学习是智能发展的高层次的表现,通俗地说就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回顾一下自己和智能活动过程,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和学习策略。例如学生可以这样问自己:别的同学是怎样想出来的?我为什么没想到呢?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我会这样思考了吗?计算有没有错误?推理是否严密?方法能否改?我都明白了吗?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吗?还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有价值的问题吗?

5.学会总结与评价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回顾学习历程,总结成败得失,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与评价:经过这次合作,我们组有哪些收获?这些收获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各起了什么作用?哪里表现好?哪里还不尽人意?现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小组里谁的表现最棒?棒在哪里?这样有助于完整知识网络的形成,为下次合作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深扎实干的努力。21世纪,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学会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潜能。我们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能在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学会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会分享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