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土口述历史的挖掘与利用对策
——以古徽州婺源县为例

2017-04-12 06:16齐晓峰田彩虹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37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徽州方言乡土

齐晓峰 田彩虹(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7)

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1]。口述历史在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为人类保存下来了大量的史料;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得到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1980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制订了口述历史的学术规范与评价标准,建立起一套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规则[2]。此后,口述历史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2000年以后,口述历史进入国内,已受到学术界及大众传媒的关注。一些高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湖南图书馆的口述历史小组等致力于长征老战士的口述历史的搜集;吉首大学图书馆、云南大学图书馆等推动了对少数民族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

中华文明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农耕文明,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中有对当地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人物事迹等相关的记载,但是人们往往还是会本能地用口述的方式将个人经历、家族历史传递给下一代,尤其是风俗习惯、手工艺、俚语、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它是乡土文化的原生形态,弥补了地方文献的不足,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更是一种不抢救就会永远消失的文化遗产[3]。因此,聚焦富有乡土特色、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地理单元,保留、整理当事人的口述历史,挖掘缺少文字记载的细节,弥补史料中的空白,成为当前乡土口述历史的重要发展趋势。

1 乡土口述历史的现状

近年来,在城市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之下,乡土口述历史赖以生存的土壤正经历着日益严峻的洗刷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许多拥有悠久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也面临着急速的变迁。以笔者关注的婺源县为例: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的皖南山区,在隶属于徽州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婺源及徽州地方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及文化形态;深受朱子理学的影响,这里文风昌盛、名家辈出,明清之际走出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徽商,在建筑、戏剧、商业、医学、理学、绘画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因为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这里一度还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的生活方式。笔者深入婺源县古村落,切身体会时代给地方带来的变迁,探究影响乡土口述历史传承的各种因素,调研出徽州地方口述历史的现状。

1.1 传统民俗变迁,面临断层的危险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创造和形成,并反复出现、世代相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文化现象。一代代徽州先民在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创造和不断发展了徽州民俗,并在徽州大好山水这一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下逐步积淀而稳固下来。徽州民俗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显著,几乎体现在从物质生产、生活到社会、信仰、人生礼仪、方言和传说、民歌、民谣等每一个方面,不愧是一座文化的宝库[4]。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逐渐深入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外出青年普遍缺乏文化保守自觉,将外界的讯息和生活方式不加辨别地带回,传统民俗逐渐流失。目前,徽州传统民俗主要靠一批当地的老年人传承,但他们大多年事已高,而随着青壮年陆续迁往城市生活,传统民俗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1.2 历史记忆流失,缺乏记录与整理

口述历史是从民间挖掘史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台湾省曾对全省收集地方文献的相关单位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机构对地方文献的收藏以照片为主,其次分别是口述历史、文物、方志、族谱及歌谣谚语[5]。大量鲜活的历史记忆仅存在于当事人脑中,如果不加以抢救,用不了多久,乡土口述历史文化就会出现断脉。由于口述历史在我国起步较晚,从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到历史见证人对保留历史记忆意义的认识都非常有限,作为某段的历史见证人又须面对生命的极限,保留历史记忆的形势愈加严峻。

1.3 方言处于濒危状态,方言中的文化养分正在加剧流失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各地方言中古汉语的“基因”无处不在,徽州方言“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唯此,它才能经千年,转万里,仍能自成一统,在语音和词汇上保持着它特有的风格和韵味”[6]。许多地域文化实际上依托方言为表达载体,此外方言还是维系游子与家乡精神归属感的纽带。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乡土走向城市,很多青少年已不会使用方言说话。在现代性语境下,不乏青少年将方言当作落后的语言,弃之如敝履。方言传承出现巨大的断层,其中的文化养分在不断流失,这必然导致一些优秀的地域文化无法传承与发扬,也使青年陷入“我从哪里来”的迷茫之中。

2 口述历史资料的利用现状

口述历史是活化的记忆与文化,然而各地口述历史实践的开展仍然有限,口述资料的利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缺乏建档工作及建档缺乏组织保障等[7]。此外,口述历史资源在开发出来以后,多数为各开发者所收藏,未能得到广泛的宣传推广,影响口述历史资源社会效益的发挥。

3 口述历史的挖掘

还原地方历史,传承地方文脉,是研究地方口述历史工作的目的。从古至今,地方民间有大量历史事件没有留下历史记载。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地方历史,只有对当事人进行口述采访,收集口述资料,并且加以整理、利用。而录音、摄像设备的出现,为口述历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采访实践可由多人协同,也可由一人独立完成。笔者利用作为当地人、接受过历史学的系统训练等有利因素,积极在寒暑期中开展口述历史采访实践,已采集了包括老中医、民国乡绅、地方乡老等在内的多位人物的口述历史记忆,摸索出一套适合地方口述历史挖掘的流程。

3.1 组建专业队伍,选定采访人

做好地方记忆的口述历史挖掘工作,离不开专业队伍。研究成员需要有一定的历史专业背景或是文史爱好者;对乡土的热爱和客观的历史态度;对于访问的技巧,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实践练习,方可投入到口述历史采访中。如提问要清晰、扼要,保持专注倾听,手工记录过程中重要的关键词等。

3.2 选定受访人

受访人应该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年龄、健康状况、必须对当地较为熟悉。选定途径方面,可将身边的长者列为优先采访对象,逐渐向外延伸;也可以寻求地方文史学会、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部门的帮助;还可以主动发布招募受访人信息,预约采访等。由于记忆并非总是准确无误,所以一个议题有必要选择多人从多角度口述,以更趋近历史的真相、饱满历史的细节[8]。

3.3 研究受访人资料,选定挖掘的重点

采访人在访谈前要对受访人的资料加以研究,了解受访人的简单经历与职业特征等,以便前期选定挖掘的重点。比如对于手工艺传承人,可以以该手工艺的历史传承以及传承人与手工艺的关系为挖掘重点,并做一定的功课;又如上海市居住着大量的徽商及其后代,可以其经商历程为挖掘重点,勾勒其人生历程背后的大历史背景。

3.4 联系受访人,进行采访

访谈正式开始前,要与受访人共同确立访谈范围,拟定访谈大纲,以便访谈总体有序进行。当然,在受访人谈兴颇浓或采访人感兴趣的节点上也可以引申开去。在访谈过程中,采访者要注意倾听,同时保持观点的中立。既要等待受访人将故事完整说完,也要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受访人谈出更多的内容来。采访结束后,征得受访人同意,还要注意收集照片、信件等图像与实物资料。

3.5 利用物理和网络空间,进行整理归档

在采访活动结束后,对于整理成的谈话文本、收集到的信件及其他实物等,应储存到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对于采访过程中的录音、录像、照片、实物资料的电子本等,应存储于网络空间,以便将地方记忆口述历史的保存与共享结合起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元数据保护工作,以便后续采访及资料的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4 地方口述历史资料的利用对策

4.1 加强建档工作,建立资源数据库

在地方口述历史的采集、保存、建档方面,图书馆可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可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并且使之常态化,使得口述历史工作得以持续深入地开展,取得的口述历史资源也获得稳定的保存场所,有助于永久保存地方口述历史资源,也保证了宝贵的口述历史资源的系统性,便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利用工作。笔者将口述历史采集过程中形成的电子资源存储于网络中,而将访谈文本输出另行备份于图书馆物理空间中。

4.2 加强口述资源的宣传推广

为了更好的收集与利用口述历史资源,推动口述历史工作的不断发展,加强口述资源的宣传推广是极为必要的。口述历史作为地方文献的重要补充,因其具有表述新鲜、内容生动等特点,比传统文献更容易吸引读者,可以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一项内容。将阅读推广活动与信息收集工作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开展口述历史工作。通过各种推广活动的开展,使更多人便利地使用乡土口述历史资源,增加图书馆的读者数量,改善图书馆的阅读现状,也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5 结束语

口述历史在保存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应当引起社会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的集中地和收藏文化资源的公共文化机构,具备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有利条件。口述历史资源的挖掘、收集与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口述历史作为一项需要高校图书馆尽快开展的事业,需要用心细致,为其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此,方能彰显高校图书馆助力科研、服务社会的应有之义。

[1] 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

[2] 曹幸穗.口述历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J].中国科技史料,2002,23(4):335-342.

[3] 陈俊华.“创造史料”的图书馆——口述历史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31.

[4] 卞利.徽州民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12.

[5]陈昭珍.打造台湾的回忆:地方文献数位化之理念与系统架构[EB/OL].[2006-6-30]http://readopac.ncl.edu.tw/ndap/loc/ndaploc-doc-03.doc.

[6] 江声皖.徽州方言探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5.

[7] 王燕凤、江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口述档案的利用现状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6(1):37.

[8] 陈俊华.“创造史料”的图书馆——口述历史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32.

猜你喜欢
徽州方言乡土
方严的方言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方言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徽州绿荫
乡土中国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