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教学对中国人物画的借鉴*

2017-04-12 08:54赵玉红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物画服装设计技法

赵玉红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服装专业教学对中国人物画的借鉴*

赵玉红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不同的服装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同时服装要以美术的形式具体的展现出来。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作为绘画主题,记录和表现了该时期的穿着风尚、服饰形制,是展现当时服装、服饰的最好艺术形式之一。中国有大批的古代人物画,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人民生活,保存了历代服饰的特征。其中史实人物画最具特色,人物形象、服饰道具都力图绘之有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形象资料。中国人物画为现代服装专业的教学保留了大量的史例,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资料。

中国传统人物画;服装专业教学;借鉴

引言

研究世界范围内的早期绘画发展史发现大都以人物画为主,而且多把宗教或政治作为它们服务的对象。古代的帝王、功臣、圣贤或文人们的面貌及着装具有浓厚的政教功能[1]。各种不同形式与题材的人物画,也将历代服饰的特征真实的保留下来,中国在历史上被称为“衣冠王国”,五千年服饰的演变,造就了古朴凝重的先秦风格,浓郁华丽的汉唐风格以及严谨富贵的明清风格,这些无疑为我们今天的服装设计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服装设计的初级阶段是对一些基础技法和技能的掌握,设计的头脑和敏锐的创作思维是成功的设计师的特质。服装设计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不仅强调艺术性,又强调实用性和商业性,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款式,它当今世界上潮流改变最快的设计行业之一[2]。

1 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与现状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破了中国相传了几千年的的纺纱织布、手工缝纫、手工刺绣和家庭作坊式的服装缝制方式,使人们看到旗袍马褂之外的西式服装。20世纪30年代,受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当时的时装中心——上海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服装公司,标志着中国服装业开始从手工时代过渡到机械缝制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正轨,中国的成衣业才有了真正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开始迅猛发展,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国内服装企业认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服装设计从早期的强调实用性,发展到了注重审美性的时期。1989年,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在广州举办,中国第一次有了“时装表演”、“时装模特”的概念,产生了传播大江南北的“流行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服装市场的不断膨胀,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激烈的竞争导致了服装业的优胜劣汰,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服装市场也开始了从“以产定销”到“已销定产”的阶段。这个过程中,内地和北方地区一些较落后的服装企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历经着衰退、转型、再发展的阵痛,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我国的服装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国际接轨。

2 关于服装艺术教育的思考

谈到服装业不得不涉及到服装设计教育。中国高等服装设计教育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成长,形成今天的蔚然态势[3-6]。

服装教育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些普通高校、艺术院校,以及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服装专业,目前全国设有服装专业的院校有30多所,可以培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职高及成人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服装企业需求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擅长服装设计,又要精通工艺、版型、流行、营销运作等。从个人走向大众、从图纸走向成衣、从校园走向市场,将传统艺术的精华真正融入到现实的服装设计中,是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7]。

与服装专业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属中国传统绘画的人物画部分,一方面由于传统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在很大程度上被现代服装设计的基础技法所借鉴;另一方面中国历代服饰的大量图片都是以人物画的形式所保留下来的。而大学阶段开设服装史这门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要学生通过学习,将传统服饰的元素运用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只有这样,中国的服装设计在未来才能整整立于不败之地。

3 服装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

服装体现着文化,同时又具体的以美术的形式显现出来。纵览中国人物画史,我们固然不难发现大量忠实于现实的例子,我们可以在《簪花仕女图》中找到唐代的服饰、化妆,在《历代帝王图》中感受帝王的威严。

历代服制受中国传统的“礼”教的影响,历代都有严密的冠冕服饰制度,把服饰形制的准确描绘作为评判画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古代有大批这样的人物画家,他们用画笔真实地记录生活,特别是史实人物画,无论是人物形象、服饰道具都力图绘之有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形象资料。如《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前面提到的《簪花仕女图》、《历代帝王图》等,画中所描绘的都是有据可查的历史人物形象,为服装理论课程的教学保留了大量的史例。

在绘画作品中,尤其是在风俗画中,也有不少名作详尽具体地描绘了人物的服饰及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和人际关系,是市民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充分表现了时代风尚,如我国名画《捣练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在服装款式造型、质料,图案以及其它服饰方面,均作了细致的描绘刻画,成为当今研究服饰的重要资料。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作为绘画主题,记录和表现了该时期的穿着风尚、服饰形制,是展现当时服装、服饰的最好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奴隶社会盛行以人、畜殉葬,后逐渐以物代人,此风俗一直延续至清代。大量出土文物都与死者生前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陶俑、器物用品、墓室壁画、画像砖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特别是衣服形制,在这些不同题材的人物画中服饰基本上都是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为我们的服装专业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服饰形象史料,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永泰公主墓壁画》、《竹林七贤》画像砖等。

4 服装画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

以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中国人物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从不同的描绘侧重,可以把中国人物画分为肖像画、故事画、风俗画。传统人物画风格技法对服装绘画有一定的借鉴,用具体与省略、虚与实、藏与露的技巧把时装人物的形态和神韵表达出来,简洁、生动。在基础技法和应用表现技法上时装画与传统人物画法有相同和相通之处,比如对中淡彩重彩、匀线的表现的表现等[8-9]。

服装绘画是一种“画”,但它主要的着眼点是服装,为了突出表现服装的美感,因而所画的人物往往采用夸张手法。服装画具有以下功能:(1)服装画是服装设计师展现创意和构想的具体展现,是服装生产过程中打版、裁剪、缝制的依据;(2)服装画常常作为服装的广告、海报、画报和杂志的插图等,对服装有了很好的展现与宣传。在古代传统人物画中,画家的画风会受到服饰的影响;反之,在某种程度上服饰的样式发展受画家的人物服饰造型的引导[10]。中国古代人物画一直以“以形写神”作为表现原则,背景和不必要的道具在许多人物画中没有展现,只着笔于人物的姿态与神情的细腻描绘,把无穷的想象空间留给后人。

线是中国传统绘画造型的重要手段,也是时装画的造型基础。在时装画教学中,线的画法要求整体、简洁,高度概括、提炼。我们可以在时装画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大量借鉴国画的用线,以丰富时装画的表现效果。

服装绘画中的卡通风格受民俗画的影响,造型夸张、诙谐幽默;服装设计师对于民间画的装饰性有所借鉴,在服装设计作品中借助民间画的技法对服装画加以装饰,对图形、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按照美的法则进行夸张变形,服装效果图得到了较大的美化,渲染和强调了时装的主题,这种装饰风格的时装效果图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有一定的装饰韵味。

结束语

谈到服装专业教学对传统人物画的借鉴,其一要搞清技巧和内涵的关系,当然,绘画的内涵是靠技巧支撑,技巧更为表现内涵而服务,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要求来改变;其二要注意风格和题材的结合,变形要有尺度,服装绘画的目的不同,风格就不同。内涵是目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是一种随时调整,螺旋上升的阶段,这个目的应该是实在的,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去选择技巧。

[1]甄祯.服装设计表现技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王伯敏.中国民间美术[M].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1994.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台湾:台北南天书局,1981.

[5]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李当歧.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刘元风.服装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张华.写意人物画的以形传神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9]陈学丽.对服装效果图绘画技法中传统艺术的理解与思考[J].职业技术,2011;(3).

[10]赵玉红.浅谈服装画技法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J].现代企业文化,2008;(20).

G71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12.015

服装设计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YJ201612048)。

赵玉红,女,山东郓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人物画服装设计技法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