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

2017-04-12 17:34蔡丽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中学生原则

蔡丽军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江苏 海门 226141)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

蔡丽军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江苏 海门 226141)

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是特别关键的环节,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良好效果的收获,但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其科学性,本文就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作出了科学性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中学数学的教学产生一定的意义.

问题意识;原则;主体性;情境性;合作性;过程性;循序渐进

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与内驱力,把握好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素养提高的关键,结合教学实践,本人对中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意识培养的原则大致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须遵循主体性原则

真正地思维是来源于自己的发现与认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来自于自身对问题的探索.著名教育家弗雷斯和施瓦茨曾经借助积极信息加工理论对于学生自我提问的质量与数量进行过仔细的调查与研究,并得出了学生自我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与促进比教师的提问更加具备突破性的结论,而且,学生突破认知提出的高水平问题能够促使学生知识的理解与问题的解决更加深入.因此,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首先应该做到的.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还需教师的激发、引导与培养,因此,数学教师应注重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触动中产生思维冲突继而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使得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问题的发现与探索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与发挥.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须遵循情境性原则

一般来说,问题意识在一定情境问题的设置下更加易于产生,因此,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习内容相吻合的真实情境的设计与呈现,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体验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同时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对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学生对于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一般会更有感触和体验,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在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体验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激励得到空前的鼓舞,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也更加清晰.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须遵循合作性原则

问题意识大多产生在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认知活动中,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问题意识的产生、发展离不开教师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商讨以及争论对于学生的思维都会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认知冲突,学生在每一个新的认知冲突面前展开讨论与探究,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探索精神以及独立的个性不断得到锻炼和打磨.学生经历了问题的讨论、交流、补充、修正以及加深的整个过程,目标意识随之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发展,策略意识也得到确立与提高.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须遵循过程性原则

衡量学习的效果当然不能仅用学习的速度这一个标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知识建构与形成的过程,重视学生在新旧认知中产生的冲突.所以,学习的速度与结果不能用来衡量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一味地注重学习的结果,学生的学习终将变成一味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遭到彻底的扼杀,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的自我意识也将会消失殆尽.因此,教师在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引导,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质疑、辩证,在不断的认知冲突中完善自己的认知.

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问题意识的触动、产生以及展现自然也会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更加明显,并且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冷静对待学生的不会或是不善提问,尽量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以及教材之间的关联,精心设计并引导学生认知意识到问题意识的发展.在学生逐步产生问题意识之后首先突破自我敢于提问,再引导学生注重提问的诀窍努力做到“善问”,从心理到能力均有所突破.

[1]张艳玉.是“亮点”,还是“败笔”——由一道“一题多解”数学题教学引发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1(15).

[责任编辑:杨惠民]

2017-05-01

蔡丽军(1984.11-),江苏海门人,中学二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G632

B

1008-0333(2017)21-0032-01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中学生原则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