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萃取”一节教学设计有感

2017-04-12 17:34傅业云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萃取组词西红柿

傅业云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00)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萃取”一节教学设计有感

傅业云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00)

针对高一学生难以理解萃取概念,通过组词,从字面意思解释,进而通过西红柿汤引入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溶解度不同,改进课本实验,增加对萃取的理解,最后通过食用油的生产工艺介绍萃取在工业中的应用.

萃取;生活;教材

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化学,在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基本实验的教学中,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这五个化学基本操作,学生对萃取的理解和掌握是最差的.萃取,初中没有涉及,最关键的是学生的生活阅历中也没有涉及到萃取有关内容,连萃取这一名词,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通过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这一实验,阐述了萃取的原理和基本操作.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完全就是陌生的世界.

因此,一旦教学脱离生活实践,必然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困扰,教学效果也将大受影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开门见山,从字面入手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以“萃”组词.学生很意外,化学课还组词,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纷纷插嘴,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在黑板上写下“精萃”、“荟萃”.然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词语,推测“萃”的含义.最后得出,“萃”字有精华集中的含义.最后在黑板上写下“萃取”,同时进行解释,“萃取”就是精华富集,然后获取的意思.如何精华富集,开始进入下面的学习.

二、巧妙设例,从生活引入

课本的演示实验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验效果明显,也易操作,但是学生的生活中缺乏类似的经历,无法形成认同.笔者在课堂上展示了西红柿汤,让学生观察汤的颜色.学生会发现上层油层颜色较深,下层水层颜色较浅.我接着告诉学生西红柿汤显红色是因为番茄红色素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分析汤分层及颜色不同的原因?学生能够得出,油和水互不相溶,而且油比水的密度小,所以油层在上层.油层的颜色更红,说明油层虽然量少,但是溶解的色素更多,所以颜色更深,也就是少量的油富集了更多的色素.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西红柿汤,让学生理解萃取的真谛,精华富集.

三、改进实验,趁热打铁

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笔者又对课本实验加以改进.

实验1 碘加水;实验2 碘加CCl4;实验3 水加CCl4.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实验1、2对比,碘易溶于CCl4难溶于水.

2.实验3,水和CCl4互不相溶.

在前面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笔者提出问题,如何富集溶解在水中的碘?这一问题比较难,学生可能会有困难.笔者又提醒,西红柿汤中的色素是如何富集的?有学生会想到,用CCl4去富集碘水中的碘.接着,笔者就在实验1的基础上,用CCl4去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验做完后,再解释萃取的定义.课本中实验碘水用量是10 mL,CCl4的用量是4 mL,此处提醒学生,少量的CCl4能够从量多的水中萃取出碘来,也正是萃取的意义所在,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可以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给萃取过来,可以节省溶剂等应用.

四、回归生活,介绍萃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中的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的实验,是一个现象明显,好操作的一个演示实验,真正生活当中并没有太多实用之处.介绍完萃取的定义后,又向学生介绍萃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食用油的生产和精油的制备.目前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有两种:压榨法和萃取法.其中萃取法就是利用有机溶剂把豆类里面的油脂给萃取出来.与压榨法相比较,萃取法有操作方便、出油率高的优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方能体会萃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本中的CCl4去萃取碘水中的碘.

通过萃取这一节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更好的引入教学.同时也要根据实际应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1]柳世明.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过程教学的关键[J].化学教育,2005(01).

[2]高敬.毕华林.关于化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化学教育,2004(09).

[责任编辑:季春阳]

2017-06-01

傅业云 (1978-),男,江苏人,本科,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21-0092-01

猜你喜欢
萃取组词西红柿
怎样正确组词
西红柿熟了
我会组词
刍议加速溶剂萃取法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
废旧电子芯片中贵金属的再生利用研究
说“出”组词
豌豆笑传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