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有效生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7-04-12 19:05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22620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数是正数数轴

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226200)

黄东升●



初探有效生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226200)

黄东升●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知识在不断更新,令学生目不暇接.在重视课堂生成的今天,要想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初中数学课堂活动的预设要从实际出发,讲求效益,真正有利于强化知识重点,突破知识疑难点.课堂活动的预设要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出发,力求生动、多样、贴切和有趣.

把握概念;体会数学语言;自主探究

一、注意抓好概念的本质,拓宽思维

1.把握概念,理解概念的属性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数学概念的形成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理解概念时要全力找出概念的本质,明确概念“是什么”.如,许多同学学了数轴,却分不清它是射线呢,还是直线;学了“绝对值”,遇到“|6|”却不知它的几何意义是什么,这是非常不可以的.如在有理数这一章中,概念颇多,要克服类似以上的不足,需要注意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 ).这里,正数和负数的本质属性分别是“大于零”与“小于零”.“+、-”号只是数的形式上的问题,况且正数一般都省略“+”号,而你能说“5”不是正数吗,故原命题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2.把握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生长

在学习中进行总结,既可以加深对教材的印象,巩固概念基础知识,又能拓宽解题思路,摸索解题规律,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有理数的内容较多,且比较琐碎,再加上很多结论又都是数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故此,我们应特别注意对阶段性学习总结.关于数的知识,我们可通过自问的方式,从数的可比性出发总结结论性的东西.如: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最小(大)的非负数(非正数)是几?绝对值最小的数是几?在有理数范围内,平方后最小的数是几?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几?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几?平方后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几?平方后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几?立方后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几?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非常有用的结论.另外,对非负(正)数的性质亦应作及时总结,应注意运用.讨论:几个非负(正)数相加,若和为0,则它们应具备什么条件?总结出结论,进行练习巩固.

二、要注意体会数学语言的特点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入门的向导.要学好数学,必须学好数学语言,尤其是在初一这个中小学衔接的特殊时期,更应注意体会数学语言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新知识的学习是在旧知识基础之上的,也就是知识的迁移过程.对教学而言,也同样如此.如在“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正数”,“若几个数的积为0,那么这几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为0”的命题中,体会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在“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这一定义中,体会数学语言的精确性……由此,我们可体会到数学语言的简练、严密、精确性,故此,在学习有理数的概念方法时应重视里面的每个字词,否则就会造成理解错误.如有的同学习惯不经意地说“规定了原点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零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零”、“非负即正”等等,都是不注意数学语言的严密性与精确性所造成的. 另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应尽量地练习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式子语言”.如把相反数的定义表示为:“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有理数加法的结合律表示为:(a+b)+c=a+(b+c)……如此可提高我们驾驭数学语言的能力.

三、要注意把课堂主动权给学生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并不怨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会显得“烦躁不安”、“坐不住”,而是老师包办得太多了,总是企图过久地“讲授”课程.老师们总觉得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才放心,却没想到如此长久下来,学生总是被“教会”,慢慢儿的也就丧失掉了探索的求知欲,甚至疏远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曾经有这样一项研究试验:学生只听老师讲,不看书,只能记得所听内容的15%;若只看书不听讲,能记得25%;如果看了又听,就可记得65%.我们不妨试想一下,要能边听、边看、还能边参与实践,岂不更加事半功倍吗?

也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现”的机会,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相信学生,真正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内涵.比如,在每次讨论后,我会留给各组“学生代表”自我展现的空间,按照要求每位学生在“展现”时要尽量讲清所用知识点,组代表的优秀“展现”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教者,我仿佛看到往常困意绵绵的数学课堂消失了,往常只有老师在讲台前唱“独角戏”,累得气喘吁吁,却气得“半死不活”,怨声载道的场景不见了……

总之,我们的教育应是为学生以后能很好地步入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做准备的.即便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有必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我展现,自我发挥的空间,注重并落实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共享的能力.

[1]丁明华.精彩练习——谈“苏式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练习设计[J].华夏教师,2016(S1).

[2]李长青.无限延伸 有效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摆脱传统数学课堂桎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30).

[3] 杜成智.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J].现代教育,2015(11).

G632

B

1008-0333(2017)14-0029-01

猜你喜欢
数是正数数轴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正数和负数”检测题
数轴的作用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学好乘方四注意
正数与负数(小相声)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