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情境,让化学课堂更有魅力

2017-04-12 19:05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石灰水试管化学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王玉芳●



构建有效情境,让化学课堂更有魅力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26014)

王玉芳●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打造能够引发其积极投入学习情感的一种课堂教学场景.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科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因此,应注重构建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

在以前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主体位置,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师生之间很少有课堂交流,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使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很差.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化学课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加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提升化学学习、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思考能力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问题,让学生心中充满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情境的构建,可以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构建问题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有效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教学分子和原子时,教师根据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特点,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数字型的问题情境.教师首先问学生100加100等于多少,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觉得有些好笑,很得意的说等于200.这时教师在黑板上用比较大的字体写上100十100<200,这是什么情况呢?看着学生露出疑惑的眼神,教师就拿出了两个试管,里面各装有100毫升的水和酒精,把二者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心里清楚上面的刻度是100,然后又拿来一个较大的试管,先把100毫升的水倒入,刻度显示是100毫升,这时教师举起另外100毫升的酒精也倒入大试管中,轻轻摇晃几下,这时学生惊奇地发现,水和酒精混合物的刻度并没有在200毫升,而是少于200毫升,学生对眼前的情境感到很疑惑,这就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动脑筋寻找解释现象的答案,这时教师只需对学生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感觉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就抓住这个时机,带领学生学习分子的知识.

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会在问题的疑惑下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足够的欲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疑问的积极思维,教师的点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提升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升运用能力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它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构建学生身边生活的情境,这样就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就给学生构建了生活情境:在夏季为了能够达到凉爽,人们总是买些冰镇的碳酸饮料或是啤酒.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当你一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盖子的时候发生的现象,学生通过回忆,提出会有大量的气泡从瓶子底部向上移动,那么这些向上移动的气体是什么物质?你可知道,要怎样来证明向上移动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当瓶子没有打开时,怎么就没有二氧化碳产生而是在打开才出现?教师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二氧化碳知识的兴趣.

通过给学生构建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场景中积极寻找化学知识的影子,这样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设置生活场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构建实验情境,促进思维发展

化学教学离不开对实验部分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直观效果,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帮助学生摆脱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的乏味,让学生通过观察丰富的实验现象,主动地进行分析、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实验情境,帮助学生探索化学理论知识.用标有“1、2”字样并且一样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石灰水,然后向1号试管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在1号试管中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成了蓝色,而2号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成了红色.这个明显的实验现象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当石灰水中加入试液能够变色的原因,而且呈现的颜色还会不同.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并进行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被点燃,积极动手动脑操作起来,最后学生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和教师的引导,明白了能够使石灰水变色的真正原因.

通过给学生构建实验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现象面前,对化学学习充满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操作,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构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参与教学活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汪良云.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激情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12)

[2]余庆国.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创设情景[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

G632

B

1008-0333(2017)14-0083-01

猜你喜欢
石灰水试管化学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树木为啥穿“白衣”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树木为啥穿“白衣”
试管难题
奇妙的化学
树干为何冬天穿“白衣”
善变的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