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生态之维*

2017-04-12 23:21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物质人类

孙 永

(滨州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生态之维*

孙 永

(滨州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基本内容等层面都包涵了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哲学维度的深刻论析,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刻的生态统一关系,构建了艺术生产理论的重要内容与前提。马克思认为艺术生产的主体、客体之间存在的交互依存关系,更是一种和谐的生态共生关系。艺术生产具有自身独特的生态序位,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生态张力,能够极大促进艺术生产整体生态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生态哲学;生态张力;生态文化

艺术创造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精神生产,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与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特性,也是对人的自由自觉全面发展的诉求,将艺术活动作为艺术生产来看待是马克思的文艺理论创新。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构成等维度都包涵了深刻的生态思想。

一、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形成与内涵

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提出并逐步形成完善的,其唯物思想和生态内涵十分丰富深刻。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感性的存在物,更重要的是实践的存在物,会生产的动物,实践是人类与自然、与世界发生关系的前提与纽带,“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6。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自然与人类关系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必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满足这两种生活。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2]5。因此,物质生产首先是指人对自然的占有、开发与利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物质生产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的,物质生产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的国家制度和精神方式是由社会结构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的。因此,物质生产作为“第一历史活动”对精神生产起决定作用,是精神生产的基础和动力。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保持着良性的生态关系,既有如同生物食物链中的由上而下的生态制约关系,又存在着在宏观大生态制约下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因此马克思认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不平衡(宏观上又是一种特殊平衡)存在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两种不同形式,都是人的重要存在方式,但源于精神生产自身的诸多特质以及相对独立性特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存在发展上的非平衡性关系。马克思在考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关系时,是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以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特定生产方式作为研究分析的基点。

马克思将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来考察,把人的社会实践和作为社会的人的生产劳动当作基本出发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8月)中首次提出“艺术生产”概念,提出非平衡性关系存在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还提出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问题,把艺术看成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也就是把艺术看成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一种感性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对于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论述蕴含着将艺术看成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深刻思想。实际上,将艺术看作一种生产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形成,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次将包括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称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或“精神劳动”。此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等著作中,多次论述到“艺术生产”“艺术劳动”“精神生产”等概念。马克思这一系列重要著述,促使“艺术生产”理论从萌芽提出到不断丰富完善与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成为与其相关联的美学理论渐进充实发展之路的重要表征。

二、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生态表征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也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涉及人、自然、社会三者在内的生态大系统和三者之间的内在生态关联。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开创性地剖析了生态问题,阐述了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独特生态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对于艺术生产理论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中有大量的对人与自然关系、资本主义所带来的自然生态破坏、自然对于人类破坏行为的报复等问题的阐述,包含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漫长发展过程中特定阶段的产物,自然是人类感性的外部世界,人类为了生存要进行与自然物质变换的一系列物质生产活动,而生产过程就是人以自身必要的行为来不断调控两者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通过劳动,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就不再是自在自然界,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在它身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成为 “为我”的自然——人化的自然。通过劳动,人发展着自身的本质力量,发展着五官感觉,不断地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得到反映与确证,使对象成为人的对象化,从而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因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3]274。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问题,认为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掌握方式。在艺术生产中,艺术家不仅是认识主体,更是创造性实践的主体,客体不仅是认识的对象,更是艺术家创造活动的对象,艺术成为人肯定自身的一种特殊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生产中被凸显出来。

马克思承认,人首先是受动的存在,自然对人具有先在性、客观性和制约性,但人更是能动的存在,人能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将人与自然分离与对立起来的做法,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生态整体,人、自然、社会具有内在生态整体性、统一性和关联性,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在孕育人类的同时,也不断地提供给人类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括艺术生产在内的人类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性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表征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只有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界才是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现实的和有价值的自然界[4]27-28。因此人与自然之间是对象性的关系,两者关系的中介就是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这也正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一贯主张有主次之序的生态人道主义,而不赞同超世的非人道的纯粹自然主义,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过程中,人始终要秉持与发挥实践性、主体性原则与作用。

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表征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认知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两者互为对象性的存在,是交互共生的,具有深刻的生态共生性。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就是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交互关系,在三者相互协调的境域中实现与推动人类的永续和谐发展。

(二)艺术生产中主客体之间的生态关联性

马克思认为艺术生产中的主体、客体之间存在着生态交互与生态共生关系,即存在着艺术创造主体“客体化”和艺术创造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关系,其中蕴含着独特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最美的音乐对于一个不懂音律的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音乐不能成为他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就是说并不是任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创造主体,只有人具备了丰富、全面、深刻且高度社会化的感觉,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能进行审美观照和艺术创造与生产的能力与素质,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创造主体,以一种艺术家的主体地位与眼光去审视生活,敏锐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兴发情志、文思泉涌、神与物游,进入艺术创造的状态。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创造主体,需要具备的包括五官感觉、艺术修养、知识经验、生活阅历等在内的各种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认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5]126。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的社会化的能力形成的最终根源。

中国古代文人钟情赞竹画竹,竹子的挺拔、苍翠、生命力顽强等自然属性恰好隐喻、象征和标示着封建知识分子的清正、幽静、洒脱、高洁、有操守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青青翠竹成为作者情操品格的象征。艺术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肯定对象的某些固有特性来隐喻、象征、显示、肯定与之相对应的创作主体的性格、品德和情操,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艺术生产中主客体之间的生态关联性还体现在二者的双向交互运动方面。马克思认为人具有在社会实践中直观自身的积极能动性,艺术创作主客体之间存在生态交互关系,两者只有建构起对应交互关系才能进入艺术生产过程。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只有敏锐捕捉到能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共鸣的事物,才能将他的审美理想、审美体验和创作才华表现出来,实现艺术创造主体“客体化”。同时客观对象只有经过艺术主体的审美观照与审美体验,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情感生命所灌注,才能成为审美客体,才能进入艺术创造的过程,从而实现艺术创造客体“主体化”[6]74。

(三)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生态序位和生态平衡

生态学中的关于“生态序”和“生态位”的理论,正契合了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认识与主张。生态序(ecological order)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功能及其环境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中的秩序;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或生态群落中,某一个物种实际上或潜在地能够占据的生存空间和地位[7]33。马克思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艺术生产和其他物质生产活动一样,都是具有自由自觉创造性的人类生命活动,体现了人的类本质。但是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从根本上是受经济基础制约和决定的。在人类社会性实践与生存的大生态系统中,艺术生产是人类这一独特生物物种的高级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在人类生存的大生态谱系中位居特定的生态序和生态位。物质生产处在低的序和位,构成了人类艺术生产活动的基础,为其提供存在与发展所需要的能量,而艺术生产则处在高的序和位,能够以特有方式反映和作用于物质生产。从人类发展的历时角度看,艺术的繁荣发展大致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经济生活的兴盛,两者之间维系着一种特殊的生态张力,维持着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为此,马克思指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时角度看,艺术生产同经济发展的曲线是趋于吻合的,两者具有发展趋度和水平的相适应性。

正如马克思认为艺术“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2]28,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维持着历时的动态生态平衡外,两者还存在发展上非同步性的特殊生态失衡,但将其放在人类生产实践的大生态系统中来看,这种生态失衡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生态平衡。马克思认为古希腊时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古希腊在物质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创造了艺术上令后世不能望其项背的辉煌范本。同时,马克思还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繁荣时期资本生产的对抗性,深刻阐述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特殊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宏观与历时的视域中除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与规定之外,精神生产必然地具有自由性与超越性。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重要类型,也具有独立而特殊的自由性和超越性,而这也正体现了艺术之为艺术而与物质生产、经济生活不同的生态序位,这也是艺术之存在的安身立命之地。艺术生产是一种以符号为中介手段、最富有个性的观念产品的自由创造,它最能充分张扬人的精神与情感诉求,真正的艺术是“以人本身的发展、个性的充实和自我实现为目的,其本质特征是生产审美价值,而非商品价值”[8]27。在商品化时代的冲击下,艺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甚至艺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社会生产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作品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在模块化的生产线上,以人(顾客)为中心,经过设计、论证、定型、生产、消费的流程来完成,甚至出现了“产品型”艺术家,他能按照受众(客户)的要求,进行所谓的艺术定制生产,如此一来,艺术自由超越的本体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的物质欲望的侵蚀。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的,艺术的存在正由膜拜价值转变为展示价值,艺术本应具有的独特“灵韵”(aura)减弱或消失了。马克思认为密尔顿是因自由能动的天性而创作《失乐园》,而受雇作家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资本的增值,是资本的生产者,真正的艺术必须是最能体现作家精神个体性的,作品本身即是目的而非手段。尽管艺术生产受一般物质生产规律的制约,但艺术精品是不可能完全按照物质生产规律来创作和解释的,艺术必须要坚守自身的精神独立性,作家的创作要找到自身生存与艺术本位的生态平衡点,毕竟作家不能不食人间烟火。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当下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的发展有巨大的理论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艺术要与时俱进、健康和谐地发展,必须要与物质生产之间形成一定的生态张力关系,既有大的生态平衡,又有特殊的生态失衡,既要受物质生产制约,又有自身的超越性。

(四)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生态共生性

艺术生产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与制约,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生态共生关系。生产为了消费,消费促进生产。马克思认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2]9。艺术生产也是这样,艺术是适应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享受而产生的,艺术品被创造出来后,只是一个文本,其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潜在的,还没有转化为现实,艺术品只有进入艺术接受主体的消费过程,经过主体的阅读和接受,即进入艺术消费领域,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存在。同时,艺术生产还培育出消费主体及其消费方式,创造出能欣赏艺术的大众,生产具有创造对象和主体的双重性。每个民族和地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们民族和地区艺术传统长期积淀与影响的结果。正如约翰·斯道雷指出的“消费是积极的、富于创造性和能产性的过程,从中能产生愉悦、身份认同与意义”[9]115。在市场经济时代,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人们对于艺术的消费活动。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生态共生关系在当下现代科技大行其道并深刻影响艺术存在形式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与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与改变着艺术的传统存在方式,艺术的生产与消费变得更加平民化、便捷化。特别是影视艺术,借助现代高端技术支撑下的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开放、自由、灵活的生产运作机制,契合大众的文化消费趣味和审美需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产品制作、生产,同时极大地刺激与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影视作品、动漫、音乐等的生产进入了一种类企业化的制作模式,在坚守艺术品位的同时,进一步贴合大众艺术消费需求,以大众文化艺术需求为动力,促使艺术更加具有平民化姿态。艺术作品特别是某些高雅艺术,“走下神坛,走出象牙塔,融入民间”。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借助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便携摄像机等各种移动终端,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艺术欣赏。普通人也可以借助便携摄像设备和影视编辑软件进行简单影视作品的生产制作与传播。当下不少人成为网络拍客,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DV等设备,拍摄了很多具有新闻报道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影像资料,或赞扬社会好人好事的正能量;或关注人与人之间普通却感人的情感一瞬;或揭露抨击社会的假恶丑。这些拍客大多并不是专业的媒体制作人,但他们同样进行了简单影视作品的生产与传播流通,成为当下海量影视产品的生产贡献者。在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中,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更加紧密,没有艺术消费,艺术生产就丧失了市场与动力,而艺术消费状况又决定着艺术生产的方向与趋势,两者之间保持一种良性、和谐的生态共生与生态张力,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的可持续繁荣与发展。

三、结语

综上,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从生态的视角重新梳理、审视这一理论,一方面能够加深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能够启发我们对当下艺术发展的生态思考,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在当下建设生态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对于艺术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张来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述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秦忠翼.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益阳师专学报,1995 (4).

[7] 鲁枢元.文艺生态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 李 英.金钱崇拜与艺术生产[J].哲学研究,1995 (5).

[9] Storey J.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theories and methods[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责任编辑 郜春霞]

2016-02-11

孙 永(1980- ),男,山东淄博人,滨州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

I02

A

1671-8127(2017)01-0004-04

*本文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文化生态学重点学科、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马克思物质人类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马克思像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