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构建怎样的校园

2017-04-13 14:47魏晋河
甘肃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校本教室校园

魏晋河

近期,教育局组织了“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活动,本次活动以“我们要构建怎样的校园”为主题,对较好关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校园进行了集中展示交流,6所学校的具体做法也激发了我对“我们要构建怎样的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有文化”的校园

学校文化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是思想文化内涵的最直接的表现特征,是一个组织的“精气神”。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肥沃土壤”。这次考察学习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

宁卧庄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顶层设计上凸显了“精神核心”。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和润”为核心理念,“和”为精神,“润”是行动,通过“和润”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形成“和雅教师、和乐课程、和善少年、和美课堂”。为使现有的场地被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突出了精细、精美、精致的“三精”效果,实现了将学校打造成学园、书园、花园、乐园、家园的“五园” 目标。学校文化定位准确,精神核心凸出,校园环境建设精美而雅致。

民主西路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主体设计上注重了“校本情结”。学校挖掘“活”文化内涵,结合学校优势和特点,凝练出了“活而有度、活水之源、活而有道、活色生香、活力生机、活达韵远”六大与学生校园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主题,并分楼层进行了文化布置,六个楼层文化环环相扣,逐层递进,既反映了学校的育人理念,又体现了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

一个学校的“文化”只有像他们一样被整体凸显出来,才能在学校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我们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定位、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提出办学目标,确立办学思想,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并贯穿于办学全过程中,贯穿于课程设置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构建“多区域”的校园

哈佛大学原校长鲁丁斯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本质上是人文过程,是要人与人实际交流的。目前,城关区大部分中小学都是人满为患,我们的校园设计和布置一定要考虑到“便于人与人交流”。

一只船小学将一楼至三楼的侧厅改建为半开放式的学生活动室,今年新建校史馆浓缩了建校六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只船小学的文化内涵、变迁过程、人文风貌,成为展示学校风采的窗口,也是对学生进行校本历史教育、培养爱校情怀的一个基地。

伏龙坪小学利用校园树木多的条件,建设青鸟小栈、东篱庄园、四美书苑、乐在其中涂鸦墙、剪艺轩、诗意长廊,还在楼道设计和布置了休闲读书区、钢琴角、种植体验区等活动区域。

学校教育是通过人与人交流来实现的,为达到这一目的,这次参观的学校在校园设计和布置上注意了区域性设计,实施功能性区域划分,走“小而精、小而美”的校园“多区域”设计思路,真正体现了主题区域的功能育人目的。

构建“课程丰富”的校园

学校要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丰富学校的内涵和特色。课程改革,不应仅仅是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更应该深化到课程本身的改革与建设中。课程建设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是衡量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不是工业制造,靠机械加工出统一型号、统一标准的产品,教育应是农业生产,把学生还原为一粒粒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给他们适合自己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为此,学校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立足学校的实际,立足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规律,开发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和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我們迫切希望多给学校和学生留些自主空间,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丰富学校内涵和特色。

一只船小学开设的45个六艺课程社团活动:其中学校精品社团22个,年级社团23个,每周五下午学生采取走班制,到各个社团参加活动,参加率100%。民主西路小学的“活力课程”,建设思路清晰,通过施行“四步走”发展战略,要将学校逐步打造成为一所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1999年以前,学校只开设国家课程;1999年~2015年之间,学校逐步开发围棋、陶艺等校本课程;2015年至今,学校已经开设五大系列12门必修课和60门选修课程,选修课实施全员走班制,正在逐步实施全课程教育;下一步学校课程发展的目标是“到一定阶段,特色将不再是特色,学校将成为一所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九州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有《航模飞行课程》《学生社团课程系列》《学生兴趣课程系列》等,通过每周二、周三下午的6个艺术社团、4个技能社团、2个学术社团、4个体育社团组织实施,学生参加率100%。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进了素质教育。伏龙坪小学开发了诗意田园系列特色课程,有“植物敲染、植物拓染、植物标本画、二十四节气诵读、创意手工、剪纸、舞蹈、植物标本制作”等11个校本课程,对一所只有6年班,约140名学生的学校,校本课程不可为不丰富多彩。

“未来学校间的竞争可能不是学校品牌间的竞争,而是课程的竞争”,“开发和实施丰富多彩的课程”一定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

构建“科技创新”的校园

这次参加中,我们不仅看到学校建有高标准的科技体验馆、科技长廊,还看到各个学校各具特色的科技教室。一只船小学的创客活动室、比特实验室;静宁路小学的快乐积木训练营、创客教室、四模一电科技活动室;九州小学的机器人、航模飞行、车模纸模教室;民主西路小学的3D打印、思维训练;伏龙坪小学的种植体验、植物敲染、拓染;各校除了建设有各类科技创新教室外,还开设了丰富的科技课程,以及开展的科技活动和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平台。

近两年,为了落实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創新”的战略要求,教育局加大科技创新教育的投入,为各校建设了科技体验馆、科技长廊,鼓励学校根据实际,开发和引进科技教学项目、课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好玩,更重要的是从教育上来解决未来10年、20年、30年以后中国在创业和创新方面如何走到世界前列的问题。

构建“智慧”的校园

中国杰出女性徐鹤宁说过:“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我们生活在网络之中,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正在被数字化,校园也是,所以我们的校园也必需数字化。

静宁路小学作为兰州市禁毒教育示范校,他们在录播教室开展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网络同步广播到了本校六年级教室和静宁路小学联盟其他校的六年级教室,实现了四所联盟校的学生同步教学的功能,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九州小学的“1234网络同步研修”活动,向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话题,两个地方,三所学校,四方参与”的网络同步教研活动,他们利用“录播教室+互联网”技术,将“九州小学、水车园小学、两当县城关小学、教研室教研员”连结在了同一网络空间,压缩了时空限制,节省了教研成本。一只船小学在之前学区、联盟学校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录播教室+网络技术”手段,和进修附小、东站小学,以一主会场二分会场的形式三校同步开展课本剧现场网络同步观摩和学习,这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民主西路小学邀请外地专家,对在“录播教室”里的课堂教学,进行远程听课、远程指导,我们的老师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名师、名家的专业引领。

为了推进城关区教育现代化步伐,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今年9月,教育局下发了《兰州市城关区“智慧教育”(信息技术)三年行动计划》,这些学校在现代化学校建设、远程同步教学、同步教研、诊断指导教学、智慧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初步探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希望各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技术对教育的作用,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城关区6所学校的这些做法与举措,正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具体回答学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全区实现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转型上的积极探索。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校本教室校园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