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下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7-04-13 14:56龙碧波史晓伟张新定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龙碧波++史晓伟++张新定

摘 要:“运动生理学”是高师体育院校(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文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侧重点不同并结合教学现状,对海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探索,探讨基于新形势下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运动生理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创新,旨在提高“运动生理学”教学质量并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运动生理学”教学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创新教育;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04-02

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实质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其着重研究和解决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院校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体育专业学生学好其他理论课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目前“运动生理学”教材内容繁多,概念抽象,教学难度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时的减少和课程内容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优化教学内容

高师体育院校(系)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体育康复等专业均开设了“运动生理学”课程,不同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侧重点应有所区别。目前高师体育院校(系)使用的“运动生理学”教材是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通用教材,主要为体育院校本科学生编写。该教材的特点是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偏深偏难,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2],不能满足高师体育院校(系)的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尤其是运动系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该教材对他们来说是深奥而难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概念抽象,枯燥乏味,学习困难。因此,在“运动生理学”教学时, 我们根据学生专业上的差异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删除教材中“老年人与体育锻炼”“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内容,增补“运动训练负荷及效果的监控与分析”专题;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删除教材中“儿童少年与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内容,添补“有氧运动健身的生理学分析”专题;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删除教材中“老年人与体育锻炼”“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内容,增补“运动训练负荷及效果的监控与分析”专题。

二、构建高效教学模式

(一)实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3]。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基本的教学过程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跳出了课堂和课本的限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4]。教师设计问题,但不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答案。比如在学习“呼吸与运动”章节时,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男性的肺活量普遍高于女性”,“为什么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更好”。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无形中扩大了自身的知识面。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微信、QQ、微博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媒体形式,已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信公共平台、QQ 群、微博等自媒体工具建设“运动生理学”辅助教学平台,将传统的单向课堂交流方式转变为双向和多项交流,这些课后辅助教学平台与目前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方式(手机上网、刷朋友圈)相符合,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微信是具有视频、语音、文字、单人、多人聊天等等多功能的社交平台。教师可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一个知识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让学生们讨论,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互动性好,无形中强化了学习内容;在讨论中,教师积极参与讨论、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易于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与运动”章节时,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激烈运动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停下来”“为什么有些人突然站立起来会感觉到头晕眼花”,大家纷纷参与讨论、评论,教师对精彩的点评再进行点赞或补充,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及空间,对课堂教学是一种强有效的补充。

(三)增加自主专题讲座

创新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运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自主的专题讲座引入理论教学,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让大家提前查阅文献资料,根据自身专项及特长或当前训练或健身热点,结合课程内容,制作PPT,讲授时间限制在10—15分钟,并给大家5分钟针对该专题提问、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各持己见,有争议的地方教师进行引导,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重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和研究性,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课堂中充满相互交流及相互碰撞的火花。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例如学生在讲授“运动性心脏肥大”专题中,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机能的讲解及分析,就可以掌握长时间运动引起运动性心脏肥大的主要机理,并能解释耐力性运动员心脏与力量性运动员心脏异同的主要原因。在后面5分钟的讨论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也理解了运动性心脏肥大與病理性心脏肥大的主要区别。这样的自主专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同时为人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身体机能的增强和训练效果的优化提供科学的指导[5]。因此“运动生理学”不仅是讲授单纯的医学生理学知识,重点是讲授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由此可见,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完成“运动生理学”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学习“能量代谢”章节时,“人体有三种能量供应系统,请问在足球比赛中以哪种供能系统为主,哪种供能系统为辅”这一问题不仅涉及足球赛的运动持续时间,而且与比赛场中运动员的场上位置密切相关,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而在讲“力量素质”章节时,结合健身锻炼人群对肌肉体积,肌肉力量的需求讲解,讲如何提高肌肉力量及面积的生理学原理及方法,最后让学生在运动现场亲自实践,赴健身场所进行观摩及指导,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五)调整实验内容

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实验内容的优化以基础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为原则。对于单纯的基础性实验,如操作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录像方式呈现实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还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其次是重视实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一个实验可介绍多种方法,拓展学生视野,以便于学生今后在工作中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如实验课“最大摄氧量的测定”,增加“用12分钟跑来推算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简单实用的测试方法[6-8],同一个指标的多种测试方法,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工作实践中的灵活应

用。实验课“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动脉血压的测定”,则根据教学需要,增加“动力性运动及静力性运动对血压影响”,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利用多指标交叉组合,设计简单易行的微型实验。

三、运用多样化成绩评定方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是一个重要课题。传统“运动生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都采用单一闭卷测试方法,其既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程度,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根据“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学生的特点,建立多种方式的学习成绩评定。原考试总成绩的评定方案是:平时占10%,实验占10%, 卷面(闭卷)占80%。现考试总成绩的评定方案是:考勤占10%, 实验占20%,课堂笔记和作业占10%,课堂提问及回答占10%,卷面(闭卷)占50%。新的考核方案充分体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督促学生日常学习,有效地激励学生钻研专业知识。这种新考核方案的实施,无形中改变了学风,教师们普遍反映迟到旷课的少了,做笔记的多了,上网及到图书馆查资料的多了,考试作弊的骤然减少,喜欢学习的普遍增加。

四、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对“运动生理学”教

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其宗旨是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真正实现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连锁,米增强.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研究

[J].中国大学教学,2002,(2-3).

[2][5]邓树勋,王健,乔德才等.運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5:4.

[3]靳玉乐.探究教学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

社,2002:9.

[4]蒋作君.创新机制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02-05-02.

[6]刘佳男.通过12对吉林省高师院校大学生心肺功能的

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7]李萍.12分钟跑推测大学生最大有氧工作能力方法的

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8]韩云峰.运动员最大摄氧量间接测定法的比较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运动生理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运动生理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