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2017-04-13 12:19潘城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技能院校职业

潘城文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37)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潘城文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37)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线技术型人才为己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代学徒制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进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视野之中,通过产学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并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以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并重点探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0.前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渐朝着创新技术型方向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院校开展以现代学徒制为主的教育模式,深入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十八大精神,以人才培养和市场导向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迎合当前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更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

1.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于传统学徒教育模式而言,是一个相对概念。传统学徒制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后唐朝重视教育,并为发展本朝经济,推行了官营学徒制和行会学徒制两种模式,行会学徒制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清朝达到发展顶峰[1]。现代学徒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也逐渐演变,并结合本国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雏形则是通过精通某项工艺的师傅,以直接传授和临床实践的形式将自己的手艺教予徒弟。德国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代表,通过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有效的促进了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广泛传递,受到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追捧,并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对其进行有效保障[2]。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是在职业教育体制的开展过程中,对传统学徒制进行继承和创新,并不断加以改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巩固和实践应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进而实现多元化育人的教育目的。

1.2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

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提高学生技能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操守、职业责任观、职业价值观等内容。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院校要以培养创新能力和技能能力并存的专业型人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实践技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当前就业难和用工难的问题。第二,与资质认证相结合。目前,职业资质认证是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重要凭证,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专业设置相应的岗位,并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带领学生参与生产流程,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全新的培养渠道,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环节的有效衔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身份的双重性。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种身份,在接受校园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可以积极有效的参与社会生产实践工作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社会参与者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科学刷选,形成企业、学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

2.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不足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程度不足的现实困境。通常情况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要以现阶段学生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实际情况,就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便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全面的方案指导。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模式以订单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为主,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程度方面仍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侧重于对学生的学历教育,而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等方面有所忽略,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技能的需求[3]。此外,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去削弱了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的技能性,竞争能力大打折扣。

2.2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能力评价指标不合理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不合理的现实困境,难以为学生做出积极有效的引导,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以学生岗位为基础,进而开展的一系列技能培养,主要有人际交往能力、处理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职业教育以培养服务型和技能性人才为主,侧重于对学生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培养,但是就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能力培养情况而言,教育成果不尽人意,重视学生的成绩分数,而对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不足,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2.3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衔接程度不强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过程中,存在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衔接程度不强的现实困境,进一步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要以发展服务和人才培养为主要教育宗旨,以市场发展实际情况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导向,不断迎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技术进步的现实要求。职业教育院校作为以我国市场导向为主的主要教育机构,缺乏一定的市场导向性,专业设置存在重复、相似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程滞后,不能很好的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无法做出综合性指导。

2.4技能型人才与职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技能型人才与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职业教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我国普遍存在用工难和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并且两者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并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我国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职业教育院系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巩固,导致学生的技能培养进程落后,特别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各大企业更加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职业教育院校要积极构建岗位实践机制,提升学生能的核心职业能力。

3.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3.1明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院校要明确职业教育现代化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职业教育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高奠定重要的目标基础。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过程中,职业教育院校要在教育部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指导下,形成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树立培养理论知识扎实、职业实践技能强的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将课堂教学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扩展学生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理论认知过程中,并未学生的职业实践奠定基础,同时,要将实践技能的提升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开展重点,熟悉岗位的操作流程,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3.2健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制度管理机制

逐步健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制度管理机制,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外部保障,以便各项教育、就业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有序开展。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重视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市场需求导向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化、系统化和全面化的人才培养规划,实行责任领导,并落实具体人才培养政策。地方教育管理机构要对不同企业现代教育学徒制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组织运行体系。职业教育院校要与企业人才招聘实行强强联合,加强两者的发展联动,同时,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要对具有优秀资质证明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邮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就业之中。此外,学生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过程中,要签订三方协议,以合同条文的形式保证学生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3.3加快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进程

要加快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进程,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外部环境,逐步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之间的发展矛盾。第一,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坚持校企合作育人的教育原则,职业教育院校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的校园环境和途径,企业则侧重于对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发放薪酬,实现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有效衔接。第二,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课程培养模式,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保证学生身心稳定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建立完善的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估机制,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原则,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评定,并以此为依据科学规划校企合作发展模式。

3.4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系

要逐步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系,将现代学徒制落实于教育体系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情况而言,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政府、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全面参与。在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政府要为职业教育院校和企业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建立健全以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现代教育学徒制的合理化开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引导现代教育学徒制管理体系朝着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要重视行业协会的沟通调节作用,以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在开展过程中,行业协会要扮演沟“中间人”的角色,为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发展平台,及时有效的环节两者之间的矛盾,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等方面的互惠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院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一项全兴的教育教学体制,现代学徒制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带徒工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55-58.

[2]吴兆春.现代学徒制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02:64-68.

[3]高由东.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新模式[J].职业,2015,02:7-8.

G710

:A

:2095-7327(2017)-02-0009-02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项目:《基于行为目标评价理论的高职礼仪教学模式研究》,项目批准编号为GDGZ14Z016。

潘城文(1980.3—),男,贵州金沙人,就职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技能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