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研究

2017-04-13 20:08刘涛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城镇化农村

刘涛

(绥化学院体育系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研究

刘涛

(绥化学院体育系 黑龙江绥化 152061)

近年来,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改革不断推行,农村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农村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体育经费投入少以及基础设施缺少、相关指导人员匮乏等等。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我国农村体育观念落后、体育经济发展不完善。究其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收入较少、销售水平低、农村体育消费市场难以打开以及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等。文章将针对农村体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提升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对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经济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城镇化战略实施推动,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我国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农村体育发展进程中却不是一帆风顺。作者认为,农村体育发展可以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推动实施农村体育战略发展研究,使得城乡之间、农村之间进行体育事业等文化建设的地区平衡发展,进而帮助农村体育经济发展解决问题,也能使得新型城镇化建设得更加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体育有效需求的不足。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缺乏的是消费者和市场需求,光有消费者没有市场需求是不可以的,光有市场需求没有消费者也是不现实的。考虑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就拥有了较大的市场,但是,却缺乏相应的需求。体育经济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消费者需求以及投资者需求,只有两者在同一轨道上,就会推动市场不断前行。体育消费者需求所体现的是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最后是有人支付货币的状态,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消费者需求。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可以开拓的体育消费市场。这样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却因为消费人口很少,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的阻碍力量。究其原因,我国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导致低端消费层次水平,从而影响我国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另外,从体育投资者需求上考虑,虽然我国具有较大的农村体育经济市场,但是由于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不足,又加之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价格竞争、成本竞争激烈,使得很多投资者的投资能力无法实现,影响体育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增长。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体育经济市场投资环境出现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样化的体育投资领域,充分带动了社会各方面主体的投资热情。但是,毕竟资本投资热情最终与投资回报率是分不开的,如果投资回报率过低,终究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因此,很多个人资本对国内的农村体育经济投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甚至看淡。

(二)体育产品价格过高。体育消费品需求弹性很大,它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减少而降低。这也就是说,体育产品的价格变化,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价格弹性较大也是影响农村体育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体育作为文化服务产业之一,与其他文化服务产业相同,深受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而提高。农村经济近年来迅速发展,农民年收入也不断提高,终究为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苏北农村地区农民的体育活动消费中,在所有受访者中有10%的人每次消费能够接受10元至20元;有50.6%的人能接受1元至5元;有1.2%的人可以接受50元以上的消费;剩下的38.2%人则不愿意接受花钱参与体育运动。

(三)体育消费的不足。影响体育消费需求的因素有很多,而体育消费需求不足也是由于多个原因共同影响导致的。大部分研究体育消费需求的内容都从两个方面出发,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则根植于农民的爱好、收入、消费价格、结构、国家政策等等;而宏观角度则根植于人口结构、城市化发展进程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等因素。

(四)农村体育人口偏少。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体育人口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它反映了我国国民对体育的基础认识和参与程度,代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我国研究社会发展战略的基础依据。我国针对体育参与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城镇人口中51.23%参加过体育活动,农村人口中只有28.97%参加过体育活动。从调查指标中均显示农村调查的各个指标均低于城镇人口调查的各个指标。在调查指标中,包括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及3次以上、身体活动时间超过30分钟、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为中等程度以上的。按照这三个标准衡量,农村体育人口所占比例已经是很小的数字了。

(五)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近年来,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体育发展,其中资源配置不合理是目前影响我国体育发展转型阶段重要的阻碍力量。集中表现为:我国体育场馆总共约为75万个,调查显示城镇的体育场馆数量占总数的80%以上,而农村的体育场馆资源不到总数的20%。而我国农村居住人口占有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土地使用面积更是占到了80%以上。这样的资源配置导致严重的分布不均匀,城镇使用过于富足、农村使用过于贫乏,使得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不和谐。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崭新的起步。而体育经济发展作为文化服务产业的一部分,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上文曾提到,只有农村人均居民收入提高了,才能带动其他文化服务产业的需求和发展。而体育消费又是一种需求弹性较大的文化服务产业,只有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提高了,体育消费水平才能随之提升。反之,农村居民收入下降了,体育消费水平自然降低。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体育经济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一)要了解农村体育的特点。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与农村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方式具有直接的联系。作为一名体育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的了解,强化对农村体育运动特点的分析和探索,不能随意盲目开展工作,使得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效果不佳。通过分析和深入了解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一方面,我国农村体育活动项目比较随意、形式多样化、灵活性。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体育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体育活动方式,更多的是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方式,形式更加趋向多样化;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自发性特点。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更趋向于群体活动,而且是那种无组织、无领导的自发行为,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就是体育活动开展难以统一和效果无法得到优化。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针对以上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发展特点进行开展工作,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帮助农民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农民的体育活动兴趣。

(二)拓宽农村体育经费来源。近年来,我国针对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提出了实施积极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加农村体育经费的资金投入力度,拓展农村体育经费的来源。就目前发展情况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与城镇化体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中央投资、国家财政补贴已然是农村体育经费来源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社会捐赠、资助、基金会、团体以及个人会费、体育彩票、企业赞助、场地出租以及门票收入等其他形式获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弥补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资金不足。

(三)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培养农牧民的健康意识。体育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是提升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只有不断的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培养我国农牧民的健康意识,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效果。比如,可以利用各村的宣传栏、乡村广播、组织专题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等,进行农民体育知识的普及和熏陶。在农民深入了解体育活动比赛规则同时,激发农民群众体育参与的热情,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四)加强政府职能及完善政策法规。十八大会议报告中提到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和体育发展的目标,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积极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指导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建设顺利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及体育局要加强对农村体育活动负责人的培训和指导,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农村体育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更加顺利。也可以组织农村群众参与体育知识培训班以及体育文化专题讲座,起到对农民群众体育活动知识宣传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各种友谊赛、竞技比赛,以村、乡或者县为单位进行体育事业的比拼,并且组织针对农村体育经济建设发展研究和交流学习。

(五)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如今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也可以走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一致,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积极利用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示范作用,使得农村体育建设在城市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上快速发展,不断缩短城市与农村的体育事业发展差距、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发展差距,使得城市与农村共享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成果。纵观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作开展,不仅需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还要切实结合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现状,从农民利益出发,解决突出问题,突破艰难险阻,使得体育活动在农村市场得到推广。农村体育活动开展要坚持农村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满足农民的体育锻炼需求,提高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体育资源合理化配置,满足农村体育资源需求,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健康以及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只有不断地重视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才能使得我国体育活动开展整体提高。

[1]葛新军,凌国钊,李斌,等.转型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4).

[2]马先英,杨磊,沙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3]曹军,于军,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6(6).

[4]陈斐,康松.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对策[J].求实,2006(2).

[5]陈梦周,吕明元,李实.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4).

[6]陈源.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J].行政与法, 2004(8).

[7]刘志民,丁燕华.我国小城镇体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事业科技,2003(9).

[8]李留东,张文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9]李继伟,高希彬.体育事业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1).

[10]靳贤胜.体育事业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责任编辑 刘金荣]

G912.42

A

2095-0438(2017)05-0029-03

2016-12-06

刘涛(1977-),男,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基金项目:2014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4E042)。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城镇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