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前后照应起伏行

2017-04-14 01:20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7年13期
关键词:点题行文中心

【导语】

照应,是指文章内容前后的关照与呼应。“照应”也称“伏应”。俗语说“前后呼应波澜生”,前有伏筆,则后面就要有照应;后有照应,前面则应该埋下伏笔。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的故事,自然要比平铺直叙来得精彩。本期“写作大课堂”,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照应的知识和技法。

【条分缕析】

问:照应的方法都有哪些?具体怎么做呢?

答:1.行文中前后内容照应。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围绕一件事或一个问题,随时自然合理地加以照应,使内容材料依归一条主线,脉络清晰,印象鲜明。对后面将要产生的问题、发生的事情、出现的结局,要在前文有所预示、暗伏。

2.开头与结尾照应。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结尾遥相呼应,可以给人以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并能使文章中心显得更为鲜明、突出。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使用起来很容易,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可以看到。

3.内容与标题照应。标题意思鲜明,行文中多次点题,语不离宗,可使中心突出;标题意思较为含蓄,读者一下子不能了解透彻,这就需要在行文中做出交代,把题目含义点明,形成正文与标题的照应,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4.设置悬念法。作者在安排情节或描写人物时故意设下卡子,对矛盾不加以解决,让读者牵肠挂肚,然后用照应的方法释疑解难。

猜你喜欢
点题行文中心
文末点题太直接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