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材扩用·道德绑架

2017-04-14 22:29徐苗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个人修养罗尔图标

徐苗

[“术”材展示]

道德绑架,是指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在關于道德的讨论中,一个群体声嘶力竭地主张某种道德,另一个群体可能就觉得自己被“绑架”了。

“道德绑架”往往是公领域道德对私领域权利的侵犯。道德往往需要人们让渡一定权利,但是这种让渡必须是自愿、非强迫的。道德主张应当以尊重权利为前提,不能用道德剥夺一个人的权利,更不能用标签逼迫一个人放弃权利。

[ 运用方向]

1. 公众角色。“道德绑架”既有媒体的逼视,又有公众的审判,具体表现为对私人领域过度公开的窥探,而给被关注的个体带来了他们本不应承受的压力。社会大众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对“道德绑架”都应慎重对待,应以不损害被求助者的个人权利为底线。

2. 舆论导向。道德绑架的实质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比如半强迫性的捐款、本不该进行的道歉等。舆论导向不只建立在大众期望上,还应符合相应的法规。

3. 君子之风。小人和君子良莠两分,本无争议,但现在有一种“宁做真小人,不作伪君子”的口号。实际上,许多人走向真小人的方向,是个性普遍被压抑的环境导致。因此,提倡“君子之风”,温和而坚定地提升个人修养正当其时。

4. 个人修养。有些喜欢以“道德”名义限制他人的人,往往是因为他的人格有问题。表面上参与对明星等的道德限制是因为所谓的正义,实质上是以此来获得自我的满足。我们要加强个人修养,切忌总以道德的判官示人。

5. 清者自清。对于“道德绑架”的争论,正是有关价值观多元的辩论,但清者自清,无须计较。

[ 习作片段]

前段时间,网络及微信圈皆被罗尔“卖文”为女治病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许多网友被“道德绑架”纷纷指责事主,也有人非议这种“道德绑架”方式的残忍无道。评说罗尔这一类人,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通过人们的自律或一定的舆论对大家的生活起约束作用。孔子所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体现了一种君子的基本道德准则,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使自己“合乎道”,甚至一日三省以达到道德自律。但众生芸芸,我们又不过是其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人,没有孔子那么高的道德觉悟,没有孟子那么坚决的自律决心,又如何长期自觉地保持“自律”呢?这个时候,“他律”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反观罗尔,卖文救女,并没有错;但利用网友的同情心,钻打赏的空子以此获取利益,也是事实。这个时候,舆论往往可以基本反映出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道德评价,它在无形中成为一种道德压力,约束个体的行为,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他律”也需要一定的量度。

直至今日,此事件依然在发酵。有律师认为本案关键在于取得钱财的方式和途径,就目前看,尚难确定罗尔应负什么法律责任。法律专家也认为罗尔的行为属于求助行为,不属于慈善法规制的对象。

可见,道德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境界,但一味地“道德绑架”就会造成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我们不妨洁身自好,以“自律”为本,以“他律”为镜,厘清事实,还原真相,公正地对待一切。

[ 亮点评说]

该片段很巧妙地将“术”材扩展开来。以“罗尔事件”为引,融合了自己对道德自律和他律的看法,不极端不偏颇,有层次有逻辑,很好地诠释了主题。

猜你喜欢
个人修养罗尔图标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
送给妈妈的水晶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