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女性的生育权浅谈

2017-04-14 14:16何梅芳
商情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育权单身生育

何梅芳

生育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情况的出现,要求法律明确确认自然人的生育权,并对其加以保护,以解决实际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

生育权婚姻与生育权

一、生育权的概念

(一)生育权的概念

目前,生育权因缺少法律的直接规定而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国内法学界也很少见。在北美和西欧有时被解释为拥有儿女的权利,它要求政府尊重人们繁衍后代的自由(不干涉)并且在必要时提供帮助(从人工辅助生育到对领养子女的管理)。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就最直接的意义来讲,生育权是指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生育或不生育子女的权利。我认为,这种观点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二、婚姻与生育权

(一)婚姻对生育权的影响

生育权是一种人格权,而非身份权,许莉同志著文指出:“属于自由权范畴的生育权,其本质应为人格权而非身份权;是作为民事主体必须享有的权利,而不以是否具有特定身份如配偶身份为前提。”无配偶者也享有生育权,限制其实现这一权利应有充分的理由。

如果以婚姻之下所取得的特定身份作为取得生育权的前提。首先,它剥夺了那些无配偶或者丧失配偶的人延续后代的正当权利。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伦理道德倍受挑战,人们开始选择多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为婚姻并非唯一的选择,单身、同居等生活方式也逐渐泛化。然而,人们不选择婚姻生活,并不代表不追求生育。传统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将婚姻和生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认为婚姻必然导致生育的结果,生育又必然以婚姻为前提。婚姻必然导致生育的传统观念已经受到挑战,与此相对应,生育必须以婚姻为前提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必然无法为人们普遍认同。

从目前立法实践上看,人工受精生育技术是不是仅仅限制在夫妻之间,各国法律规定并不一致。如果人工受精生育技术并不只是限制在已婚夫妻之间,未婚妇女也可以使用的话,那么就更加说明生育权并不只是夫妻之间的一种身份权,否则未婚妇女又何以有权享受这项先进的生物技术呢?

(二)单身女性的生育权问题

生儿育女不仅是人类延续的前提,也是自然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没有理由能否认这一要求的合理性。因此,它和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一样,都是人格主体依据其独立的人格所享有的天赋权利,并不只与特定的婚姻身份关系相关联。”

单身女性的生育权问题的争论起源于近些年来出现的不愿结婚的单身贵族的收养权。在这些不愿结婚的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拥有自己的孩子。按照以前的法律,这些妇女可以收养子女。但是近些年来,她们提出,既然允许收养也就应该允许自己生育,于是有了单身女性可以生育的立法。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通过地方性法规来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存在争议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毕竟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除吉林省外,上海、广州等地都在开始考虑这方面的立法,这证明我国关于生育的立法在不断进步。

然而新生殖技术的出现,与现行的有关生育的法律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按照现行的法律,男女双方已经领取了结婚证,但在没有进行正常性生活的情况下旋即离婚,女方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怀孕并生育,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如果女方在未领取结婚证的情况下进行则认定为是违法行为,这两种行为显然存在逻辑上的矛盾。从法理角度看,婚姻自由是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事人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单身。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一般而言,婚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前提,但只有婚姻关系才能产生亲子关系的推理是不成立的。非婚生子的存在由来已久,并且在很多国家已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其相应的权利。

在当今社会,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仍然根深蒂固地埋藏在社会中,一些人提出想要实现自己生育权的独身女子是“自私的妈妈”,谴责她们希望用自己的孩子来填补内心的孤寂,把孩子看成是娱乐的工具。单身女性要实现自己的生育权必须要考虑到其所面临的社会舆论压力。因为她们通过非自然的手段生育了自己的孩子,可能会被周围的人看成是“异类”,也无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些压力对单身女性来说是相当沉重的。一方面她们迫切要求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实现这一权利将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认为,单身女性實现自己的生育权的确有希望享有亲情的初衷,但这并不能说她们就是自私的。所以应当通过立法的完善、对个人的理解以及与社会的沟通和协作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的实现。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总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首先应当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单身女性享有生育权,因为它关注了社会上少数群体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思想,更体现了人权,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但从人类发展的规律来看,两性结合生育子女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会在历史舞台上占主导地位,因此人们更多的会遵循客观规律,非自然生育手段仅仅作为辅助角色参与进来,只要在合法、合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运用就不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同时要在实践中将其发展完善,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享有这些权利的单身女性应当以生育身体健康、智力优良的子女为目的,不得进行违背善良风俗的生育。同时,对于选择实现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女性及通过这种方式所生的子女,我们不仅要在法律上赋予她们相应的权利,更要在社会上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为其创造一个尽可能温馨的生存空间,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江,张玉萍.简论生育权及其立法构想.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2):90.

[2]姜玉梅.生育权的法律定位.人口与经济,2004(1):13.

[3]王虎,范学谦.论生育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2):23.

[4]姜玉梅.生育权辨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2):179.

[5]吴洁.单身女性生育权问题研究.博士·专家论坛,2006(2):24

[6]龚民军.生育权问题初探.

猜你喜欢
生育权单身生育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1亿单身撑起一个IPO
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
妻子不经过丈夫同意擅自流产是否侵犯了丈夫生育权?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论男性生育权与女性生育权的平衡
单身
浅析婚内男性生育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单身的你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