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字经” 作好茶“文章”
——平塘县多措并举促进茶产业发展

2017-04-14 05:08杨艳勤孟祥帅
贵茶 2017年1期
关键词:平塘平塘县毛尖

文-杨艳勤 孟祥帅

三年之功,成就茶业脱贫梦想。

平塘县充分利用山地云雾资源,念好“山字经”,作好茶“文章”。

从2013年至2016年底,以每年新增4万亩茶园,创造了茶业脱贫“新速度”。茶园面积由2007年的0.7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7.52万亩。

近年来,平塘县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了农业“茶、菜、羊”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平塘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德禹介绍,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成为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建设的产业,形成了农业“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希望在茶”的一致共识,并制定了鼓励扶持措施,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规模开发种植,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茶产业迅速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茶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平塘县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大力谋划强力推动

近年来,平塘茶产业在县委、县政府将茶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重点产业来抓。

自2013年起,平塘县新建茶园都按每年近4万亩的速度增加。2016年,黔南州下达平塘县茶园建设任务34300亩。平塘县全年共完成新建茶园39232亩,占黔南州下达任务34300亩的114.37%。

为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的补充通知》等政策,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同时,在资金支持方面向茶产业倾斜,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作为茶叶生产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茶产业发展的品牌创建、市场开拓、企业技改、新建茶园等。企业、农户每发展1亩茶园,由县政府补助开垦整地费400元,茶苗费500元,肥料200元;在茶叶加工、品牌宣传、销售等方面给予相应补助。

仅2016年,全县就整合了4560万元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如今,当你站在平塘县山坡上,放眼望去,再不是荒山。漫山遍野的茶园染绿了一座座山头,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条条玉带蜿蜒在山腰,层层叠叠的茶树中,到处活跃着采茶人的倩影,幸福的歌声在山峦回荡。

立足优势快速发展

曾经,在平塘县的乡村,高寒多雾、山高沟深、石山裸露、石漠化严重,以及生态环境脆弱,是群众脱贫致富,地方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现在,曾经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以茶为媒,绘就了一副“百姓富、生态美、企业强”的魅力画卷。

高山云雾出好茶,平塘甲茶以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优势著称。然而,“茶香也怕巷子深”,为增强平塘甲茶知名度,该县通过加强宣传,强化品牌影响力,促进好茶出山。

近三年来,平塘县所生产的茶叶屡屡获奖。2014年6月,参加首届“都匀毛尖”斗茶大赛荣获绿茶类金奖、银奖、3个优质奖,及白茶金奖的好成绩;2015年5月,平塘县云海茶业有限公司的“玉水雪芽”获得“中茶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一等奖。2016年黔南州第三届都匀毛尖斗茶大赛荣获绿茶类金奖、2个铜奖、2个优质奖和都匀红茶类1个铜奖的好成绩。

一系列的奖项,奠定了平塘甲茶的定位。同时,在品牌宣传上下足功夫。整合形成了“都匀毛尖·平塘甲茶”的茶叶公共品牌。分类打造平塘“甲茶”牌都匀毛尖、“玉水红”“玉水白茶”“玉水丹青”“天眼碧珠”等五大类子品牌。同时,通过与全媒体合作,举办“都匀毛尖·平塘甲茶——贵州春茶第一壶”开采品鉴等一系列推介活动,强力推进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成为贵州茶叶品牌“新秀”。

据了解,目前平塘县共有茶园面积17.52万亩,投产面积8.28万亩;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高标准茶园20个。全力打造以“都匀毛尖”茶为主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地,注册茶企业43家,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农户3500多户,涉茶人员5万余人,茶农人均年收入增加4300多元。全县茶企业注册茶叶类商标10多个,其中:获得贵州省著名商标1个;7家企业获无公害产品认证,认证面积8.275万亩;1家企业获绿色食品认证;1家企业获有机产品认证。

科学规划统一标准

李德禹告诉记者,为解决茶园分散问题,平塘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全县新建茶园在选址时严格按照高标准茶园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建设地的海拔高度、坡度、土层厚度,土壤酸碱度等综合条件,坚持生态、适宜、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建园,杜绝非生态适宜区种茶;抓好示范样板点和示范样板户建设。重规划,建规模,抱团发展,立足都匀毛尖,做出平塘品牌。

为使品牌有过硬的质量保证,在茶叶生产技术方面,平塘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了三年的茶叶生产技术合作协议,每年在各个生产环节由中茶所派专家到平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平塘进行茶叶相关研究、宣传、推广,并定期专门针对平塘开办一期茶叶相关技能培训班,每年支持平塘考察一个茶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平塘县计划依托中茶所的强力技术支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全县的茶叶生产管理和销售水平,助推平塘茶产业加速发展。

品牌推动茶旅融合

“品牌建设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李德禹认为,平塘县茶产业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丰富完善自己的茶叶品牌体系,持续不断地进行推广。通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继续举办好第二届“都匀毛尖·平塘甲茶——贵州春茶第一壶”品鉴推广活动,抓住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平塘召开的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抓好高速公路广告宣传,在厦蓉、贵新、平独等主要高速公路上布置宣传广告,持续宣传平塘“金奖”茶和“都匀毛尖·平塘甲茶”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茶杯”全国名优茶比赛、全省斗茶赛、全州斗茶赛等重要的茶叶评比活动,组团参加各类茶博会,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提高平塘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茶叶销售。

随着平塘旅游业的兴起,依托旅游发展茶产业逐步成为一条好路子,将在相应景区景点的旁边或交通干线上“点缀”茶树,以提高平塘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茶旅结合大塘“万亩茶海”,大力提升“云上大塘”的美誉度,引进企业将该地区打造成高端的集采茶、制茶体验、休闲养生、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度假胜地,使之成为“中国天眼”景区的辅助景区。真抓实干、多措并举,走出一条茶产业发展致富的特色道路。(责任编辑/周芸吉)

猜你喜欢
平塘平塘县毛尖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那一刻
世界最高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建成通车
平塘甲茶
特提斯女神的壮举——平塘国家地质公园
平塘甲茶
舌尖上的一缕茶香
千畴绿染黔南梦 毛尖香飘中外誉——黔南茶产业与改革开放同行同向
雪芽芳香都匀生“三绿一红”第一名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