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中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效果探析

2017-04-14 00:08李玉凤校爱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8期
关键词:泰州市分工急诊科

李玉凤,校爱芳

(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泰州 225300)

在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中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效果探析

李玉凤,校爱芳★

(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探讨在抢救急诊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60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护理人员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抢救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有效的抢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有效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诊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缩短其抢救的时间。

急诊;抢救;急危重症;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成功率

急诊科是大型医院的窗口科室。该科室的主要任务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抢救,以便为其赢得接受后续治疗的机会和时间[1]。不过,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多数医院的急诊科都存在抢救制度不完善、护士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合理的情况。上述情况会使抢救工作出现忙乱无序的现象,不仅浪费医院的抢救资源,而且抢救的效率低下。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急诊抢救团队需要有规范的抢救流程和完善的抢救管理体制。为了提高我院急诊科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效率,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急诊科抢救工作中使用了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600例急危重症患者。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患者188例,女患者112例;其年龄为20~88岁。他们中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1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0例,循环系统疾病患者41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4例,急性中毒患者21例,严重创伤患者102例,其他疾病患者11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患者195例,女患者105例;其年龄为18~86岁。他们中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3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1例,循环系统疾病患者45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2例,急性中毒患者23例,严重创伤患者96例,其他疾病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在对照组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常规抢救配合法的操作方法为:各级护理人员按照医生的要求对患者实施抢救。

1.2.1 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护理人员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分为4人抢救配合法、3人抢救配合法和2人抢救配合法。这三种抢救配合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为:1)4人抢救配合法的操作方法。4人抢救配合法由A、B、C、D四名护士进行操作。在抢救开始后,A护士(高年资护士)站于患者的头侧,其主要职责为安置患者的体位、协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管理患者的呼吸道(如开放气道、给患者吸氧、吸痰、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等)、为患者的头部降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B护士(中年资护士)站于患者的左侧,其主要职责为管理患者的循环系统(如连接心电监护仪、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等)、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穿刺、为患者建立输液通道、准确记录口头医嘱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等。C护士(低年资护士)站于患者脚端的右侧,其主要职责为执行配药、抽血、导尿等医嘱、协助医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止血、加压包扎、联系其他抢救工作和为医生提供抢救物品等。D护士(护士长或护理组长)站于患者脚端的左侧,其主要职责为指挥和协调抢救工作。2)3人抢救配合法。3人抢救配合法由A、B、C三名护士进行操作。在抢救开始后,A护士(高年资护士)站于患者的头侧,其主要职责为4人抢救配合法中A、D护士的工作职责。B护士和C护士的站位及职责与4人抢救配合法中相同。3)2人抢救配合法。2人抢救配合法由A、B两名护士进行操作。在抢救开始后,A护士(高年资护士)站于患者的头侧,其主要职责为4人抢救配合法中A、D护士的工作职责。B护士(中年资护士)站于患者的左侧,其主要职责为4人抢救配合法中B、C护士的工作职责。在上述三种抢救配合法中,4人抢救配合法和3人抢救配合法适合在护理人员数量较多、患者数量较少时使用,2人抢救配合法适合在护理人员数量较少、患者数量较多或夜班时使用。

1.3 观察指标

抢救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有效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的标准为:经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能够转去其他科室接受后续治疗[2]。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的抢救时间是指患者从进入抢救室至离开抢救室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290例患者抢救成功,其抢救的成功率为96.7%。对照组患者中有267例患者抢救成功,其抢救的成功率为89%。观察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的抢救时间为(33.2±8.3)min,对照组患者有效的抢救时间为(64.8±13.8)min。观察组患者有效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大量的临床调查发现,影响急诊科抢救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护理人员对医生抢救工作的配合情况。以往,我国各医院使用的常规抢救配合法存在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的情况,从而在浪费抢救资源的同时影响抢救的效率。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急诊科抢救工作中使用了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有效地提高了对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是一种合理分配抢救护理资源、明确护理人员抢救职责的工作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根据患者的数量、病情和护理人员的数量及时调整参与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数量,并使每个参与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从而使其做到各司其职、忙而不乱[3]。郑瑞春等[4]的研究发现,在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抢救时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可有效地缩短患者首次进行除颤的时间、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和有效的抢救时间。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有效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在抢救急诊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缩短其抢救的时间。

[1]刘艳.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8):166.

[2]孙琦,张梅.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85 -86.

[3]邹月兰.急救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8—79.

[4]郑瑞春,廖少略,杜仲林,等.定位抢救模式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14,38(5):578.

R472

B

2095-7629-(2017)18-0273-02

*通讯作者:校爱芳

猜你喜欢
泰州市分工急诊科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