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关节 科学统筹 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17-04-15 03:25周月星
国防 2017年3期
关键词:转隶军民融合

周月星

把握关节 科学统筹 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周月星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当前,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注重统筹军民两大体系资源,在打破利益藩篱、确立领导权威、精准提报需求、健全评估体系等重要关节上有所作为,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国防建设 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

作者:周月星,山东省军区参谋长,少将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由之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多元主体、多方利益,必须统筹军民两大体系资源,通过战斗力和生产力的双向互动,实现一份投入、多方得利的建设效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只有把握关节、科学统筹,才能和谐共进、互利双赢。

一、推进军民融合的前提是在打破利益藩篱上求突破

军民融合亟须突破的难点在于利益壁垒难以打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益掣肘,不敢碰利益攸关方的“奶酪”,军民融合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向纵深推进也会艰难。

首先,国家要加大投入。当前,军民融合项目资金投入、利益补偿、优惠政策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谁建设、谁负担、谁吃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国家要从宏观上解决义务均担问题,形成“以国家统筹为主体、按事权分级负担为补充”的建设模式。例如,高等级公路、通信光缆、人防设施等各地共有、要求一致的设施,由事权单位按军事需求负担建设;少数地区进行的具有特殊战略价值的港口、机场、基地等建设,国家级战备物资储备和大型民用船舶按军事需求改造,由国家统筹解决。

其次,军队要主动“瘦身”。军民融合不是与民争利,更不是只求索取、不谈付出。军队要敢于刀口向内,将军地通用、军队冗余的资源,纳入融合建设的范畴,将军队所需、军地并存的保障内容,纳入社会化保障体系,使军队能够集中精力于作战能力建设。军队调整改革和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后,大量的房地产资源空余闲置,这既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许多位于繁华闹市的营区被地方高大建筑包围,造成过于分散的碎片化布局。应从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统一衡量,主动整合以盘活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再次,政府要搞好规划。各级政府制订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时,要把国防需求单独立项并予以突出,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军民科技互补、军事设施保护等方面,把正方向、找准抓手、破解瓶颈。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军地、港城、陆海空间布局,按照“核心区、缓冲区、隔离区、生活区”进行整体规划,使核心军事设施得到全面有效保护。

二、推进军民融合的核心是在确立领导权威上求保证

军民融合是国之大事、要事。只有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组织领导,军民融合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有效落实。

一是强化整合力。推进军民融合,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成立权威的领导机构,强化对军地资源的整合力,形成分工明确、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职能配系,从规划设计、目标方向、总体思路、建设任务等方面搞好统筹指导,切实从体制上解决各自为政、管理分散以及职能缺位、错位问题。强化顶层领导机构的权威,厘清军地责权,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对军民融合建设落实的职责分工、项目清单、审批、核准、备案和特殊管理事项等予以明确,确保军民融合建设有可靠抓手。

二是增强执行力。推进军民融合,涉及领域广,责任主体多,各级党委、政府应负起主管主抓的责任,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等手段,最大限度激发“民参军、军转民”活力。对事关军民融合建设的重大问题,要统筹安排、科学调度,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三是提升协调力。发挥省军区系统军地协调、面向三军的职能优势,积极适应新使命要求,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当好联络人、做好协调员,真正把担子挑起来、把力量聚起来,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范运行、有序推进做出贡献。

三、推进军民融合的关键是在提报军事需求上求精准

今天的战争是昨天“设计”的产品,明天的战争是今天“设计”的样品。军民融合建设需求提报是否精准,事关建设的有效推进,事关明天战争的成败,必须着眼联合作战实际需要,做到前瞻预测、精准提报。

一是严把军队提报关。当前,军队需求提报还处于粗放管理状态,各军兵种“你提你的、我提我的”“不用不提、随用随提”,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军事需求方案,造成执行中的军地矛盾。军队改革之后,在军委、战区都设立了军事需求主管部门。该部门应切实履行好职能,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合成”的思路,搞好集成汇总,形成科学、系统的需求提报清单。

二是严把军地论证关。军民融合建设项目,如果前期缺乏论证,势必导致后期反复“打补丁”,甚至“开膛破肚”,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而且直接影响军民融合建设项目的如期完成。应高度重视需求论证,建立分析研究、专家咨询、集体会商、共同审核相衔接的配套机制,搞好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供给力、综合效能等方面的全面分析。

三是严把审批监管关。军事需求项目的审批,不能“户户起炉灶、家家立烟囱”,应由权威的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统一负责。加强动态监管,密切关注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对建设方案要逐一论证,建设之中全程监管,防止方案实施变形走样。

四、推进军民融合的重点是在健全评估体系上求促进

评估是推进军民融合的重要杠杆,是推进融合实施的有效手段。通过全程精确评估,可以系统验证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进度节奏,及时发现问题原因,研判发展趋势,起到监督、控制、预警作用。

一是“建有标准”。本着“军地通用、系统规范、衔接配套”的原则,细化“民参军”规模、军品科研生产、军队社会化保障、国防动员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体系,对现有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予以归并整合,做到军民融合建设“落实有遵循、评估有依据”。

二是“管有办法”。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民融合建设项目联审制度。英国规定,船舶设计图纸均须经军方审阅,俄罗斯在造船系统的设计、建造部门都设有军代表,负责军事性能把关。我军也应强化军事监管权力和评估职能,综合运用模拟仿真、专家咨询、数据分析等手段,搞好效能评估,实现对目标、计划、效果的全程监管。

三是“评有机制”。健全评估机制,把军民融合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军地各级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争先创优的衡量标准,与单位业绩、领导政绩挂钩,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进不力和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追责,防止“开口子、搭便车、搞变通”,确保军民融合能真正进入决策、落地见效。

(责任编辑:何 荷)

转隶移交不忘初心 矢志不渝迎接大考

日前,河南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正式转隶战区陆军领导管理。转隶当天,师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师党委会和专题首长办公会,传达学习转隶大会精神,并围绕战区陆军“四个必须”重要指示,研究提出“四个严格”和“五个严守”具体要求。会后,采取师、团集中学习的方式,并将有关精神传达到各级预任领导。同时,注重跟进搞好转隶教育,扎实组织“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把官兵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转隶移交上、聚焦到改革强军中,全体官兵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维护核心更加坚决,投身改革更加积极。官兵纷纷表示:面对新的领导管理体制、新的职能使命任务、新的建设发展机遇,一定牢记职责、不记初心,在战区陆军领导管理下聚力抓好部队调整改革各项工作精准落实,自觉做到无论怎样改,都要练好“内功”、提高素质,切实以担当的精神、有力的举措和严实的作风,自觉凝神聚力投身军队改革大考,以勇往直前的大气魄、大志向和大情怀,擂响改革奋进鼓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做到“转隶就正规、起步就严格、运行就规范”,确保在改革“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赵 宝)

E25

A

1002-4484(2017)03-0023-03

猜你喜欢
转隶军民融合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融合菜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推动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落细
浅谈司法改革后检察院司法会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