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精神”对当代新闻人的启示

2017-04-15 11:42史竞男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4期
关键词:穆青工作者群众

■史竞男

“穆青精神”对当代新闻人的启示

■史竞男

曾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穆青始终没有停下 “发现”的脚步。他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笔耕不辍,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名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作出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有人总结 “穆青精神”,认为其突出特征是热爱祖国、 “勿忘人民”的民族情感,是实事求是、扎根基层的工作作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今天,这些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值得新闻工作者坚守、传承和弘扬。

“坚持真理”——新闻工作者应坚持的第一要义

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穆青始终把 “求真”作为第一要义。特别是在风云变幻的重大历史关头,这种 “求真”的信念和态度,让穆青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留下了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文字。

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了穆青、冯健、周原合写的长篇通讯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当时宣称 “形势一片大好”的年代,写不写 “灾荒”?在 “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写不写 “阶级斗争”?

穆青认为,焦裕禄正是在灾难最严重的时候到兰考上任,带领当地群众顽强抗灾,喊出了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誓言,如果不写灾荒,哪来的焦裕禄?他又认为,没有的东西怎能乱写, “兰考没有阶级斗争,我们不写!”于是,这篇上万字的通讯中,真实描写了 “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 “枯草在寒风中抖动”等灾荒景象,却没有提一句阶级斗争。

作出这样的判断,需要非凡的勇气和魄力。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在 《穆青传》中提到,穆青迈出了在那个年代需要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才能迈出的一大步。这一步,是靠了他心中奠定的 “实事求是”的信念,这是他不曾动摇的——

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和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长篇通讯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史上突破 “两个凡是”, “最早公开发表的对 ‘文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的人物通讯”;

1978年11月14日,穆青等新华社领导拍板签发了 《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电讯,被称为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历史进程的标志;

1992年1月,穆青等人采写的长篇通讯 《风帆起珠江》,以生动雄辩的事实,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在当时社会上关于姓 “社”姓 “资”的激烈争论中,一锤定音,为改革开放 “正名”……

这些诞生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作品,无一不印证着穆青的 “胆识”。这种 “胆识”,来自于 “求真”的思考,来自于清醒的判断,来自于对真理的不懈坚持。

斗转星移,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对的舆论生态更加纷繁复杂, “两个舆论场”时有分裂。新闻工作者更应当以穆青为榜样,练好思想内功,坚持真理、明辨是非,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为公众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充分发挥舆论 “压舱石”的作用,在价值引领中把牢“定盘星”。

“勿忘人民”——新闻工作者应坚守的理想基石

“勿忘人民”是穆青说的最多、题词最多的四个字。

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全面阐述 “勿忘人民”的思想是在 《记者应该建立调查研究的 “生活基地”》一文中。穆青在文中指出: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记者赖以成长的沃土,要做一个有成就的记者,必须熟悉我们的国情和民情,必须熟悉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政策,必须懂得基层社会、基层工作是怎么回事,必须懂得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自觉地建立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思想感情。”

穆青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纵观他的新闻生涯,始终忠实地践行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深扎进 “人民群众的实践”这块沃土中。正因如此,他的笔下涌现出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潘从正、任羊成等一个个典型人物,成为时代不朽的典范和榜样,至今依然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穆青的记者生涯是从采访一位边区老工人赵占魁开始的。1942年,为了采访劳动模范赵占魁,穆青和同事张铁夫与赵占魁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生活了20多天。《穆青传》中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情景——“白天他们和赵占魁一起呆在炙热的熔炉旁,帮他拉风箱,做砂箱,晚上就和他并排睡在一个炕上聊家常……”最终,穆青终于 “以心换心”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写出了赵占魁质朴、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人形象,在解放区掀起了学习赵占魁的热潮,这也让穆青深刻感受到 “新闻的力量”。

有学者认为, “勿忘人民”是穆青思想中最丰富、最核心的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新闻报道的永恒主体、是检验新闻报道质量的权威,反映群众呼声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勿忘人民”是穆青用几十年新闻实践凝炼出的宝贵结晶,也应当成为当代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勿忘人民”,首先要做到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穆青长期在河南农村建立调查研究基地,和他的很多采访对象保持着长达几十年,甚至贯穿一生的情谊。而反观当下,不少新闻工作者能够 “拦部长” “访高官” “追名家”, 却和基层群众产生了“距离”,不知百姓疾苦。穆青告诉我们,当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应时刻牢记自己是 “人民的记者”,将 “根”往泥土里扎。

“勿忘人民”,就必须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在 《新闻记者和调查研究》一文中,穆青提出 “我们培养和训练记者,一开始就应该让他们到实际斗争中去闯,去滚,养成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优良作风”。回望穆青的新闻采访经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脚下的大地,没有离开过实地求证和深入基层。而对于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我们往往习惯了 “跑会议” “拿材料”,接了 “天气”,却鲜有时间和机会真正深入基层采访, 缺了 “地气”。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调研时,鼓励记者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发现和宣传基层干部先进典型,这和穆青 “勿忘人民”的思想一脉相承。当代新闻工作者应以此为理想基石,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手中的笔为人民抒写。

追求 “发现”——新闻事业当与时俱进、久久为功

穆青17岁投奔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被派往延安,由此开始了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不息的人生。从青年到老年,从记者成长为新闻机构的领导者,尽管饱尝岁月风霜,他一天也不曾放下手中的笔。

穆青曾撰写长文 《用毕生去发现》,他说: “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一个优秀的记者,穷其一生,都在追求 ‘发现’。”

正是由于始终保持这份敏锐的 “发现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力作问世。

1956年,已经是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的穆青,每天 “和记者滚在一起,抓稿子”。穆青说: “当一个社长,一天也不能离开记者,一天也不能脱离业务,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业务领导工作。”那一年年初,上海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在云集全国200多记者的新闻大会战中,穆青密切关注着全市每一处可能出现新闻现场的地方,在短短一周内发出了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等32篇稿件,轰动全国。之后,紧接着推出了 《“梁山伯”结婚了》《被旧社会遗弃的人》《六百万人民的管家人》《特殊商店》《科学家的烦恼》《上海奢侈浪费现象开始抬头》等一系列名篇佳作。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他亲自带兵用脚板 “跑”出来的。

因为要如实记录时代变迁、反映社会变化,新闻工作是一份需要与时俱进、久久为功的事业。正如穆青所说: “新闻工作不是轻而易举的,要想在事业上有成就,就要经得起千锤百炼,付出艰苦的代价。一个新闻工作者,为了报道的需要,哪里艰苦就应该到哪里去,哪里危险就应该出现在哪里!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而言,远离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硝烟,也远离了中国社会曾经发生的波折动荡,我们面对的是崭新的时代,崭新的考验——一方面,新媒体业态下的技术变革,让我们必须适应时代需求,积极迎接挑战,加快自我转型,成为 “全媒”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正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新长征路”上。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像穆青那样,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如何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坚守、继承和发扬穆青精神,无疑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找回了 “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相信以穆青为榜样,当代新闻人会开辟出新的天地。

(作者系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猜你喜欢
穆青工作者群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多让群众咧嘴笑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