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文言文教学

2017-04-18 15:59宋三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方法

宋三娇

[摘 要]文言文阅读是中考的一个固定板块。然而对于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来看,文言文教学始终是基础薄弱的一部分。从中学生学习特点出发,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找到如何才能有效教学文言文的方法,从而加快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扭转学生厌学文言文的态度。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15

随着近年来文言文在考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分析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学好文言文对于提高学生驾驭古汉语的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更何况文言文是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载体,所以,不管是从哪个认知角度出发,我们都必须重视教学文言文。认真细致研究文言文教学,总结适合文言文教学的途径和内在规律,找出文言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自己串讲课文,学生机械记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单调,课堂效率低下,造成绝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畏惧。再加上古代与现代语言环境又存在着巨大差异,学生日常生活又很少接触或接触不到文言文了,因而,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文言文就显得深奥难懂,生涩拗口,对于学生来说,它简直就是“天书”,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呼其为“第二外语”。现实状况就是:文言文让许多语文教师头疼不已,使许多中学生望而生畏!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文言文只需解决两大问题即可:找出文言文难学或学不好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一、文言文难学的原因

个人认为,中学生畏惧学习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第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在修辞、语法或是字表含义方面都存在不同点。

第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言文进行表述的机会少,缺乏实践练习。

第三,我们在教学文言文时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二、有效教学文言文的方法

针对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应该如何有效教学文言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文言文语法、修辞、字义等方面存在哪些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巧妙记忆。

1.语法。

文言文的语法主要体现在词汇使用和句子结构上,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区别既表现在实词、虚词的运用上,也表现在文言词法与文言句式上。它常见的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常用句式等。比如句式,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古代的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在谓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或宾语后。相对今天而言,其语序十分特殊,所以称之为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在分析各类词法与句式现象时,教师要专项介绍某类知识的典型例句。这些例句可以从课文中选取,考虑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需要,还可以从古文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例句,如主谓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定语后置:“居庙堂之高……”介宾短语后置:“投之以骨……”等等,以加深学生对该类知识的印象。只有了解文言文的语法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2.修辞方法。

和现代汉语一样,很多文言文都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多,了解这些修辞方法,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下列举的是现代教学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整体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

(1)借代。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 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在古代不难理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事物本身,是一种借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后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就会使人产生疑问:穿布衣服怎么就地位低呢?在翻译时对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译为“平民百姓”),否则往往会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这类句子, 在內容上前后互补。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句古文:“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3)委婉。文言文中委婉这种手法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种类型句子的释义,一定要注意保持与原文的修辞色彩一致。

(4)讳饰,也叫避讳,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便直接说出来,而改用其他的词汇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手法就是讳饰。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人风”是为了避开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民”而使用的讳饰之词。

3.字义。

这里主要是指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在古文中,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四种:1.词义扩大。如“江”“河”二字,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江、河。2.词义缩小。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3.词义转移。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词的褒贬含义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 “鄙”指见识短浅;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是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低下。

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对于这类词一定要特别注意。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無,不要;论,说。

(二)在日常的练习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文言文,加强练习。

教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渗透,从而为学生创设文言文的学习的情境。例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段中完成阅读文言读物,从《新序》、《说苑》、《世说新语》等中挑选短小、精悍、有趣味性的读物让学生阅读,循序渐进地提高其阅读速度和效率。

(三)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文言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鉴于文言文在中学教学内容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我觉得在教学中有必要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课、精心设置导语、精心设计问题,以及创设轻松和谐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等等,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教学《三峡》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正文:“我们先一起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谁能说说‘千里江陵指的什么,‘万重山指的是哪里?”由此引出关于美丽的三峡的问题设计:三峡的山水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在三峡大坝建成后,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提问少而精,却能保持足够的吸引力。

2.加强对课文的朗读时间和效率。

朗读是语文学科基础的学习方法。朗读是教师教好文言文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提高学生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方法,朗读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重视朗读,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加深对文义的理解和掌握,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操,同时学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只要坚持读,那么学习我们课本中的文言文就不成问题了。

3.教方法。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他们能轻松学习和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篇。

(1)教会学生翻译文言文时要做到信、达、雅。“信”指的是准确无误,译文比照原文而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达”指的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语意明确、行文通畅、无语病。“雅”指的是译文用词造句考究、语句流畅、富有文采。

(2)要求学生勤查资料。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采用“跳读”法,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句和能对作者意图、主旨进行阐述的解释性语句。

(4)整体把握。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一样,首先是整体把握,全面认识,力图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5)加强学生读、背、练能力。除了读课本以外,还应该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优秀的文言文锦集,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凡是教学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都应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掌握了文言文的语法及其表达规律,文言文的读写能力就自然提高了。“多练”就是要求学生多做一些文言文阅读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学习文言文还要善于归纳积累,例如一些容易误读的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常见文言句式、常见文言虚词,等等,都应该让学生归纳总结。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学习文言文,让他们在学习中不再有压迫感,而是认为文言文容易学习,并喜欢学习文言文,这也是我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兴趣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