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6招”真本领:帮宝宝扑灭“邪火”

2017-04-18 07:23
家庭·育儿 2016年7期
关键词:外邪症候主治

夏天,很多妈咪会苦恼:宝宝又上火了。在这个湿热的季节,宝宝为何容易上火?该如何帮宝宝扑灭“邪火”?

第1招:追根溯源

中医认为,致病因素有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湿、热,为其中两邪。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即为湿热,其成因有四: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失健、情志因素。夏季天气渐热,暑热渐盛,与湿气胶结,容易致湿热为患,侵犯人体,蕴结为病。六淫的其他外邪,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热與内蕴之湿结合,亦可成湿热。

第2招:观色辩证

宝宝的体质较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因此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宝宝“上火”,主要表现为体温偏高、头疼口苦、眼屎增多、口干口臭、舌红苔腻、身重且痛、消化不良、腹胀厌食、小便短赤、便干便秘、里急后重。湿热侵犯脏腑时,可出现脾胃湿热(湿热蕴脾)、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肠道湿热等证。

第3招:日常保健

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因此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对于祛暑降火除湿非常重要。呵护宝宝,做到穿衣不暴露亦不能捂,室内室外温差不宜过大,保证睡眠充足,情绪平和快乐。少给宝宝吃肥腻、甜味食品,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火盛的关键。

第4招:食材精选

冬瓜、薏仁、甜瓜、赤小豆、莴笋等食材能利湿泻火,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而海带、紫菜、菠菜、南瓜、银耳等可以滋阴降火,多用于阴虚火旺;黄瓜、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苦瓜、丝瓜、苦菜、厥菜、茄子、小米属于寒凉之物,苦寒制火,适量使用可用于实火症。

第5招:经络按摩

太冲穴,足背侧,位于第1、2跖骨之间缝隙上1.5公分凹陷处,轻揉此穴可祛肝火;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按摩后能缓解头痛便秘、发热口干;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按压此穴能泻胃火;劳宫穴,在手掌第2、3掌骨之间,本穴属火,主水湿气化为气,配合按摩效果更佳。

第6招:妙招验方

1通心饮:《普济方》方

主治:心经有热、唇焦面赤、小便不利;功能:清热利尿;组成:木通、连翘、瞿麦、栀子仁、黄芩、甘草各等分;用法:粗末,每服二钱,加灯芯、麦门冬,水煎服。

2玉露散:《小儿药证直诀》方

主治:小儿伤热、吐泻黄瘦;功能:清热利水;组成:寒水石、石膏各五钱,甘草一钱;用法:细末,每次一字或五分至一钱,食后温水调下。

猜你喜欢
外邪症候主治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近30年女性成长小说的性别书写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症候透析及对策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