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陆海丝路核心交集区建设的GMT分析

2017-04-19 06:36韩风春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陆海丝路伙伴

韩风春

(中共莆田市委党校 莆田行政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改革实践

福建陆海丝路核心交集区建设的GMT分析

韩风春

(中共莆田市委党校 莆田行政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作为重要的海上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的福建省,如何利用自身的贸易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打造陆海丝路交集区,是当前福建省上上下下面临的重要任务。根据GMT模型,运用Stata 13.1软件,对福建省的陆海丝路上主要贸易伙伴在2000—2014年的贸易潜力类型,以及影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打造福建省陆海丝路交集区,必须充分发挥其贸易优势,积极加强与贸易潜力巨大型国家的贸易往来,扩大与贸易潜力拓展型国家的双边交流,稳定推进与贸易再造型国家的贸易联系。

陆海丝路;交集区;GMT模型;福建省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应对“新常态”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途径。汉唐以降,陆海“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与中亚、欧洲以及东南亚、非洲广泛联系的重要纽带,极大地繁荣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各国,以及全世界友好互动关系。作为陆海“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和起航点的福建省,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文化、历史、人文、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广泛与沿路各贸易伙伴扩大贸易往来,打造“陆海丝路”交集区,提升福建的整体实力和区域影响力。为此,本文以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of Trade,以下简称GMT)为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以福建省及其贸易伙伴的贸易潜力,有针对性提出提升福建省对外贸易能力,打造“陆海丝路”交集区的建议。

1 GMT模型的构建

1.1 模型的构建

GMT模型来源于牛顿创建的万有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丁博根(Tingbergen)教授将其引入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来,认为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规模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其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后又有很多经济学家(比如安德森(J.E.Anderson)、林纳曼(H.Linnermann)和博格斯特朗(J.H.Bergstrand)等)对其进行了改良和扩展,加入了人口规模、商品价格、人均国民收入等指标,使其更加丰富。按照以上学者的观点,基本的GMT模型(1)所示。

模型(1)中:

Tij——表示出口方i对进口方j的出口额;Yi——表示出口方i的国内生产总值;Yj——表示进口方j的国内生产总值;dij——表示出口方i与进口方j之间的距离;μij——表示随机误差项。

因为数据的自然对数不但对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没有影响,而且还会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因此,对模型(1)中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后,模型改写为:

1.2 变量的选取

本文根据博格斯特朗等人扩展和优化的GMT模型为基础,选择的被解释变量为福建省与“陆海丝路”国家的贸易额Tradeij,选择的解释变量有:福建省的人口规模(Populationi)、福建省贸易伙伴的人口规模(Populationj)、福建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i)、福建省贸易伙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j)、福建省与其贸易伙伴(首都)之间的空间距离(Dis tanceij)、金融参与度(FPij)、外国投资净流入(FDINIij)、贸易伙伴出口商品结构(MTSGHDPij)、人民币汇率(ERij)、福建省贸易强度指数(TIit)、是否有口岸或铁路运输(虚拟变量)(Boundaryij)。其中,金融参与度指标是指贸易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利用资金的程度,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贷款、国际开发协会(IDA)的贷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贷款,以及私人部门国内贷款之和占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表示;外国投资净流入指的是贸易国一定时期内接受的来自境外投资者的资本净流入量;贸易伙伴出口商品结构则用贸易国一定时期内出口的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表示(各变量的含义及理论阐释见表1)。

按照选取的指标,可以将模型(1)改写为:

模型(3)中:

i——表示福建省;j——表示陆海丝路中福建省的贸易国;t——表示统计年份;β0——表示总体截距项;β1—β11——表示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

1.3 数据来源

为了使得分析更加精准,本文福建省的所有样本数据均来自于福建省各年度的统计年鉴,并进行整理计算而得;福建省陆海丝路贸易各国的样本数据均来自于其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并进行整理计算而得;福建省与陆海丝路各贸易国首都之间的距离,采用(Great Circle Didstance)法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为:

式(4)中,

R——表示地球半径(6371.004千米);

α和β——分别表示两地的纬度;

c——表示两地的经度之差。

本文的样本空间为2000—2014年,样本主要涉及福建省、蒙古国、俄罗斯、东南亚十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阿富汗、越南、新加坡)、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采用软件为stata 13.1。

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2.1 模型形式的选择

在被解释变量没有滞后值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但是,静态面板模型又可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至于选择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要根据模型的复合扰动项的特征而定。为此,我们构建一个复合扰动项μij=εij+eij,包括了个体随时间变动和不随时间变动的两个扰动项εij和eij。如果eij与解释变量相关,那就是固定效应模型;如果eij与解释变量不相关,那就是随机效应模型。于是,为了确定模型的形式,我们需要进行豪斯曼(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P= 0.64>0.05,接受随机效应原假设,也即是说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要优于固定效应模型。于是,我们就利用随即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回归进行建模。

2.2 模型回归结果

从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表3)可见,该模型的R2=0.9742,P=0,这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且每个变量头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所有变量的符号与理论阐释基本上一致。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模型的自然对数形式,即:

2.3 结论

根据回归模型(5),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福建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贸易额就会增加1.244个百分点。丝路贸易伙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福建省的贸易额就会增加1.135个百分点。这表明福建省与丝路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是影响福建省贸易总额增加的重要的积极因素;

②福建省的人口规模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带来该省贸易总量0.295个百分点的增加,而丝路贸易伙伴国的人口规模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带来的是福建省贸易总量0.417个百分点的下降。这表明,同样是人口规模,福建省自身的人口规模是其经济增长、贸易额增加的积极因素,而丝路贸易伙伴国的人口规模对福建省来说却是消极的作用,而且这种外在的消极作用要大于自身内在的积极作用。这也表明了,丝路伙伴国人口规模的增长,导致了其产品产量的增长,从而减少了与福建省的贸易往来;

③从福建省与丝路贸易伙伴的直线距离来看,贸易距离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带来福建省贸易总额下降0.843个百分点,这也体现出了贸易双方直线距离与贸易成本之间的关系,距离越长,成本越高,从而会阻碍双方贸易活动的频率和总量;

④丝路贸易伙伴出口商品结构对福建省贸易总量的影响也是负面的,但是这种负面影响不是很大,贸易伙伴的商品结构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来福建省贸易总量下降仅为0.007个百分点;

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影响福建省贸易总额增长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影响积极性和消极性要根据现实情况中汇率的上升或下降来考虑,在2000—2014年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这对于福建省与丝路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带来的是福建省贸易总额的0.564个百分点的增长;

⑥贸易强度对福建省的对外贸易总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贸易强度指数越高,表明福建省与丝路贸易伙伴的互补性越强,因此带来福建省贸易总额必然呈现增长态势。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贸易强度,福建省的贸易总额就会增加0.164个百分点;

⑦福建省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是中国连接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但是长期以来依赖的是海上运输,路上运输通道发展滞后,同时福建省与陆上丝路国家的联系则比较弱,陆地交通联通状况较差,从而制约了福建省与海陆丝路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

3 福建省陆海丝路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潜力测算

GMT模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要测算贸易双方的贸易潜力,从而为双边贸易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建议。我们一般用T表示贸易总额的实际值与贸易总额的模拟值之间的比值,当T≤0.8时,属于双边贸易潜力巨大型;当0.8≤T≤1.2时,属于双边贸易潜力拓展型;当T≥1.2时,属于双边贸易再造型。

福建省自2000年以来,与陆海丝路主要贸易伙伴的T值大都处于小于1.2的状态,也就是说,福建省与陆海丝路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还处于开拓状态,具有加大的贸易发展空间。

五年来,福建省与陆海丝路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潜力大小排序为: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俄罗斯、越南、菲律宾、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斯里兰卡、蒙古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其中,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俄罗斯、越南、菲律宾5年来的T值均大于0.8,也即是说这几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对于福建省而言属于贸易潜力巨大型贸易伙伴;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斯里兰卡的T值介于1.2和0.8之间,即是说这几个丝路国家对于福建省而言属于贸易拓展型贸易伙伴;蒙古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的T值大于1.2,也即是说这几个丝路国家对于福建省而言属于贸易再造型贸易伙伴。

4 政策与建议

通过GMT模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福建省在陆海丝路建设过程中与各个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潜力,为我们建设福建省陆海丝路交集区提供了参考。陆海丝路交集区是福建省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定位,清楚认识福建省与陆海丝路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情况,才能在清除障碍,拓展积极性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福建省的贸易能力。为此,结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认为,福建省建设陆海丝路交集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东盟十国的贸易往来。从分析的结果可见,大部分东盟国家与福建省的贸易类型,都属于贸易巨大型。这就为福建省提供了陆海丝路交集区建设的着力点。

第二,加强福建省出海大通道的进一步建设,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物流运输能力。研究发现,贸易伙伴之间的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对于双边的贸易总额的增长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联系的过程中,福建省应该加强对港口、航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三,进一步增强与东南亚邻国的贸易往来。东南亚邻国中的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在福建省的对外贸易中都是属于贸易潜力拓展型国家,而且这些国家与福建省的直线距离很近,贸易成本相对而言比其他国家要低。因此,在积极为此双边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增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促进双边贸易额的不断增加。

第四,稳步推进与中亚国家的贸易联系。针对福建省而言,大部分的中亚国家都属于贸易潜力再造型贸易伙伴,不但说明双方长期以来的贸易额较低,而且表明在双方贸易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制约性因素,比如文化因素、交通因素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福建省的对外贸易能力,打造福建陆海丝路交集区,应当稳步推进与这些国家的交流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实现双边贸易额的不断增加。

[1]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47-50.

[2]郎永峰,尹翔硕.中国东盟贸易效应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9(9):76-80.

[3]尤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J].求是,2014(27):53-55.

[4]黄新飞.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FDI与省区双边贸易流量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2):12-20.

[5]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70-172.

[6]刘京华.CAFTA框架下中国福建省与东盟对外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东亚纵横,2014(8):40-44.

[7]欧定余,毛军民.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看东盟区域经济合作[J].生产力研究,2007(11):69-70.

[8]郑永年.中国重返丝绸之路的几个重大问题[EB/OL].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forum/expert/zheng-yong-nian/ story20140617-355672/page/0/1.

[9]福建构建“海丝”核心区战略支点 [N].上海证券报,2015-06-02.

[10]马莉莉,张亚斌,王瑞.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文献综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4):65-71.

[11]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研究报告[J].发展研究,2015(6):4-13.

[12]温北炎.进一步深化中国—印尼战略伙伴关系:机遇与挑战[J].东南亚研究,2008(2):43-47.

[责任编辑:路 实]

改革实践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Intersection Core Area of Fujian on Land and Sea Silk Road by GMT

HANFeng-chun
(CPC Puti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School;Putian Administrative College,Putian,Fujian 351100, China)

As an important gateway to the sea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starting point of Fujian Province, howtomake use ofits trade advantage,build sea Silk Road intersection area in the“The Belt and Road”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Fujian province facing.According to the GMT model, UsingStata 13.1,analyzes land and Sea Silk Road in Fujian Province on major trade partner in 2000-2014 trade potential type,and influence ofbilateral trade main factors.On this basis,proposes that tobuild Fujian Province land and Sea Silk Road intersection area,which must give full play to its advantages in the trade, vigorously strengthen trade with countries with huge trade potential,expand bilateral exchanges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rade potentials,and steadily push forward trade relations with trade restart countries.

Land and Sea Silk Road;Intersection Area;GMTModel;Fujian Province

F741.1

A

1673-5919(2017)01-0040-04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1.010

2017-01-05

韩风春(1962-),男,福建莆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学、哲学、海丝文化。

猜你喜欢
陆海丝路伙伴
丝路•山海
陆海之纵
伙伴
新伙伴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我的好伙伴“苍苍”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丝路新政
丝路遐思
一种奇巧的测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