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摸石头的勇气都没有

2017-04-19 08:30龙敏飞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17年1期
关键词:粤菜动物课堂

龙敏飞

事件要点

广东出台的《中小学地方综合课程指导纲要》把了解广东菜系、品鉴和制作广东美食纳入中小学课堂的学习中。据了解,已有不少广州市区的中小学开设了相关的烹饪课、煲汤课;有些学校的课外活动也将粤菜作为广府文化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了解。观察角度

当下的许多孩子,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五六个大人宠着,这难免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比如好吃懒做、缺乏动手能力,等等。有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五成小学生知道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只有三成知道如何开关燃气灶。数据不能说话,但往往最有现实说服力。

广东部分地区选择让“烹饪进课堂”,这是好事。这样做,可以提高一些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知道一些最起码的厨房常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大有裨益;同时,这也是对粤菜文化的一种传承,从新闻不难看出,“烹饪进课堂”的核心内容,还是介绍与粤菜相关的东西。粤菜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粤菜文化同样需要传承,何乐而不为呢?

遗憾的是,“烹饪进课堂”的新闻一出,立马遭遇不少人的批评与质疑。有人觉得,这是不务正业;还有人觉得,“烹饪进课堂”只有噱头价值,没有实际价值;更有人将这列为“奇葩课”……对于这样的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的确过于纸上谈兵了。

很多事情,解构容易建构难。进行批评与质疑,你可以找到一千种理由與借口;但要你提出中肯与恰到好处的建议,则是非常难的。对“烹饪进课堂”而言,其绝对不是洪水猛兽。一则,这样的学习,学时不多,不会耽搁学习二则,凡事都需摸着石头过河,如果连摸石头的勇气都没有,怎么过河呢?

因而,一个常识必须重申:我们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也不能为了质疑而质疑。也就是说,对“烹饪进课堂”,真心没必要习惯性质疑。这样的课堂,只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一点最起码的素养——你是广东人,得知道点粤菜的东西,这不仅是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寻根教育”。只有更多的本地人对粤菜具备基本的常识了,其传承与推广才更有现实土壤。粤菜如此,其他所有的传统食品、传统文化亦然。

事件要点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在某直播平台上,身穿校服的高三女生王芳(化名),向广大网友直播了开学情况。其自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觉得直播新鲜;想做尝试。对此,校方表示,已对学生约谈并进行劝导,不支持学生在校使用直播功能。

观察角度

使用手机等简单的多媒体设备,在网上展示个人才艺,就能得到粉丝打赏,甚至连才艺也不用,只是展现真实生活就行。直播门槛这么低,全民都来玩“直播”,学生不能“幸免”亦在情理之中。非但大学生、高中生,有小学生都玩上直播了,直播上课、写作业、吃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播间就是一个江湖,不适合中小学生玩。直播讲究眼球指数,人气就是财气,为了聚拢人气、吸纳财气,主播以及“后台老板”无不绞尽脑汁,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甚至不惜犯禁、“探底”。新闻主角王芳就曾在动态中透露,在5月的一次直播中,因表演过于低俗而被扣分。“低俗”的标签,显然与女中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更可怕的是,这种风气有时还波及未成年人。不久前,福建一名市民在直播平台观看视频,无意问搜到一个小女孩的几段视频,其中竟有一段小女孩换衣服的视频。

直播是一个主播与陌生人互动的过程,利益是互动最主要的因素。粉丝打赏主播的动机千差万别,有的纯粹出于欣赏,有的则暗藏个人目的。个别人不惜下重本,在直播间里刷礼物刷到夸张的程度,就是另有所图。中小学生心智未成熟,人生经验不足,辨识能力差,难以识破其中的“套路”,一不小心就可能上当。退一步,就算不上当受骗,长久浸淫于过度物质化的氛围,对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十分不利。

说直播不务正业、影响学习,可能玩直播的中小学生不爱听,嫌老调重弹,和他们的班主任一样。然而道理永远是朴素的。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长远来看,若因为玩直播影响学业,显然得不偿失。因此,学校对中小学生玩直播说“不”是对学生负责。在这方面,直播平台也应该把控,禁止中小学生直播,而不仅仅是年龄限制。

事件要点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倡议拒绝动物表演,强调“别让它们再受伤害”。该微博使用了一张令人沉思的配片:黑熊被铁链拴住脖子,固定在墙边,前腿离地,仅后腿站立。该图片来自动物保护组织——亚洲善待动物组织一份题为《宿州马戏行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观察角度

取消动物表演的呼吁并非始于今日,国内不少志愿者团队和公益组织,包括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一直在为此奔走。从2003年开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莽萍成立名为“中国动物园观察”的大学生志愿者团体,对多家动物园的“动物生存现状”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动物园存在危害动物身心健康的表演项目。遗憾的是,取消动物表演一直停留在呼吁层面,并未得到落实。

取消动物表演,难在哪儿?网上有一个帖子很有意思,问题是:动物表演有什么利和弊?网友回答只有一个:“没有利,谢谢。”这一问一答,折射出不同人观念上的误区。比如有人认为,不应该一刀切地禁止动物表演,只要不虐待、残害动物即可。还有人认为动物表演可以让人与动物亲密接触,培养孩子的爱心。在很多人看来,动物表演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所以每每说到取消动物表演,总是争议声一片,最终留下“一地鸡毛”。

套用一句话,没有表演,就没有伤害。其实,只要是动物表演,就必然会对动物造成伤害。以海豚表演为例,看上去人与动物相处和谐,其实不然。海豚每小时可游数十公里,狭窄的水池对海豚来说无异于囚禁。至于说培养孩子的爱心。更是一个谎言。违背动物向往自由的天性,强迫其表演,培养的哪是爱心,分明是人类作为强者的一种优越感。

马戏团的动物表演,本质上是社会处于较低层次、精神生活和文化产品相对匮乏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而今天的社会已经高度文明,文化娱乐产品也已极大丰富,没有动物表演根本不影响人们的精神享受。那么,作为一种欠缺人性关怀的不文明现象,显然应当考虑对其全面取缔了。事实上。动物表演没有虐待和善待之分,只有程度轻重之别,每一种动物表演背后,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殴打、囚禁、饥饿、残酷训练等暴力行为,血腥又残忍。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已有36个国家,389个城市禁止或限制动物表演。数十个国家上百个城市禁止利用野生动物进行马戏表演。韩国首尔动物园于2012年正式叫停海豚表演;在英国,曾有成千上万英国儿童投入了“拒绝‘邪恶马戏”运动。

猜你喜欢
粤菜动物课堂
欢乐的课堂
纪实作品《粤菜大师》 定档6·25深圳卫视播出
职业发展行动计划
庄臣:粤菜师傅工程打造未来名厨
中国粤菜产业发展趋势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