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常态性野战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2017-04-20 23:44杨宝雷
科技视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可行性高校

杨宝雷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野战运动的价值、高校开展野战运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战运动具有身心和谐统一的休闲价值、团队协作,增进情感沟通的社会交往价值、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健身价值;野战运动目前在高校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此,论证了高校开展常态性野战运动的可行性,主要源于国防知识教育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对新兴运动项目的需求、新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野战运动;可行性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Field Activ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

YANG Bao-l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Anhui 239000,China)

【Abstract】Using sports literature,field research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e value of field move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status quo of field movements were studi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eld sport has the leisure valu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team collaboration,enhance social communication value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and comprehensively develop the fitness value of physical fitness;the field sport is far from universal in universities,but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Based on this,the fea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the normal field campa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inly due to the urgent need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knowledge education,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for the new sports project,the new sport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

【Key words】University;Field sports;Feasibility

当前,野战运动项目广泛存在于我国各级各类景区、户外素质拓展基地;其运作形式多以私营野战俱乐部为主,其体验价格也由原来的几百元降至几十元,成为广大群众消费的起、乐于参与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鉴于野战运动在社会体育休闲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国家体育总局自2007年就予以关注,逐步制定了野战运动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具有的系列行业规范,并通过举办全国性野战冠军赛,引导高校大学生积极投身于该项运动中来。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挖掘野战运动项目多元价值的基础上,论证其在高校中作为常态性运动项目开展的可行性,以推动野战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1 野战运动起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牧区人们采取色弹枪来管理牲畜。久之,人们在闲暇之余,利用此方法进行休闲娱乐,后来逐渐设置一定的奖品与比赛规则,并進行战争场景的模拟,为有军事情结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逼真战斗形式的休闲体验。美国是国民合法持枪的国家,此项运动一经产生便迅速蔓延全美,并触及到欧美国家的军事对抗训练中,其影响扩展到全社会各个领域。野战运动后传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因其具有很好的健脑强身作用,也得到广泛的认同,并被人们喜闻乐见。野战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大陆后,其采用仿真枪和彩弹为主体的装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受儿童激光玩具枪的启发,野战运动的主体装备后以激光代替彩弹,配有激光感应装置、发烟装置、卫星导航定位装置以及无线电联络装置等,渐渐形成一套野战对抗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外休闲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特别2004年以来,参与过野战运动的人们越来越多,极大的推动了野战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自2007年,野战运动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疏导与规范管理下,于2012年以一种新兴的体育竞技比赛项目得以在社会各个领域推广与发展[1]。

2 野战运动的价值

野战运动在我国属于新兴的时尚性体育休闲运动项目,为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的“战斗”锻炼体验。野战运动专家吴军生认为野战运动是集体力、智力、娱乐于一体的绿色野战运动项目,符合大众休闲对刺激性、兴奋性以及趣味性的时尚追求,它不但具有竞技体育激烈、惊险、刺激的特点,而且在学校体育、航电模中心、国防体育、体育旅游及素质教育等方面有着其特有的作用[2]。野战运动以其特殊的运作形式,不仅具有愉悦身心的游玩功能,更凸显在运动过程中的强身健体、团队合作的功能。野战运动据此彰显多样化的健身价值,具体体现在身心和谐统一的休闲价值、团队协作,增进情感沟通的社会交往价值、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健身价值。

3 高校开展野战运动现状

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以军事训练与定向越野为核心内容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连同2008接连两年举办了“全国野战定向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在2010年正式将野战定向运动命名为“野战运动”,随后2012年4月制定了《中国野战运动竞赛规程》对野战运动进行了赛事规范。2014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办了首届中国野战运动冠军赛,共分7个赛区,分社会组、学生组和青少年组,设有单人定点、单人对抗、双人对抗、五人对抗赛5个项目[3]。以赛事为导向,高校组别的参与标志着野战运动自此走进了高校校园。鉴于赛事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反响,紧接着2015年和2016年接连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野战运动冠军赛。另2016年4月23日,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了2016长沙高校野战运动大赛,大赛采用5人制团体对抗赛形式,通过分组赛、淘汰赛决出冠亚季军[4]。通过举办系列全国性和地方性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以及高校体育教师、大学生们的参与,野战运动目前在高校虽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但已彰显出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巨大发展潜力。

4 高校开展常态性野战运动的可行性

4.1 国防知识教育的迫切需要

我国高校的国防知识教育严重缺失,仅凭新生入学时的军训远远不够,致使在校大学生国防观念淡薄;同时我国周边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威胁,迫切需要在高校中进行国防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们的国防忧患意识。野战运动具有浓烈的军事色彩,籍以国防知识教育,既能有效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又能进行国防知识的普及,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适逢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以此为契机,已于2016年7月18日发出了举办第三届中国野战运动冠军赛的通知[5];以重大赛事为导向,引领高校组别的战队参赛,注重缅怀革命历史,加强运动锻炼在当下。这为高校开展野战运动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与思路,也使高校常态性开展野战运动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4.2 大学生对新兴运动项目的需求

相较于开设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野战运动当属于新生事物。大学生处于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对于野战运动接受较快,这与他们课余休闲娱乐的内容有很大关系,例如动作、军事题材的影视或战斗类游戏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对于现实中的军事性战斗类体育运动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表明,野战运动非常符合大学生对新兴战斗性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能使他们远离网络游戏而投入到此项运动中来,对于高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4.3 新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这表明国家关于体育教育指导方针的调整,由过去一味强调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向体育知识、技能与健康知识、方法相结合转变,并强调了国防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了新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新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为野战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野战运动能为新体育课程体系增加新颖的运动项目、别具一格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能有效补充当前常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难以触及的国防教育空白,将有效推进新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4.4 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

野战运动是一项通过户外越野跑、徒步走、射击等运动手段,结合军事训练题材,使用GPS、数据无线电台、视频传输、激光传感器等多项高科技手段为一体的竞技性绿色体育运动。社会上众多企事业单位时常不定期对员工进行野战素质拓展训练,就是基于此项运动的多元化功能。在军事性质对抗的氛围下,野战运动容易唤醒人们内心深处自由奔放的潜能,使人们在运动中抛弃世事带来的种种压力,可以有效拓展個人及团体的素质。高校具备开展野战运动的师资、室内/户外运动场地、装备器材等软硬件的供给能力,在高等教育综合事业的发展上,可以借此平台,在满足本校师生野战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又可以承担相关企事业员工的素质拓展训练,起到强化校企合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明,胡好,薛保红.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野战运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9-141.

[2]陈发栋,蒋健保,刘菊.我国野战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1):46-49.

[3]人民网.首届中国野战运动冠军赛开战[EB/OL].(2014-08-30)[2016-10-23].http://pic.people.com.cn/n/2014/0830/c1016-25571212.html.

[4]中国社会科学网.长沙高校野战运动大赛举行[EB/OL].(2016-04-27)[2016-10-23].http://www.cssn.cn/gx/gx_xywh/201604/t20160427_2985904.shtml.

[5]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关于举办2016年第三届中国野战运动冠军赛的通知[EB/OL].(2016—07—18)[2016—10—23].http://chinaqyty.sport.org.cn/Bulletin23/2016-07-18/506523.html.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3-01)[2016-10-24].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7.htm.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可行性高校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