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2017-04-20 15:19陈思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

【摘要】对于大学生来说,《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是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同时也被认为是有些枯燥、乏味的大学课程。怎么上好思政课,一直是高校教学的一大难题。老师照本宣科,理论枯燥无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互联网和MOOC时代的来临,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就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在分析问题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基于互联网时代的MOOC教育模式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MOOC

一、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问题分析

1、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和课程资源上有限且封闭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经演变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方式,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教育大国都有不少知名高校,已先后向全球学习者推出了开放课程项目,国际性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组织已经形成,其中最流行的有Coursera、edX、Udacity等。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参与了MOOC模式中的各种学习。MOOC教育与以往网络远程教育和传统大学教育相比呈现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大规模、开放性的教学边界;二是低成本、易获取的教学方式;三是重需求、分众化的教学内容;四是多维度、个性化的教学导向。它正在引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的根本性改变和社会个体学习方式的重大变迁,不仅给教育技术手段,而且给教育观念、体制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等多方面带来强烈挑战和深刻影响。

但是,我国大学院校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引入MOOC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上推进的很慢,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和形成相应的教学思潮,这就使得大学学生在课下通过自身接受MOOC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和动力性不足,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MOOC这种接受教育的渠道。纵使有部分学生私下接触MOOC资源,但是MOOC将知识进行解构并碎片化,相对于思政教育这种比较注重系统理论思维培养的课程,这也导致了学生在课下接受MOOC教育资源时目的性差,学习效率性较低。

很多院校在思政这种理论型课程上师资力量相比综合性大学的师资较弱,对于思政课程来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舍弃国内一流研究性大学老师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是不利的。

2、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网络时代学生和大学学生的特点,教学效果差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身上有着自身的特点:

第一,获取信息的能力强,但是也过于依赖网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使得他们不屑在传统课堂中接受老师对于系统知识的讲解,同时他们也受到诸多网络知识信息的影响,学科思维呈现碎片化特征。

第二,主动学习,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缺乏持久的耐心,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并且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网络信息的极大丰富和学生创造力的提高,使他们希望能同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喜欢自我表达,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方式,对连续40分钟满堂灌的课程讲解容易走神和分散注意力。

第三,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听课效果较差。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是低头族和拇指族,喜欢在课堂上逛社交网站与同学进行互动。

通过调查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才有传统教学讲授模式并不感兴趣。如图1、图2所示。

3、部分大学采用MOOC教学模式的思政课程,由于缺乏成熟连贯配套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使之流于表面与形式,效果不佳

有部分本科院校开始了MOOC思政课程资源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对课程教师系统的MOOC项目培训,缺乏配套的课程互动环节,缺乏配合MOOC教学模式的考评体系,使得很多MOOC课程资源只是起到对该课程的点缀和噱头作用。比如说,很多老师制作和选取的MOOC课程视频内容不丰富生动,没有吸引力,时长也没有按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进行科学设计,丧失了MOOC对学生的“拉力”。再比如说,课程考核的制度设计上没有周密的筹划,出现学生不做功课也不影响课堂讨论学习等情况,丧失了MOOC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推力”。甚至有的院校是以最终卷面成绩为主要评分依据,将MOOC成绩和讨论给定分值比例很低,学生受分值驱动影响,对MOOC这种教学资源不重视也不积极参与。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实行了MOOC教学模式的无法长久持续和推进,学生的中途退课率很高,最终仍然是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

二、创新的研究基础

1、MOOC的教与学

从2012年开始,国内关于MOOC的研究中出现了对教与学的关注,特别在2013年,围绕教与学的研究成为MOOC相关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樊文强(2012)从学习支持的角度剖析了MOOC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MOOC中学习支持的关键点在于保持学习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平衡。李明华(2013)比较了三种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完全网络授课模式,网络课程+学生自助式面对面互动模式,网络课程+本地大学教授面对面深度參与教学模式),并认为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刘禹、陈玲(2013)认为,MOOC当中发生的学习属于基于网络的大规模协作学习,进而分析了其优势。王萍(2013)比较了基于MOOC的不同教学模式,并从学习支持、学习分析、学习生态等角度关注了MOOC中的学习。张振虹等(2013)认为MOOC的兴起体现了从课堂到学堂、从教到学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并指出未来MOOC将在学习交互、学习评价、支持特殊学习环节三个方面有新的发展。邓宏钟等(2013)探讨了MOOC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的构建。潘雪峰等(2013)从学习者体验的角度研究了包括MOOC在内的在线教育产品的设计。对MOOC教与学的层面的关注从总体上来看数量还远远不够,已有研究的深度也还有待挖掘。

国外对MOOC中的教与学相关课题研究较多,尤其关于MOOC中学习者和教师的体验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相对国内关于MOOC中的教与学的研究,国外这部分研究选题更细、更集中。如:SuiFai John Mak等(2010)关注了MOOC中的社会性交互工具(博客和论坛);Kop等(2012)认为应当把注意力从资源转向“人”本身,认为应当多关注MOOC中的学习者,要鼓励在学习者与后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开展有意义的学习;Stephen P.Balfour(2013)研究了在MOOC当中使用基于机器的自动作文评分和基于真人的标准同行评议会有何差异;Duke大学(Yvonne Belanger和Jessica Thornton,2013)研究了该大学基于Coursera开设的MOOC“Bioelectricity”,关注了学生的行为和成果、学生注册课程的动机、期望和体验、学生完成课程的促进因素和障碍,以及教师的体验,认为阻碍学生完成MOOC的障碍有缺乏时间、缺乏课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技能、不能完成从概念到实践的跳转;Cathy Sandeen(2013)研究了MOOC中的学习评价,认为MOOC中的学习评价需要面对各种挑战,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的获得都是个难题,各种评价方式都值得尝试。

2、MOOC的质量监控、课程认证和学分认可

国内对MOOC质量监控的研究还不多,但在一些学术研讨会上已经能听到关注MOOC质量监控的声音。与之对应的,对MOOC的课程认证和学分认可的探讨,也已经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这一部分研究和实践对于MOOC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李明华(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对MOOC的认证,他看到,目前对MOOC的认证都是基于平台的、非正式的,但是非正式认证的效果往往并不差,有助于让人们看淡MOOC的来源学校,转而关注提供平台,但对MOOC的学分认可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王颖等(2013)也看到了MOOC质量监控和认证方面的不足,可能给其持续发展带来障碍。邓宏钟等(2013)同样关注了MOOC在质量保证与评估机制等等方面的问题。MOOC的质量监控、课程认证和学分认可等,将影响MOOC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一部分既是将来实践者探索的重要内容,也必将是研究者关心的重要主题。

三、MOOC时代下思政教育的创新设计

1、创新的具体思路

(1)大学院校对思政教育内容和MOOC教学模式进行分类设计

首先,对专业教师进行MOOC项目培训,选拔和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对思政教育课程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解析,将理论性内容和应用性内容进行解剖和分类。其次,根据不同的内容分类设计出不同的运用MOOC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理论性课程内容可以使用MOOC混合教学模式,对应用性课程内容要将MOOC混合教学和传统实践教学相结合。应用性课程内容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网上MOOC课程,在传统课堂上要强调教师亲自示范和指导的作用,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和素材。

(2)大学院校要建立起思政课程MOOC资源

一方面,选拔专业优秀教师,在对思政课程体系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国内各大MOOC资源平台上选择适合和优质的思政教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认准自己学校在思政类某些优势,做好课程设计。精心的教学设计是MOOC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前提。选拔和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对课程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确定自身的优势思政课程教学科目,并规划好课程的内容、讲授、组织形式,制作符合90后、00后学生特色的MOOC课程资源。

(3)利用和创建网络平台,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

教师要创建知识体系全面又操作简单的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资料,布置作业,预设话题讨论等,使这个平台成为学习的好助手。

(4)建设MOOC学习论坛,促进社会性互动学习

通过论坛,学习者之间可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答疑解惑,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管理,通过较为科学的MOOC考试制度的建立,完善评价体系

完全的自主性学习需要一个隐性的管理体系来约束,例如网络讨论的参与,作业的完成情况,在线学习时间的约束以及评价体质的合理。再比如,提高MOOC作业的考评分值比例。

2、创新的预期效果

(1)通过思政教育MOOC资源和平台的建设,使大学学生可以公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

(2)通过对更适应大学院校和学生特色的思政教育MOOC教学模式的分类设计,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更具有兴趣,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突出大学教学的优势。

(3)通过更加适合MOOC时代思政教育教学的考评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推行MOOC作业库和试题库建设,逐步做到MOOC课程标准测评、区分均匀、难度适中的MOOC学习评价,并提高MOOC互动式学习成绩在所占总成绩的比例。让小项目测试、小论文、调查报告、读书报告等考核形式成为每次MOOC考试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使得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方式中各有侧重,发挥各自的个性与潜能。

(4)通过教师在思政教育MOOC教学中学习和日常管理,打造优良的思政教育教师团队,使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蒙若珺. 探索高校新浪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新方式——MOOC[J]. 高等教育, 2015(03).

[2] 韓 璐.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改革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4).

[3] 陈发初. 新时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4] 向泽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 宿州学院学报, 2010(12).

[5] 郝 丹. 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 2013(11).

[6] ASL. 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J]. 电脑迷, 2013(07).

[7] 韩锡斌, 程璐楠, 程建钢. MOOCs的教育学视角分析与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1).

[8] 丁兴富. 国际远程教育理论研究与主要成果综述[J]. 开放教育研究, 2005(03).

[9] 侯 勇. 吾守尔·斯拉木, 吐尔根·伊布拉音, 周艳慧, 张 凯. 大规模在线课程非专用资源预测与查询调度[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36).

[10] 侯 勇, 吾守尔·斯拉木, 于 炯, 周艳慧. 在线课程下的自适应查询调度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0(04).

[11] 吴维宁.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02).

【作者简介】

陈思(1987—),女,重庆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