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领共享发展

2017-04-21 21:13农夫
绿色中国·B 2016年11期
关键词:林产品展位义乌

农夫

“这是800多米高的大山上种出来的紫香糯,全国统一价一公斤68元,是融水苗家女儿出嫁后回娘家必备的孝心米。”在第9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国家精准扶贫展区,来自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苗山的苗族姑娘罗梦仙举着一撮紫黑米粒的稻穗,向来来往往的采购商吆喝着。

这是罗梦仙第一次来义乌,由于路途遥远,她只带来了50斤紫香糯,结果展会开幕不到2个小时就一抢而空。“没想到人这么多,还有一两百人想买没买到,早知道多带点了。”第二天,她签下了上海、浙江两个区域经销商,每年下单量至少50万元,首批紫香糯已从大苗山发货。

金秋时节,11月1日到4日,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义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第九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隆重登场。

历经八载的积淀,义乌森博会已由一个省级展会成长为“国”字头的重要展会,由一个小型的区域性展会蜕变为全球最大的综合类林业展会,累计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余万名采购商到会采购,实现成交额297亿元,展会规模、成效及影响力均居全国同类展会之首。2013年6月,森博会通过了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的国际认证,成为全球第二个、全国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农林类展会,先后斩获“2013年度中国会展行业金手指奖最具品牌性展览会”、“2015年度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等20项国家级殊荣。

绿色主题 引领发展

近年来,义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引绿入城”,积极捕捉绿色产业发展的无限商机,并于去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博会自2008年创办以来,经过8年精心培育,已成长为亚太林业品牌展会,成为我国各类富有地域特色的林产品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勤修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本届博览会以“绿色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紧扣绿色主题,引领林业发展新风向,大力倡导生态、智能、可持续发展,促进传统林业注入更多“互联网+”和创意科技元素。竹缠绕管道新材料、“恒温恒湿恒氧”小木屋等新产品、新技术、创意创新产品在本届森博会上首次亮相。本届展会继续设立林产品电子商务展,汇聚了眾多林业电商企业,线上线下同步推广,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展会期间,举办中国林业电商与创意林业高峰论坛、中国森林休闲与健康高峰论坛、全国红木制品溯源保真发布会、中国森林认证—生产经营性珍稀濒危植物经营认证发布会等专题活动。为构建“智能会展”,森博会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广泛开展微营销,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打造永不落幕的森博会。

4天展期,据组委会统计,本届博览会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595家企业参展,设国际标准展位3736个,展馆由去年的9个增加到10个,参展企业比去年增长6.2%,展位数比去年增长1.6%,均创历史新高。展会4天的累计到会参观者、采购商达31.66万人次,其中境外客商5028人,专业采购团队22个,境外采购团队6个;实现成交额47.7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内贸35.55亿元、外贸12.24亿元。

这次展会首次设立“一带一路”主题馆,着重招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商品组团参展,马来西亚、捷克、俄罗斯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展位达299个,展品主要以进口竹木日用品、工艺品、家居用品、红酒、水果、特色食品为主。展会上,带有浓郁森林气息的原生态香榧、山茶油、笋制品、黑木耳等产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产品吸引了大量客商。森博会在拓展林业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林业广交会”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闭幕当天下午,会场内参展商观展热情依旧,许多参展企业与参展商反映,4天的展期太短,让人有些意犹未尽。

特设扶贫展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90%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在林区、山区和沙区,林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届展会首次与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有机嫁接,利用森博会平台,专设展区为贫困落后山区拓宽林产品展示和销售渠道,吸引社会资源关注生态林业、支持扶贫事业,共享发展,同时也为森博会拓展外延,输入更多绿色环保、原生态的优质林产品,实现展会、扶贫和商业开发“三赢”。

国家精准扶贫展区的设立,为特色林产品资源丰富的贫困落后山区打通了展示和销售环节,构建了一条通往全国、走向世界的绿色通道。在国家精准扶贫展区,共设标准展位27个,展示来自贵州、广西、云南等贫困山区的上百种纯天然特产和手工制品。

“我们是第一次来参加义乌森博会,把竹荪、灵芝、紫糯米等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和林产品都带过来了。”广西融水昌永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贺文昌告诉记者,义乌森博会客流量大,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把产品打出名气,打开销路。

“森博会让我大开眼界,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义乌,3天时间每天都充满惊喜,回去后我想和村民们分享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们义乌每个店铺从店长到员工都能用不同国家的语言接待不同国家的客人。”

这是苗族姑娘罗梦仙于11月3日早上8点乘动车返回家乡前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所写下的一段文字,质朴的语言中满是不舍。

贵州绿健神农公司与独山县多家企业联合组团前来参展,希望能借此打开华东等国内市场,带动当地2000多户贫困户脱贫;云南东昌农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展位的背后是35600亩山茶基地,17个专业合作社,4050户农户。在森博会上,他们展示的“山里货”丝毫不输给世界各地来的进口商品,成为了展会上的抢手货。

组团来参展的广西融水企业一共9家,他们带来竹荪、灵芝、野生春笋、辣椒等10多种原生态农林产品,把10个展位摆放得满满当当。“我们的产品绿色纯天然,但由于地理位置因素,长在深山无人识,要真正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最重要就是解决销路问题。”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林改办有关负责人杨显清告诉记者,为了吸引客源,他们特地组织了十家本地农业企业前来义乌参展,“主办方免费为我们提供了90平方米的展位,义乌展会客流量大,希望能通过此次参展,打出名气,打开销路,也希望更多的人到我们融水走走看看!”

特色展馆故事多

本届森博会抢抓“一带一路”绿色商机,国际化特色鲜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林业产业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有利于开拓中东、东盟、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而随着从义乌始发的中欧、中亚铁路班列不断延伸,“一带一路”红利逐渐显现。森博会抢抓绿色商机,今年首次设立“一带一路”主题馆,共有展位299个,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捷克、俄罗斯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展品主要以进口竹木日用品、工艺品、家居用品、红酒、水果、特色食品为主。

走进“一带一路”主题馆,只见西班牙火腿、非洲精油、土耳其榛子、泰国水果等各式各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商品摆放其中,既有宝贝,也有惊喜,更有美味。

巴基斯坦长期以来以其丰富的宝石资源闻名于世,其蕴含的宝石种类达20余种。来自巴基斯坦的参展商Sam是第一次参加我国的大型展会。Sam说:“义乌市场不仅仅只有中国人自己做生意,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我只要在这个地方推广商品,就能马上卖到世界各地。”这次,他把巴基斯坦引以为傲的玉石带到了展会上,如珊瑚玉、青白玉、孔雀石等,希望借助此次森博会,更好地开拓巴基斯坦宝石在中国的市场。

进口食品的免费试吃,总是展馆内的“吸睛”利器。一家进口生鲜直购平台前围满了试吃的人们,开馆两个小时,平台已卖出50箱水果。平台负责人黄飞云一边忙着招呼大家一边介绍,他们的平台刚刚开通了两个月,主打进口水果两小时同城配送,想借助森博会的影响力把平台推广至全国各地。

在森博会现场,畲族风情馆与“一带一路”主题馆隔着一条通道而相对。站在“中欧”专列展位前品尝着西班牙红酒,远远地就看到穿着民族服饰的畲乡阿哥阿妹跳舞、唱歌。经典的、民族的、世界的……多元化的农林特色产品聚在一起,使得森博会非常接地气,人气持续火爆。

畲乡风情馆把浙江省畲族特色农林产品集于一馆,设有66个展位,展现畲乡绿色健康的产品、绚丽多彩的文化、热情好客的民风以及清新自然的生态,成为展会上的一抹亮色,让全球客商感受民族风情的魅力。“展区规模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在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看来,来义乌参展很好地促进了畲族特色农林产品从原生态、初加工为主向深加工、文创新品方向转型升级。

假山、流水、盆栽、木雕摆件……在畲族风情馆内,装修精美的“民族花海”展位每天吸引了上萬人在此拍照留念。“展会开始到现在,大概有两三万张合影了。”11月3日上午,展位负责人钟政祥说起本次展会带来的展销效应时,赞不绝口。这家来自温州苍南的畲族企业已经连续3年参加森博会了,每年带来的产品主题都不同,从一开始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到去年的薰衣草手工制品,再到今年的菩提系列文创产品,森博会带给他的远不止是源源不断的客商,更是文创理念的潜移默化。

“菩提系列文创产品是今年4月正式推出,这次森博会也算是国内展会首次亮相。像我们主推的这款菩提叶脉画,因为是纯手工描绘,一幅卖2000元。”钟政祥说,为了让新产品展出更好的效果,光展位的设计和装修就花了10多万元。精致的展位布置,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不仅为企业收获了众多“粉丝”,也给企业带来了巨额订单。

展会国际化特色鲜明,成为开拓林产品国际国内大市场,推进林业产业国际化进程、拓宽林业产业转型空间的重要助推器。

创意林产品受青睐

提起竹制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筷子、书架等家具用品,然而走进国家林产品创意研发中心展馆,满满的都是新鲜感,灯式空气净化器、支架式移动电源、折叠功能型茶盘……让人耳目一新。

原来,为给传统林业注入更多创意科技元素,本届森博会专门开设了第5届中国创意林业产品展,吸引了国内众多设计类院校师生、个人设计师及优秀企业的参与。

据该展馆负责人张淼介绍,这里展出的都是第5届中国创意林业产品大赛获奖作品,分为设计组和实物组,“设计组展出的是概念化的创意,而实物组展出了涵盖日常家居、竹艺根雕、包装类等300多件产品。”

现场,一款竹根外形的蓝牙音响吸引了不少客商驻足观看。据介绍,这款蓝牙音响主要借助了竹根粗壮的外形,设计者稍加改动,就赋予了竹根以新的功能。只要按下底部的开关,音乐便如潺潺流水,倾泻而出。借助竹根本身的物理结构,最终可达到立体环绕的音响效果。

“竹根本身是不值钱的,但是稍加设计,就可以卖到上百元甚至更多,如同变废为宝,这就是创意设计的力量。”张淼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林产品企业提供一个借鉴平台,“让更多企业主认识到,有些产品通过设计就能有新的空间。”

“没想到竹子还能演绎出这么多的花样。”转了一圈后,来自广东的采购商张胜英直言大开眼界。张胜英从事林产品销售多年,这次是他第三次来到森博会觅商机了,“每年都来走走看看,有什么新产品,哪些产品受欢迎,一下子能看出来。”

来自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对情侣毕业生带来了他们设计的“不带刺”仙人球系列产品,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兴趣。其中一款触控灯更是被一家义乌本地厂家当场相中。这款“不带刺”仙人球系列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仙人球的印象,将冰冷而扎眼的仙人球改造成了温暖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

义乌90后设计师吴姗姗此次带来的是“系列原生花竹珀”展品。竹珀,就是将竹子以及太阳花等原生花,通过树脂融合在一起,既可以做成挂坠,也可以制作成耳坠,较之金属饰品来说,竹珀工艺品显得更温暖,受到不少饰品生产商和年轻顾客的青睐。

吴姗姗说,每一款竹珀饰品都是她手工打磨、滴注而成,而且不同款式的竹珀寓意都不相同,比方说向阳花竹珀,其寓意就是不管外表多低沉,内心都要向着阳光。目前已有不少采购商和她互扫了微信,表达了合作意向。

本届展品大多数设计理念新颖,做到了既有创新点,又有实用性,真正诠释了“产品设计最终要回归于生活”的内涵。

融入创新设计的产品也提高了自身附加值。在本届森博会C1馆的显眼位置,“高颜值”的竹艺灯饰十分吸人眼球。该企业来自安吉,做竹灯已有近20年的历史,拥有独立的设计团队,并与欧洲许多国家都有合作,别看只是小小的竹灯,要价高的已达1000多欧元,而且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中东及东南亚地区,本届森博会开展不到两天,该企业就已接到了数个金额不菲的订单。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类林业展会之一,森博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助力实现绿色“中国梦”。

本届展会将“绿色”提到新高度,呈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大力倡导生态、智能、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加速与“互联网+”融合,以绿色方式利用森林资源,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森林产品,让绿色信仰、绿色责任、生态循环意识、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林产品展位义乌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义乌展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绿奥诺林产品贸易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
广州车展展位图
我国首部地方性林产品名录公布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需求强劲 展位爆满——BAU2011—18万平米展位几乎预定一空
第8届中国玩具展展商荟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