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情景课堂 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7-04-21 23:30贾慧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情智创设智慧

贾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48-02

课堂是由一系列情境构成的,为学生创设促进智慧生成的学习情境是初中语文创智课堂的重要旨归之一。语文来源于生活,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势必应同时关注课堂学习情境的生成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智慧和情感、富有美感的课堂,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场所。

1、认知情境:激活“转智成识”

语文学科中业已形成的基础知识常常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与运用。这一呈现方式事实上很大程度地割断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联系,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的、复杂的联系。把“识”的过程机械地强化了,把“智”的成分主观上摒弃了。因此,有效的课堂中语文教师应将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结构化后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沟通,使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态。于此,设置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的认知情境,激活“转智成识”,是其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创智课堂中认知情境的创设方式主要有问题化情境、任务化情境和生活化情境三种方式。问题化情境,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认知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质疑探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诞生智慧。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卖火柴的小女孩既然火柴,为什么就不能自己把所有火柴点燃取暖?再如《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小儿辩日”中是两小儿聪明还是孔子聪明?任务化情境,即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任务激活创造智慧。如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创作图画的方式来创造性表达。生活化情境,即引导学生把抽象的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相沟通、联系。如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创造性演绎抽象的文本。

2、情感情境:实现情智交融

小学语文的有效课堂,只有探求真理的过程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是陶冶情操的殿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情启智,以智生情,实现情感和智慧的交融共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适时创设情感情境,并善于利用情感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相约、心灵相遇的场所,让学生内心情感尽情流露、个性自由飞扬、智慧自然生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每一篇文章都贯注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因此,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也要调动自己与之相似的生活经验或情感经验去体验、理解作品。这一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以情激情”“以情动情”,教师只有用自己饱满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期达到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智慧潜能,从而实现情智交融。如运用涵泳法进行诵读教学,加深阅读感受,唤起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其对作品的感悟由语音层到词义层再到意蕴层,逐层加深。再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教育戏剧形式,使教材中原有的符号化的、逻辑的、抽象的内容变得现实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角色的语言、行为,与角色进行情感交流,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活跃学生思维,促进情智交融共生。比如在《晏子使楚》的教学中,本堂课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感情境,通过学生假扮“晏子”进行“使楚”的情景表演形式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晏子使楚的情境,一方面使课文中逻辑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形象可感的现实生活,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作者对晏子使楚的尊重之情以及作者平静旷达的生活态度,激起学生与作者、文本间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智慧潜能,实现情智交融。

3、审美情境:诞生“精彩观念”

美国教育学者爱莉诺·达克沃斯认为,智力发展的本质是精彩观念的诞生。这里所谓的“精彩”是對学生自身而言的一种突破和超越,核心在于观念所蕴含的创造性品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创造欲和想象力萌动的关键时期,而且语文学科本身就渗透着美,蕴藏着美,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启迪智慧,促进精彩观念的诞生。语文教学中审美情境的创设应该因人、因文、因地制宜。创设审美情境首先要遵循审美体验个体性原则。教师应鼓励、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美育中张扬审美个性,诞生属于学生个体自身的精彩观念。其次,借助音乐、绘画、诵读、表演等方式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释放天性,净化心灵,诞生精彩观念。

在诗词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进行再造和想象。如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以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创设审美情境:把对山的高耸、壮伟、水的雄壮抽象描摹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图画,让学生从有限的画面联想到无限的画外,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音乐烘托,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表现力。还可以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文字内容通过感知、理解、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在阅读中再创造美,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总之,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中,要通过开发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设置促进智慧生成的学习情境,为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优效的学习支撑。同时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互助的生生关系,营造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为智慧的创生提供相适的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小鸥.构建创新性学习的生态环境[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

[2]刘明成.智慧课堂的价值追求与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研究,2014(8)

[3]沈恒,王勇强.碎片化学习下的云端微视频教学初探[J].中学数学(高中版),2014(10)

猜你喜欢
情智创设智慧
情智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校域样本
激趣写作,构建情智并融的作文课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智英语”教学主张及实现路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读写相结合 情智共飞扬——以人教版第十册为例浅谈读写结合的策略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