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系统能力培养的环境设计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

2017-04-21 12:03朱文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

朱文霜

【摘要】感知系统能力包括感性与理性思维能力。环境设计是经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产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课程,人的感知系统能力在环境设计中具有极为广阔的利用空间,本文首先概述感知系统能力,其次论述环境设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感知系统能力如何融入进环境设计开放式课堂教学。

【关键词】感知系统 环境设计 开放式课堂教学

【项目成果】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改立项项目《基于感知系统能力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5GJB249)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77-01

1 感知系统能力和环境设计课堂

1.1 感知系统能力

由环境设计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际的环境设计流程,可以看出环境设计课堂设计必须同时运用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感性和理性是人类常有的两种思想状态,对于人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具有重要的影响。感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所感受到的表面的感觉,主要依赖人的直觉和情绪;而理性是指对事物进行更加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认识,这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理性是感性的深化和升华。将感性和理性运用于景观设计的实践,具体体现为:在理性思维模式下,设计者必须考虑到设计方案有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特定规律,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而感性因素则使得设计者在追求作品的美感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更有特点的表达方式传达自身的理念。

1.2 感知系统能力对环境设计的积极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讲,事物的客观规律大致上限定了设计的结构和范围,使不同设计人员的作品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而正是这些共同特性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感知系统能力则在理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多元化的处理。对同一个细节的设计,可能不同的设计者在不同的设计主题和不同的设计理念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就增加了环境设计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不至于出现所有景观设计完全雷同的情况。

2 环境设计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分析套路化,缺乏艺术个性

设计实践的前期分析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环境设计成果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强调设计分析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保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现阶段在课程设计环节中,由于学生对于基础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限制,其前期的调研分析过程往往粗浅,缺乏实效意义,甚至流于形式。学生获得的基础信息和分析内容大致相同,分析结果也大同小异;并且分析结论也不一定能贯彻设计始终,设计成果必然缺乏原创性和艺术个性。即使能够在前期进行科学有序的调研分析,设计对策也客观清晰,但是也常常因缺乏信息转换以及空间创造的能力,出现大量缺乏艺术个性、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案,这种程序化的分析套路和缺乏指导性的分析结果,不但失去设计分析环节的意义,也使学生逐渐对前期调研分析失去热情。

2.2 课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脱节

现阶段环境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分为理论讲授和课题设计两部分。大量的理论内容占据多数课时。授课方式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讲授内容也过于程序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致使设计课程逐渐被理论化;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大部分理论内容并没有和课程设计相结合,学生不能在具体设计实践中领会和论证理论知识,导致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得不到锻炼,固然产生事倍功半的教学结果。

3 环境设计开放式课堂教学如何与感知系统能力相互融合

3.1 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功底

学生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师,就需要具备三种基本技能:首先是文笔能力,也就是设计方案需要简练的文字说明;其次是口才能力,就是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是绘图能力,就是需要艺术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用开放式互动教学训练文笔、口才和绘图能力。首先學生的设计方案都需要语句简练、通顺,严格的绘图;其次把设计方案在讲台上演说,展示给师生面前,通过自己的清晰地语言表达能力使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所以每个同学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争先恐后去展示自己设计方案,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进来;进而为了在大家面前展示最好的一面,学生们在设计上都会更加努力和认真,求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意性。通过这种开放式互动教学,首先提高了学生的文笔、口才和绘图能力;其次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和促进的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再次学生通过一次一次的比较,每次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提高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设计方案制作达到版面设计的要求,绘图达到完美和创新的效果,内容更加有说服力。

3.2 着重强化设计观念和思维训练

环境设计过程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过程。设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感性思维意识和科学严谨的理性分析方法。

3.3 培养学生空间认知力和情感感知力

在图式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建立体验联系和转换是环境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对于实际空间的感知可以获取场地基础信息和情感感受,发现设计问题,检验图式空间形态设计的优劣。环境设计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空间认知力和情感感知力,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空间体验和认知敏感度;能够在一定的认知高度发现设计问题,获取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和深刻的场所情感体验,这些将是后期设计的重要依据。

3.4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平衡下的环境设计课程教学

学生在环境设计中表现出来的激情与创造力是可贵的创意品质,但这种创意品质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引导,在设计中没有理性分析的约束,感性思维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可以导致生态破坏,经济浪费以及文化断裂;而设计中如果缺乏设计师对景观独到的敏锐的感性认知,则可能产生没有个性的平庸作品。在设计过程中,能否正确把握理性分析和感性认知的关系,并适时地进行合理的转换,是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要想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就应在设计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对场地的理性分析和对景观的感性认知相结合,将推理与想象相结合,利用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方法去解决环境设计空间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寅:环艺专业课程建设的后现代思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刘骏:景观设计教学中的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中国园林,201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课程中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