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文评价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2017-04-21 05:57曹彩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评语个性化作文

曹彩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44-02

新课标指出:“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改革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理解多元化,以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新课标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个性化作文评价作了初步探索,并通过对学生作文实施个性化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树立个性作文评价理念

学生的作文是个人丰富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个人创新意识的自由发挥,因此学生的作文应是充满个性的作文,所以,评价主体对学生习作所作的评价也应是个性化的。所谓个性化评价,就是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即学生个性化作文)作出的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特征的评价。其本质特征是与众不同。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用老眼光来看新事物,无异于是固步自封之举。因此作为老师,当顺应时代要求,用个性化的作文评价去引导学生,去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二、确定个性作文评价内容

作文评价应该以学生作文的个性为重点内容。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作示范,让孩子在现实生活或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孩子画完,往往问“好不好”,而中国孩子学画画,画完后往往问“像不像”,细想一下,“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存在同样的弊端,追求的是“像不像”,而“像不像”的评价标准是老师的共同要求或范文的“样子”,忽视的是“好不好”,不关注学生的个性表现和创造能力,我们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老师心里总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个“参照物”,如所谓的学生优秀作文选、课文中的范文等,这种旧观念必须改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作文评价新理念,主要从作文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是否有创造性等方面来评价,多看学生的纵向发展和进步,这样,个性化作文教学才能在正确的导向下健康发展三、制定个性化的作文评价标准判断一篇作文是否有个性,或者个性化进度如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1)内容是否新颖,特别是观察到别人未注意的材料,有无时代气息;(2)主题是否新意,表达或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3)构思是否独特,善于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从平常中见异常;(4)布局是否巧妙,使文章看起来跌岩起伏,引人入胜;(5)语言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和修辞手法,用词简炼形象,含蓄动人;(6)感情是否真挚,没有“无病呻吟”的感觉;(7)想象是否丰富,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欲望,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个性化作文评价要做到“多议少评,多评少改”

个性化作文评价就评议来说,要提倡多“议”少“评”的本质是欣赏,“评”的本质是下定论,这是完全不同的作文评价观。“议”的前提是师生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以商议的语气自由地发现自己的观点,学生易于接受,而“评”是老师作为“裁判者”,师生地位不平等,“盖棺定论”式的评价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就评改来说,要提倡多“评”少“改”,因为根据语言习得心理机制的理论,学生作文中的语言缺点和毛病不是老师的一两次修改就能解决的,而是随着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自然解决,在作文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老师这次改了,下次学生还犯同一个错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再说,作文的毛病由学生自主修改效果会更好。因此学生,教师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评”字上下功夫,多实施激励性评价,重在培养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树立作文信心。

四、个性作文评价学会宽容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缺陷是正常的,对此,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评价学生作文有一条“底线”就是学生想写、敢写、能写,如果因为修改学生作文而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挫傷学生写作的兴趣,而宁可不改!因此,教师要宽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毛病,允许它存在,特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这不是教师有无责任心的问题,而是尊重学生写作规律、保护学生写作兴趣的明智之举。比如小学生作文中错别字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有识字教学质量低的原因,也有小学生口头语言发展比书面语言快的原因,这样正常的现象,因此,评价学生作文时老师要多一点宽容心,不要因为错别字多而全部否定学生作文中的其它优点,至少不要把错别字的多少当作评价学生作文的重要标准。修改其实是“裁剪”,为的是使树苗更好看一些,但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更要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有了营养,“树苗才能生长得更好,我们必须在“生长”和“好看”之间权衡轻重,做出取舍,不要为了使“好看”而限制其“生长”。

五、个性作文评语的撰写方式

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传统作文评价常用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由于受旧的作文教学理念的影响,实际运用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不佳,表现在评语内容空泛,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有些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原因是教师写评语都是“评定式”的,有点“盖棺定论”的味道,俨然法庭上的法官的“宣判”,语言生硬,是标签式的。因此,在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时,要提倡从“评定式评语”转变为“对话式评语”。对话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运用于作文教学中,就要求老师用评语和学生对话。比如我这样写评语:“你的家乡太美了,特别是那条迷人的清水河,有机会我一定去那里旅游,到时请你当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你是一位很懂事的孩子,虽然自己受了委屈,但仍然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如果我拥有像你一样的孩子,我会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的!”(《独特的我》)像这样的对话式评语,语气更加委婉,感情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学生更容易接受。

张扬个性、抒发心声是人的本能愿望。因此,学生作文应是抒写心灵,展示个体生命过程的窗口。写作教学就是要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写出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张扬自我的个性。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个性化”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有利于学生主动作文、自由思维,让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文,让学生的作文苗圃五彩斑斓。

猜你喜欢
评语个性化作文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