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秀才”遇到“兵”……

2017-04-21 02:30杜艳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苗苗秀才园长

杜艳萍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13-02

“老师,他把不吃的菜挑到我的碗里了”。

“老师,我的衣服被他弄湿了”。

“老师,他骂我了”。

“老师,……”

这是我班的孩子苗苗,一天之中总是挂在嘴边的“告状词”。而每次她的这些问题我都会不厌其烦的一一给予解决。因为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深深知道,五六岁的孩子往往会把他们遇到的这些在大人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当做大事情来看待,虽然他们可能很快会忘记这些琐事,快乐的去做其他的事情,但是对于有些胆小又内向的孩子而言,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园一天的情绪和心情,有的孩子甚至为此第二天不想上幼儿园。所以,别看这些问题小,解决好这些小问题,是关乎到幼儿在园健康成长的大问题,也是幼儿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我一向很重视这些小问题,并为此忙得不亦说乎。

所以每次苗苗的告状我都能细心解决,令她满意,看到有老师为她“撑腰”,这个孩子似乎告状上瘾了。从刚开始的每天一两次,三四次,发展到现在的一两个小时,甚至是几分钟一次的告状,久而久之,诸如此类的事情为她处理的多了,副作用也就随之而来:我对她的告状居然有了条件反射。现在的我,只要是听到她来告状,简直让我烦不胜烦!而每次她告状的内容也是大相径庭的,有时候我通过调查,从孩子口中得知,苗苗所说的这些事情有些纯属子虚乌有,纯粹是自己杜撰出来的,用孩子们的话说,就是苗苗自己在那里撒谎,还要让“中枪”的孩子受批评。言下之意,就是仗着有老师为她撑腰,就在那里撒谎告状。就像今天,我刚盛完饭,孩子们准备吃饭时,就听见苗苗说:“老师,毛毛挑食了,不吃碗里的肉”。我随口说了句:“小朋友不能挑食,肉很有营养,小朋友吃了个头长得高,身体长得壮”。过了几分钟她又说道:“老师,点点要和我换勺子”。说完,还冲着和她“换勺子”的点点扬了扬头,那表情仿佛在说“哼,我告老师了。”点点着急地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慌忙摇头“我没有”,分明是一副受委屈的样子,我刚想指责告状的苗苗,忍了忍,没有发作。没想到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她又说道:“老师,他不让我吃菜”。就在我耐着性子刚刚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她又喊道:“老师,他……”没等她的话说出口,我紧绷的神经终于爆发了,忍不住吼了一句:“说,谁又惹你了?”听了我的话,她硬生生地把后半句话噎了回去,沉默了一会儿,用手指着旁边的小朋友,小声嘀咕了一句:“瑶瑶占了我的位置,我没地方坐了。”“你让她给你让一让,怎么了?非得给老师告状”?我很不友善的说了一句,看到她有些很受伤的表情,我却从心底长出了一口气。心想:这下你总该消停了吧,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拿出来当做大事情说,尽给你解决问题了,你不嫌烦,我还嫌累呢?

这件事情过后不久,看着苗苗和瑶瑶快乐的在一起游戏,我漫不经心的想着:以后孩子们之间的这些小摩擦,就该试着让她们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了,老师再插嘴也不迟呀!可是没想到,我的这种想法与做法却为我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大麻烦”。

这不,麻烦说来就来了。

今天刚一上班,我就被“请”进了园长室,因为有个家长到园长跟前告状了,“告状呈词”是孩子的座位被小朋友占领了,老师不但没帮忙解决,还冲孩子发火,孩子回家委屈的哭个不停,都不想上幼儿园了。园长在我跟前“调查取证”后,态度非常坚决: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都不应该对孩子发火,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用耐心、爱心、细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把我好一通批评,勒令我向家长道歉,并安抚家长和孩子受伤的心灵。我为了息事宁人,怕把小事化大,也怕在同事间传出什么不好的言语,所以主动和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态度倒也客气,表示小孩子嘛,爱告状也是常事,希望老师多理解,多照顾。这事过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家长这么理解老师的工作,能遇到这么好的家长,也算是作为教师的幸事了,小孩子多告几次状,也算不得什么事,是我自己太没有耐心了,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当教师的不给孩子做主,孩子当然得找家长告状了。

可是没想到,我又把这事情给想简单了,自从上一次我被“请”进园长室后,类似的事情就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不是苗苗的妈妈找园长告状,就是苗苗的爸爸找园长告状,“告状呈词”也从最初的告小朋友的内容发展到告老师的内容。不是说老师没收了她的铅笔,就是她在幼儿园里吃不饱饭。可气的是,我们的领导还没有“调查取证”呢,就先安抚家长,可怜我一个小老师真是百口难辩啊!我连孩子的铅笔影子都没有见过,我搁哪儿去没收呀?她孩子早上吃两碗粥,一个花卷,午餐面食吃满满两碗面,中午还加一次午点,晚餐米饭吃三小碗米饭,喝两小碗汤。这是我班老师们有目共睹的,比我这个大人还要能吃,怎么能说是吃不饱呢?以此为理由来告我的状,我比窦娥还怨呢?更加恼火的是只要家长一告状,园长马上“备案”,找我谈话。被告状的次数多了,我在园长跟前诉苦:这都叫什么事啊?拿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硬往人头上安,烦呀!“谁让你是老师呢?当老师的,干这份工作,就得操这份心。”园长一句话就把我的千万句怨言给挡回去了。

哎,没办法,这真正是应验了一句老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尽管我这么忍了,可是“麻烦”见了我这个老师还是不绕道。

周一早上上班的路上,碰巧遇见了苗苗的妈妈,刚想上前套近乎,只见人家骑在电动车上急匆匆的去上班,远远甩过来一句话“今天早上,苗苗鼻子流鼻血了,麻烦老师给注意看着点”。我当时还纳闷,边走边疑惑:大清早的孩子鼻子怎么会流鼻血?来到班里一看,鼻孔处果然有血迹,问孩子原因,她也不说,所以没有再细问。等到下午接孩子时,与苗苗的妈妈交流孩子出鼻血的原因,她说是因为在幼儿园喝水少,所以留鼻血了,让孩子要多喝水。看她妈妈支支吾吾的样子,幸亏我反应快:“幼儿园从不控制孩子的用水量,再说周末休息了两天,是在家里喝水少了吗”?听到我这么问,她才说出孩子流鼻血的真正原因:早上她急着去上班,可是孩子就是赖在床上不起,惹急了她,被她这个当妈的扇了一耳光,鼻子才出血的。言语中没有一丝冤枉我们让孩子喝水少的歉意!看着她的嘴脸,我心里气愤交加:你把自己的孩子鼻子打出血了,为什么要说孩子流鼻血是在园里喝水少造成的呢?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遇上这样的家长,我也懒得和她理论。无独有偶,摊上这个事后不久,一天早上另一个孩子脸上又“挂着彩”入园了。乍一看,真让人心疼:脸上一道划痕,鼻孔处有血迹,嘴巴略肿。问了半天,孩子不出声,经过老师耐心开导,终于说是被妈妈“不小心”打的,尽管看着让人揪心,不过鉴于有些家长这种爱诬告老师的风气,我很自然的想到用手机拍下“取证”,以防被家长诬告。同时我也为自己的这种拍照行为感动悲哀,教师竟然用这种行为撇清与孩子的关系。可是“吃一堑、长一智”,作为教师,我是真正被家长的告状折腾怕了,我只有用这种“聪明”的方法来明哲保身,“聪明”到连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孩子犯了错,教师通过批评教育,知错能改的孩子当然好了,怕就怕尽管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依然不听教师的教育——打架、骂脏话,偷拿小朋友的东西等一而再,再而三的“我行我素”,有时教师真是敢怒不敢言,深怕一个不小心,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惹怒了家长把你告到上级教育部门那儿。而上级领导通常怕家长告状,怕社会舆论影响教育形象,往往为了息事宁人,对于家长的告状总是“一刀切”。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也不管是谁对谁错,教育主管部门把责任全部揽过来,再将责任推给老师,给家长赔礼道歉,千错万错都是老师的错,孩子没有错,家长没有错,错就错在谁叫你是当老师的呢?上到大学的学生,下到幼儿园的幼儿,不管犯了多大的错,只要是和老师有关系的,都是如此。当然,我们不否认,教师中的确有一部分败类,做出了一些违法乱纪,有辱教师形象的龌龊事情,从而影响了教师在家长、学生心中的可信度与威信,社会舆论也日渐衰退,教师形象大不如前。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教师们都是非常敬业与清贫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以上所说的这些事情只是现行教育现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但它们却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可悲的是我们的家长在一次次的告状中胜诉了,因为有教育部门、教育现状这个强大的后盾作他们的坚强支柱,所以家长怕什么?家长什么都不怕,他們是真正的“常胜将军”!因此家长脸上的微笑越来越灿烂了,头扬的越来越高了,见了老师说话句句都是理,更加神气了!而老师们只有躲在背后哭的份,也越来越谨言慎行,越来越卑微了。这即是教师的无能,也是教育的悲哀!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是真实发生在我们教师、幼儿、家长、幼儿园身边的案例,虽然它只是个例,但不得不令人深思。当家长们在指责教师失职、幼儿园失职的时候,家长自己的监管教育责任由谁来指责?为什么孩子一犯错,家长就一味的只知道谴责呢?诚然,教师们担点儿责任没关系,谁让我们是教师呢,教师不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而且,作为教师,我坚信,这些现象不会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我对我们的教育很有信心,但我们的确不能够小觑它,因为它有蔓延滋生的趋势,所以这种现象真是令人担忧啊!担忧这些祖国的花朵将来能否担任建设祖国的伟大重任,担忧我们的国家将会迎来怎样的一批接班人呢?而我们当下的教育体制又该怎样实施?

猜你喜欢
苗苗秀才园长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秀才与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