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款扫地机器人能给你一个窗明几净的家?

2017-04-22 15:11
消费者报道 2017年2期
关键词:科沃除尘吸尘器

柴米油盐酱醋茶,扫地做饭洗衣服。这类生活琐事每天都占据着我们大部分时间。下班归来一身疲惫,面对着邋遢散乱的房间、隔夜没洗的碗筷、异味阵阵的衣服、满是灰尘的地板,我们心中那份窗明几净的生活热情正被一点点消磨殆尽。

自己扫地吧,累!雇钟点工吧,贵!用吸尘器吧,还得自己动手!在智能概念的驱动下,相信不少人都将目光转向了扫地机器人。

2016年11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iRobot、科沃斯、小米、美的等4品牌扫地机器人,分别进行了硬地板除尘和边角除尘两项客观测试;另外本刊也就4种地板类型(木地板、瓷砖等)和17种垃圾类型(蛋糕、果皮等)进行了针对性测试。

哪款机器人扫得干净又智能?哪款机器人在垃圾测试中“存活”到了最后?测评报告将为你揭晓。

小米除尘表现较佳,而美的硬地板除尘效率不符合标准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体积稍大的纸屑、瓜子壳等垃圾,美的的清扫能力较弱。

黄成宏

2015年11月,国际机器人联盟(IFR)主席Arturo Baroncelli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到了2018年,全球家用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台。

但扫地机器人毕竟是人工智能,它的清洁能力能比得上人吗?

为此,《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iRobot、科沃斯、小米、美的等4个主流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参考相关标准,对除尘项目进行了对比检测。

结果显示,小米除尘表现较佳,而美的硬地板除尘效率不符合标准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体积稍大的纸屑、瓜子壳等垃圾,美的的清扫能力较弱。而对于口香糖、可乐和蛋糕等“高难度”垃圾,所有扫地机器人均“束手无策”。

硬地板除尘:美的不符合标准要求

目前,扫地机器人没有出现在相关国家标准中,只被纳入到一项轻工业推荐性标准QB/T 483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清洁机器人》中。

“根据目前国内行业推荐标准,扫地机器人清扫方面的常规测试有两项,分别是硬地板除尘和边角除尘。”负责本次检测的陈工向《消费者报道》介绍。

硬地板除尘指的是机器人对地面中间区域尘土的清扫。在测试中,美的R1-L085B的除尘效率仅为45.20%,与标准规定的70%相距甚远。(如图1)4款扫地机器人除尘能力(图1)

针对上述结果,陈工也向本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达标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扫地路线无规划,为随机式打扫;第二,吸口宽度较窄,美的是4款扫地机器人中吸口规格最小的;第三,吸力、刷子的效率不高,我们发现,美的扫地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会把中央区域的灰尘打散,这导致吸进的灰尘不多。”

边角除尘指的是机器人对墙边以及墙角区域灰尘的清扫,尤其对于90度墙角区域,清扫难度较高。(如图2)

本次测试中,4款扫地机器人均达到标准要求(≥55%)。

要注意的是,硬地板除尘效率一般会高于边角除尘效率,因为边角旮旯的灰尘相对更难清扫。但美的正好相反,可能其专门对边角除尘项目进行了优化。《消费者报道》尝试联系美的方面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时,对方未予回复。

综合两个除尘项目的表现,小米的除尘效率均在80%以上。据工程师描述,80%以上是业界较优秀的水平,90%以上一般很难达到。

小米生态链公关经理林森向本刊指出:“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是默认的标准模式,米家扫地机器人设置局部清扫模式的话,适合局部强力清扫,效果会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大牌iRobot在除尘效率测试中并不出彩。对此,陈工解释:“测试时,iRobotRoomba 601的机身和滚刷上沾染较多灰尘,而有效清扫结果统计的是集尘盒里的灰尘。”

科沃斯、美的吸口宽度较窄

标准中的清扫测试只针对灰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面对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垃圾。

为此,本刊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17种垃圾作为清扫对象,包括3种饼干、2种纸类、2种灰尘、5种食品垃圾以及5种较难处理的垃圾。其中,我们用针线模拟头发和宠物毛发,用可乐模拟液体水渍,用蛋糕模拟宠物粪便。(如图3)

结果显示,小米、iRobot能有效清扫11种垃圾以上。而科沃斯、美的这两款样机无法清扫体积稍大的垃圾,如碎片较大的饼干、果皮等。这主要因为它们的吸口宽度较窄,均在13mm以下,导致体积较大的垃圾無法进入。而小米、iRobot的吸口宽度分别为20mm和30mm。(如图4、5)

消费者往往只关注集尘盒容量,而忽视了吸口宽度,厂商也较少对这个指标进行标注,但这关系到扫地机器人所能清扫垃圾的最大尺寸。(如图6)

需要指出的是,4款扫地机器人对口香糖、可乐、蛋糕、包装袋等垃圾均“束手无策”。

林森回复本刊称:“米家清扫一般垃圾没有问题,但不建议将其用于清扫果皮、蛋糕、可乐等。尤其是液体,很有可能损坏主机。”

本刊在实验中也发现,对蛋糕进行清扫时,扫地机器人会“推”着蛋糕走,把蛋糕涂得满地都是,故本刊不建议消费者使用扫地机器人对液体和粘稠物进行清扫。(如图7)

地毯增加清扫难度

在实际生活中,扫地机器人面对的不只是标准中的木地板,还有瓷砖、地毯等各类接触物。

那么,在这些标准以外的地板上,扫地机器人的清洁能力会不会打折扣呢?

为此,本次实验设置了4种地板场景,分别是木地板、瓷砖地板和两种不同类型的地毯,并采用5种比较典型且易清扫的生活垃圾作为清扫对象。(如图8)

结果显示,在木地板上能被清扫的垃圾,在瓷砖地板和地毯上不一定能被清扫,尤其是纸屑、瓜子壳这类垃圾。(如图9)

“地毯确实会增加清扫难度,因为垃圾会进入地毯相对较深的地方,使得机器人的主刷无法清扫到。另外有些黑色地毯会让悬崖传感器误识别,使机器人无法正常完成清扫。”林森对本刊表示。(如图10)

鉴于iR01)0t、科沃斯的环境适应性较强,能通过4种地板类型的清扫测试,故本刊建议家中有地毯的用户可以考虑。

而在客观除尘项目、特定类别或者特定场景的清扫测试中,美的表现不够理想,故本刊不予推荐。

小米清扫时间快路径规划更简洁

小米、iRobot的清扫用时较短;而美的清扫用时超过3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4款扫地机器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均顺利通过防跌落、越障爬坡等测试。

“激光测距”、“路径规划”、“自动回充”、“定时清扫”、“防跌落、防缠绕”、“越障爬坡”……诸多术语让消费者不明觉厉,种种功能让使用者眼花缭乱,到底哪一款扫地机器人更智能呢?

为此,《消费者报道》针对智能表现,对市面热销的4品牌扫地机器人进行了对比测试,项目包括扫地路线、扫地时间、脱离时间及防跌落、防冲撞、自动充电等。

结果显示,小米、iRobot的清扫用时较短,而美的清扫用时超过3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4款扫地机器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均顺利通过防跌落、越障爬坡等测试。

美的清扫用时超过30分钟

扫得干净还不够,还要扫得快。

为了选出高效产品,本刊对4款机器人在两个测试场景的清扫进行了拍摄,并对清扫用时进行了统计。其中,场景一难度较高,清扫区域面积较大、纸屑碎片较大、有障碍物;场景二难度较低,清扫区域面积较小、纸屑碎片较小、无障碍物。

测试结果显示,小米、iRobot在两个场景的清扫用时均较短,而美的在两个场景的清扫用时均超过30分钟,并且在难度较大的场景一中没有清扫干净。(如图11)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向本刊提到:“清扫用时和电池续航、电机功率、滚刷设计等因素有关。”

负责本次检测的陈工也表示:“小米清扫用时较短可能与它带有众多传感器有关。”

路径规划能避免重复清扫

梁振鹏提到:“扫地机器人的扫地路线规划主要通过激光、红外线、声呐、碰撞等各类传感器实现。”

为了探究扫地路线规划对清扫效果及时间的影响,本刊选择了在扫地项目表現较好的iRobot和小米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分别代表了业界主流的两种路线设计,前者为随机碰撞模式,后者为激光规划模式。(如图12)

虽然小米的清扫路线看上去更简单,但在已清扫干净的基础上,其清扫用时短于iRobot。(如图13)

小米生态链公关经理林森回复本刊称:“米家扫地机器人是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构建房间地图,并实时定位,再根据地图划分区域和规划清扫路径,最终形成先沿边后z字形的清扫路径。而随机碰撞型机器人没有固定清扫规律,当机器碰撞到物体后就会随机变换方向。”

他认为,随机碰撞型扫地机器人清扫效率不高,清扫用时长,因为没有规划,所以它不知道是否清扫完成,甚至会出现未执行完清扫程序就自动回充(电)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4款扫地机器人中,小米和科沃斯为路径规划型,iRobot和美的为随机碰撞型。但在测试中,我们发现随机碰撞型iRobot的清扫用时比路径规划型的科沃斯更短。(如图14)

清扫前务必先清理地面杂物

除了清扫路径规划,扫地机器人的智能还体现在“自我保护”上。

“扫地机器人目前还有一些缺陷,比如躲避障碍物如桌脚、电源线时不够智能,比较容易卡在死角里。”梁振鹏提到。

考虑及此,本刊针对扫地之外的智能项目进行了测试,包括椅子区域脱离时间、电线缠绕脱离、防跌落、防冲撞、越障爬坡、自动回充等。

测试结果显示,小米、iRobot在椅子区域脱离时间较快,而科沃斯则需要超过1分钟,路线的算法仍有待优化。(如图15)

但4款扫地机器人均没有成功逃离电线缠绕,会拉着电线一路工作。对此,林森表示:“目前,电线缠绕是市场上所有品牌扫地机器人的共同难题。小米有一定的脱困能力和算法,如主刷或边刷遇缠绕后反转脱困。但我们还是建议用户在使用前收拾好电线等杂物,以免机器人的刷子被缠绕。”(如图16)

“防冲撞”功能指当扫地机器人检测到前方障碍物时,会退回或触碰之后退回,以避免撞坏家具或自身。

虽然4款样品均通过测试,但美的和iRobot的碰撞方式比较粗暴,其中美的甚至会推动椅子,而且碰撞墙体会产生响声,本刊认为这可能会对墙体漆层和涂层家具造成损伤。

“自动充电”指扫地机器人在清扫完成或没电的情况下,自动回到充电桩进行充电。测试员发现,只有小米在没找到充电柱时,会使用智能语音提醒用户。

科沃斯噪声小,iRobot清洁只需两步

科沃斯运行时噪声较小,而美的集尘盒容量较小,后续清扫盒中的垃圾也较为繁琐。

2016年8月,《消费者报道》发起了一项关于扫地机器人使用的问卷调查,

在152名参与者中,70%的人表示每周打扫两次以上。

经本刊粗略计算,人一生花在打扫上的时间接近两年。而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你可以把这两年的任务交由机器人来完成。

那么,这位“家庭成员”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困扰吗?

为此,本刊对4品牌扫地机器人的噪声、续航、后续清理等项目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科沃斯运行时噪声较小,而iRobot的后续清理较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经本刊对比,使用扫地机器人比吸尘器更方便、比雇用钟点工更便宜、比自己打扫更省心。

科沃斯噪声低、高度小、续航长

2016年1月实施的轻工业推荐性标准QB/T483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清洁机器人》规定,扫地机器人的噪声不应大于75dB。这大概相当于一辆卡车从你身边经过所发出的声音。

测试结果显示,4款扫地机器人的运行噪声均在75dB以内,其中科沃斯明显较其它3款低,为60dB,大概相当于人正常交谈时的声音。小米因为电机功率较大,噪声达到70dB。另外,本刊也从电商平台上选购了1款热销的吸尘器进行测试,发现噪声值高达85dB。(如图17)

一名前科沃斯员工向本刊透露:“风动方面是科沃斯的强项,毕竟它是做吸尘器出身的,而且还设有专门的噪声测试实验室。”

另外,科沃斯和小米的续航时间均在120min以上,不过由于内部电池容量较大,充电时间也相对较长。

“大电池带来的长续航可以保证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不会频繁充电,而噪声过高的产品则会影响消费者正常生活。”小米生态链公关经理林森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有清洁桌底和床底的需要,就要格外注意扫地机器人的高度。本次测试的4款机器人中,美的和科沃斯的高度仅为72mm;小米由于搭载了激光测距传感器,高度达95mm。

iRobot集尘盒容量大且后续清理方便

一般来说,集尘盒容量越大,扫地机器人能够清扫的灰尘就越多。

根据产品标识,iRobot的集尘盒容量最大,为0.47 L;而美的和科沃斯的容量最小,仅为0.3L。其中美的经常需要用户在一次打扫中倒好几次垃圾。(如图18、19)

后续清理上,用户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打开机身外部的盖子,取出集尘盒,打开集尘盒的盖子,倾倒垃圾。

而iRohot相较其它3款产品更简便,取消了机身外部和集尘盒的两个盖子,使得集尘盒直接成为扫地机器人的一部分。另外,测试员发现美的集尘盒的盖子较难开启,倒垃圾还需要拆开里面的滤网。

扫地机器人较主流清扫方式实用

目前,主流的清扫方式有三种:吸尘器、雇用钟点工及自己清扫。本刊也尝试从经济、效率角度,将扫地机器人与它们进行对比。(如图20)

吸尘器的功率、吸力较扫地机器人强,清洁能力也更胜一筹。本刊尝试在清扫测试中加入1款市面热销的吸尘器进行对比,发现除了包装袋和液体粘稠物外,吸尘器能“胜任”基本的生活垃圾,而且清洁效率比扫地机器人高,清洁范围也不像扫地机器人一样局限于地面。

但吸尘器的缺点是噪声较大,需要人手操作,不够智能,而且需要插电或充电使用,较为耗电(扫地机器人额定功率一般为20至60瓦,吸尘器额定功率一般为几百瓦甚至上千瓦)。

雇用钟点工较方便,清洁较全面(窗户、洗手间等都可以清洁到位),但价格最为昂贵。本刊咨询了广州地区一家家政服务公司,清洁钟点工的收费一般为30至40元/小时。以每周打扫2小时计算,两年下来费用高达七千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身体力行用拖把、扫帚搞清洁,似乎最省钱,但却是最累的方案。

綜合来看,使用扫地机器人比吸尘器更方便、比雇用钟点工更便宜、比自己打扫更省心。

国产品牌不输国外大牌小米表现领跑

8个项目的综合评分显示,小米表现较佳,不输家用机器人品牌iRobot;而传统家电品牌美的表现稍逊,故《消费者报道》不予推荐。

GFK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规模在50亿元左右,预计在2017年会达到75亿元。

智能概念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扫地机器人也成为了像洗衣机、空调一样的家庭好帮手。但喜欢尝鲜的你是否还在选购和保养上犹豫呢?

2016年11月,《消费者报道》在电商平台和家电卖场选购了iRobot、科沃斯、小米、美的等4品牌2000元以下的扫地机器人,立足清洁能力、智能表现等多个项目进行对比测评。

8个项目的综合评分显示,小米表现较佳,不输家用机器人品牌iRobot;而传统家电品牌美的表现稍逊,故本刊不予推荐。

美的表现稍逊

本刊在8个评价项目的权重划分上主要参考轻工业推荐性标准,并综合了测试工程师的专业意见,以及问卷调查中消费者的选购关注点。

综合评分显示,小米表现领跑,各个项目都比较均衡;表现不俗的iRobot紧随其后。而传统家电品牌美的表现稍逊,其中美的硬地板除尘效率仅为45.20%,不符合轻工业推荐性标准QB/T 4833-2015要求(≥70%)。(如图21)

《消费者报道》发起关于扫地机器人购买意向的问卷调查即显示,152名消费者中,77%的人倾向选择2000元以下的产品。这个价格区间是国内品牌的主要集中地,而国外品牌中落于此区间的产品相对较少。

据广州市天河区家电卖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iRobot、科沃斯这类专门做扫地机器人的品牌甚少在家电卖场进行售卖,线下门店也相对较少。而飞利浦、美的、松下这类家电品牌在卖场较多,如果机器人坏了,用户也可以直接拿来家电卖场进行售后保修,因此让不少消费者更放心”。

小米生态链公关经理林森建议:“消费者选购扫地机器人时应选用大吸力、大电池、低噪声、算法好、不易被卡住和使用方便的扫地机器人。”

除了常用功能外,本刊为广大消费者总结了市售扫地机器人的一些特色功能,以供参考:

1.拖地功能,需将厂家提供的抹布卡入滚轮的前方凹槽(区别在于是湿拖设计,有些采用水箱加水渗透,有些需要直接浸湿毛巾)。另外,科沃斯也推出了用于擦窗的扫地机器人。

2.“虚拟墙”功能,通过相应配件的放置,能避免扫地机器人进入不用清扫的区域,也可防止其离家出走。

3。“断点续扫”功能,这项功能适合面积比较大的房子。如果一次清扫没完成,扫地机器人会记住已经清扫的区域,接着上次的地方继续清扫。

扫地机器人保养妙招

扫地机器人的保修期大多为1至3年。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清扫效果,各个部件都需要用户定期保养,包括集尘盒、滤网、刷子、滚轮等。

边刷是将墙角边沿的垃圾扫到中间的吸口附近,再让扫地机器人吸进集尘盒,因其直接接触垃圾,故需要经常清洁。

吸口处的主刷(又叫滚刷),有利于清扫比较大的垃圾,本次测评的小米和iRobot都有主刷设置。但主刷比边刷更易缠绕上头发,清理起来也更难,需要用户一点点把头发拉出来或者整个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当然,不是所有扫地机器人的吸口都有主刷设计。

滤网能防止灰尘或垃圾进入马达(电机),并起到净化空气防止二次污染的作用,但本刊建议用户不要用水清洁集尘盒或滤网时。

另外,在清扫之前,用户必须进行一定的收拾和清理。如收拾好垃圾桶、椅子、鞋子和电线等杂物,预先清理好包装袋、香蕉皮、地面上的污渍和宠物的便便等垃圾。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底座(充电桩)要靠墙摆放,且前方不要有障碍物阻挡。每台机器充电前都要开机,否则无法正常充电。

本刊不建议用户使用扫地机器人或吸尘器清理液体和粘稠物,一来这类垃圾超出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能力,清理起来也较难;二来液体有可能损坏主机。

扫地机器人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帮你解决所有清理难题。如果扫地机器人进入了你的家庭,那么请把它当成你的新成员,好好对待它。

猜你喜欢
科沃除尘吸尘器
好书(外一首)
转炉煤气LT干法除尘水处理设施设计
大战吸尘器
大佛除尘
吸尘器(1)
吸尘器(2)
“美国之鹰”科沃尔
铝镁金属机械加工中除尘系统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
雪佛兰科沃兹上市
“宝宝牌”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