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里掺进百般色彩 阳光下折射万种风情彩玻艺术家林敏的玻璃心

2017-04-22 08:43素素,林敏
环境与生活 2017年4期
关键词:熔炉屏风彩绘

熔炉里掺进百般色彩 阳光下折射万种风情彩玻艺术家林敏的玻璃心

给教堂增添神圣光感的铅条镶嵌玻璃画,是欧洲压箱底的传统工艺,从业者寥寥,还是壮汉的专利,偏有一位娇小的中国女孩加入这高冷的队伍……

彩绘玻璃是欧洲传统工艺,中国旅法艺术家林敏在5年时间里切割烧制了几千块玻璃,试验制作了各种门窗、镜面、屏风、雕塑和灯具作品,赢得口碑和市场。

折服于玻璃画的光影中

2001年,一个纤瘦的中国南方女孩,因为一本《梵高传》,从广东来到陌生的法国,踏上留学之路。她叫林敏,她的彩绘玻璃艺术之路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南法的夏日十分炎热,高大阴凉的教堂,是林敏避暑和寻找灵感的去处。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会为了彰显神权的伟大,在各个教区兴建恢弘的教堂,教堂窗户尺寸比例超常,阳光照射着工匠们用心血堆砌的彩色铅条镶嵌玻璃画,斑斓的光影射进大殿,时至今日都给人一种撼动心灵的神圣美感。

林敏对玻璃的热爱产生于令人叹为观止的欧洲哥特式教堂。阳光透过五光十色的玻璃镶嵌画投影进她的心里,就像来自天国的宝石,让她再也无法转移视线。

“如果我们的敦煌壁画也用玻璃表现出来,会是什么样?”林敏在心中默默自问。不久后,她报考了法国教育系统唯一的彩色铅条镶嵌玻璃专业。

2万多块玻璃换来满手伤痕

屏风局部

学习玻璃镶嵌,首先要克服对切割玻璃的恐惧。未经过打磨的玻璃异常锋利,为了保证切割弧度的精准,整个玻璃切割的过程中不能戴保护手套。林敏已经数不清她被玻璃割破过多少次手指,只记得十几年来切割过的玻璃,有20000多块。在学生时代,一件由270多块玻璃拼嵌而成的作品,就让她的双手贴满创可贴。也正是这件作品,磨练出她的精湛技艺,从此没有任何切割弧度能够难倒她。

闭关5年修炼高冷艺术

铅条镶嵌玻璃画,这样一个欧洲人几乎当作压箱底的传统工艺,经常要用铁具加固装框支撑,切割,描绘,烧制,拼合,这需要很好的体力和耐心,通常是壮汉的专利。时至今日,这一行只有师徒制的严格传承,全法国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传人,只有寥寥几人。而在这个几乎和熊猫一样珍贵的种群里,从此有了一个娇小的中国南方女孩的身影。

毕业后,林敏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她搬离了人烟稠密的城市,在巴黎市区100公里外的小村庄,安置下她的工作室。

在5年时间里,林敏切割烧制了几千块玻璃,试验制作了各种门窗、镜面、屏风、雕塑和灯具作品。

这些付出慢慢给她带来了回报,各种展览给她打开了市场,也为她赢得了同行和客户的认可。

开炉瞬间主宰着悲喜

在神权没落、人文兴盛的近代,欧洲传统的铅条镶边玻璃画,在题材上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功用上也更强调工艺美学服务于日常生活。于是,镜框、门饰、灯具都成了林敏创作的主题,即使是单调的酒瓶,她也要点缀上丰富的图案,让它变成美丽的挂饰。唯一不变的,是繁复的烧制上色工艺、精确的切割弧度,和一种带着近乎宗教般虔诚的工匠精神。

1/ 旅法彩绘玻璃艺术家林敏正在工作

2/ 矮茶几

3/ 吸顶灯

4/ 首饰

5/ 彩绘玻璃屏风局部

6/ 椅子

装饰品《海市蜃楼》

装饰品镜子

玻璃开炉的瞬间是林敏生命中的神圣时刻,它霸道地支配着林敏的情绪,能让她欣喜,也可以将她拉入失望的谷底。

2009年1月的某日凌晨2点,林敏在工作笔记中写道:这是第19次烧制试验。当时,她正紧张地守在炉前,进行着《荷塘月色》的烧制。

这是一件复杂的作品,单单绘制一只水鸟,就用了3天时间。开炉后,看到玻璃裂成碎片,林敏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止也止不住。

矛盾的玻璃人性

熔炉里掺进百般色彩,阳光下折射万种风情,玻璃这种物质似乎天生就是人类和阳光之间的信使,泄露着秘境般的天国世界传递给人间的美丽密语。

“玻璃,透明而神秘,冷峻又热情,坚硬而脆弱,这简直就是人性的写照。”林敏如是说。

画画、种花种菜、做彩玻实验、修理工作室,这是林敏现在的生活日常。她的生活虽平静,却不平凡。

(素素/供稿 林敏/供图 原载《欧洲时报》,本刊有删节。)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

猜你喜欢
熔炉屏风彩绘
饮食文化的“大熔炉”
熔炉
固表防感玉屏风 珍贵如玉肺不虚
体虚易感冒喝玉屏风汤
彩绘“未来之星”
火山熔炉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汗证70例
玉屏风配合三伏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4例
彩绘玻璃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