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柞水县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成效与启示

2017-04-23 12:55宋琦雁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成效马铃薯高产

宋琦雁

摘要:该文简明扼要的阐述了2011年以来,柞水县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工作实施的成效,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以及所得到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成效;措施;启示与建议

自2011年以来,柞水县不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组织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目前,全县形成了以秦岭沿线温凉山区为主产区的马铃薯优生产业带。取得了显著的创建成效。 2016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6万hm2,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 0.37万hm2,与2011年相比种植面积增加了0.14万hm2,增长率为60.8%;全县马铃薯平均单产提高214 kg;总产增加了3.9万吨,马铃薯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创建成效

1、产量效益显著提高

六年来,累计创建集中连片的马铃薯万亩示范区6个、面积0.45万hm2,平均亩产2465.38 kg,亩增产873.83 kg。按薯折粮5折1计算,累计增产粮食1179.7万kg;累计增加收入7078.05万元。

2、新优品种应用加快

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适宜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并在海拔1400 m的盘龙寺村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00 hm2,为大田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种源保障。全县以紫花白、早大白、荷兰15为主的脱毒种薯应用率达到了96%,加快了新优良种的应用步伐。

3、关键技术集成推广

在创建过程中,全面规范应用了马铃薯脱毒种薯、规范间套、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大关键技术。同时,针对不同区域开展试验示范研究,总结集成了一套栽培技术模式,使柞水县马铃薯栽培水平有了质的突破。

4、辐射效应得到加强

万亩高产示范片和核心攻关田顺利建成,通过观摩交流,使广大种植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不断增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0.23万hm2扩大到2016年的0.37万hm2,全县马铃薯栽培技术水平得以整体提升。

5、新型主体发展壮大

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盘龙寺村“荣政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得以发展壮大。2014-2016年该社建立了原种、一级种薯繁育基地,面积达100余hm2,并在全县范围内设立了薯种、专用肥等物资供应网点,为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县农业局成立了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决策、协调、检查等工作。县农技推广部门组建了技术服务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与落实,抓好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工作。形成了行政上有领导、技术上有专家的良好工作机制。

2、广泛宣传培训

一是为发挥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作用,力求扩大技术辐射范围,使农民目睹高产栽培技术的增收效果,亲身感受与传统种植方式的巨大区别;二是在播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生长关键时期组织全县种植户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活动;三是在镇、村巡回举办技术培训、发放资料,利用媒体、报刊科技之春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

3、推广关键技术

集成推广了“良种应用、规范间套、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病虫综防”五项关键增产增效技术,提升马铃薯生产的科技含量。

4、实施物化补贴

在项目建设中,精心制定补贴方案,按照不同的补贴标准,分别对百亩核心攻关田、高产示范点、万亩示范片每亩进行一定的补助,确保项目资金80%以上用于物化补助。

5、强化项目管理

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将有关文件、方案、信息、图片、测产结果和总结等资料整理归档; 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项目资金。

三、启示与建议

1、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载体是良田,如果土壤肥力差,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实现目标产量。在高产创建示范区内,相同的技术措施,但肥力强、旱能浇、涝能排的田块产量就高。因此,要保证大灾之年不减产或少减产,必须依靠水利设施、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高产稳产田。实施深翻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改善水利设施条件,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石。

2、重视技术集成创新

高产创建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总结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不同田块肥力差异较大,加之每年春旱、倒春寒等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因此要用现代经营理念,转變生产方式方法,尤其要因地制宜,重视集成技术研究攻关,把良种良方良田结合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和科技防灾减灾等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组装起来,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栽培模式,在关键技术集成上力求突破,挖掘生产潜力,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效益。

3、转变服务工作机制

当前农村土地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经营行为又不一致是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现实。现行农技推广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只有重视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开展社会化服务,才能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分散经营与规模化生产结合,解决农村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与大面积高产创建的矛盾。

4、加大惠农政策支持

实施高产创建是国家的一项惠农措施,农民是最终受益者,所以实施高产创建必须有相应惠农政策的支持。广泛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各项技术措施全面实施到位。

5、强化基层组织领导

高产创建这项综合性集成技术措施最终要靠广大农户去实施,所以创建工作能否成功决定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安排,特别是村组干部的重视程度、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成效马铃薯高产
马铃薯有功劳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