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的问题与建议

2017-04-23 22:26张鲁婧崔引娣张立华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

张鲁婧+崔引娣+张立华

摘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发展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农业节水的现状,指出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所面临的问题,并对节水农业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如何做好农业节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业节水;问题;建议

中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旱缺水问题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较少,灌溉节水、管理水平较低,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发展农业节水是很有必要的。发展农业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节水的基本情况

中国灌溉方式以地面灌溉为主,输水工程以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灌溉为主。全国耕地灌溉面积6454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3.8%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9019千公顷,其中喷灌、微灌面积7843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8271千公顷。中国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农业节水工程,按照区域性、规模化推进的模式,开展了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已建立基层水利服务机构2.9万个,成立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8.34万家,当前农业节水工程的主要管理主体有村委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等形式。由于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历史欠账较多,农业用水粗放、用水效率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硬伤。

二、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

1、节水工程总体上标准较低

中国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质量较低,加上长期的使用和运行,许多设施处于老化失修的状态,渗漏跑水,农业用水损失较大。农业节水工程设施覆盖率还不高,由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干渠、支渠等骨干工程较完善、配套率较高,支渠以下输水工程不配套,测水量水设施较少,管道灌溉、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较少。农业节水工程中先进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较少,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仅在少数地区使用。

2、农业节水的管理水平不高

农业节水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部分工程产权、管理权不明晰,导致管理相对滞后,管理责任无法落实,有人建无人管,工程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灌溉服务组织不健全,人员不足,缺少科学的、稳定的灌溉服务体系,难以支撑节水灌溉的规模发展。

3、缺乏激励农业节水的政策

农业水费较低、计收较困难,缺乏用水的奖惩政策,无法合理控制用水量,造成农业灌溉浪费。由于缺乏科学的水价体系,农民对水的商品意识认识不足,影响了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4、缺少农业节水技术集成

农业节水是一项包括农艺、工程、管理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当前农业节水往往只注重单项工程节水,没有将工程技术与农业措施综合集成,部分地区出现了单一的工程技术推广难,使用效果不好的现象。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建立集成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农业节水的发展方向。

三、對策建议

农业节水是一项综合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工程,推动农业节水发展需要从工程、农艺、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着手。

1、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重点发展渠道衬砌、管道输水灌溉,积极发展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配套完善供水计量设施。井灌区以管道输水、田间窄短小畦灌溉为主,推行自动控制管道输水灌溉模式;引黄灌区通过渠道衬砌,建设配套建筑物、测量水设施,建设高标准的渠道防渗工程;山丘区水库、塘坝灌区将渠道输水与管涵输水结合,推广自流灌溉模式;在高效经济作物园区等土地流转地区,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现代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求,进行自动控制精准灌溉。充分发挥科研单位、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科研、生产和人才优势,加强节水技术创新和研发,研制成本低,实用性强的高效节水灌溉设备。

合理安排耕作和栽培制度,推广深松整地、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合理使用生物抗旱剂、土壤保水剂等技术,提高土壤吸纳和保持水分的能力。积极开展作物间作、套种,提高土壤抗旱节水能力。

2、提高农业节水管理水平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农业节水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实行灌溉用水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对农业用水进行监测,提高农业节水管理水平。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搞好产权移交,明晰农业节水工程产权、明确工程管护责任、落实工程管护经费。进一步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行专业化管理模式。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3、加大农业节水资金投入

发展农业节水会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应增加各级财政资金对农业节水的投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节水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联营、租赁、捐赠等途径,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委托运营、债转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

4、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建立农业水权制度,以县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按照灌溉用水定额,把用水指标细化分配给各用水户,落实到具体水源,明确水权,实行总量控制,鼓励用户转让节水量或结转下年使用。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用户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合理制定供水工程各环节水价,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确定阶梯和加价幅度,促进农业节水。增强水费征收的透明度,防止乱加价、乱收费,加强水费的使用监督,防止乱挪用、乱开支。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节水奖励机制,提高用水户主动节水的意识和积极性。

5、加强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培训农业节水政策、法规,节水灌溉技术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等,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广泛开展农业节水宣传,引导农民树立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有偿用水意识和节约用水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农业节水氛围。

参考文献

[1]王长德.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设施管理浅析[J].中国水利,2015(13):40-41.

[2] 靳云山,宋绍平. 发展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型农业[J]. 节水灌溉,2001(06):40-42.

[3] 王 庆,张 辉. 中国农业节水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 河北大学学报,2013,38(4):108-113.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