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秕粒空壳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7-04-23 11:06吴惠莲肖盛顺陆会梅邢启程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花生预防措施

吴惠莲+肖盛顺+陆会梅+邢启程

摘要:花生出现空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种植的土壤情况、花生品种以及施肥的情况等,这些因素都将会导致花生出现秕粒,造成花生产量降低,品质质量差。该文主要对引起秕粒空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此采取预防的措施,争取让花生的品质上升。

关键词:花生;秕粒空壳;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类农作物,收到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由于最近这些年,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总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花生出现秕粒空壳的现象,引起花生的产量急剧下降。下面对于花生出现空壳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造成花生出现秕粒空壳的主要原因

1、土壤的本身保水保肥能力差造成

山坡地带和沙地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比较差,种植在这样的土壤上,花生的秕粒现象很严重,而在一些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的土地上,这种现象就发生的很少。还有一些地方,有机肥根本不能每年都充足地施用,导致这些地方的花生得不到均衡的营养而生长不好[1]。

2、品种差异

由于种植的花生品种不一样,有一些颗粒较大的花生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很容易里壳出现问题,而一些小花生品种,如珍珠系列的品种,这种情况就发生的很少。

3、土壤酸化引起的

由于每一年都要进行施肥,而有的农民不科学地施用了化肥,导致土壤出现酸化的问题,可花生的正常生长的土壤应该是中性的,但是他们又不懂得通过科学地方法去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在这样的酸性土壤里面,活性钙成分很容易随着雨水流失,造成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得不到充足的钙元素,而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或者是出现花生籽粒发育不良的现象,出现空壳的情况,导致花生的产量极度下降。

4、投入使用的化肥不合理所造成的

我们都明白在90年代的时候,在种植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的时候,都使用过磷肥,主要成分是过磷酸钙,这种肥料里面不仅含有磷肥,同时也含有钙肥料。现在使用的肥料大都是磷酸二胺或者是三元高浓度的复合肥料,这种肥料中基本不含有钙,对于花生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花生的生长必须有钙元素的摄入,且含量不能低于28 mg/kg,不然很可能会造成花生的颗粒不饱满,出现空壳的现象[2]。

5、钙素不足

出现花生空壳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缺少钙元素造成的,缺少钙元素,将导致花生在颗粒生长的过程中,营养不足,而影响整个颗粒的生长。花生缺少钙元素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土壤因素

一是土壤的因素所引起。在种植的土壤中,有机肥料不是很充足,同时人们又对钙肥料的施用也不是很关注,导致了土壤中的钙元素的缺少,花生根本吸收不到充足的钙元素,引起缺钙的情况。这种情况将导致花生的种植产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将影响土壤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解决。

二是一些土壤属于砖红壤和黄棕壤,而这些土壤是呈现出酸性或者是偏酸性的质地,其中所含有的钙元素含量很低,从而造成缺少钙元素的情况。

(2)气候原因

当地的气候也对花生种植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气候属于高温多雨的季节,将会造成土壤中的钙元素流失;若是干旱的季节,或者是有积水较多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土壤中的钙元素不能被花生的根系很好的进行吸收。

(3)施用钾肥过量的情况

如果在花生生长的过程中,施用了过多的钾肥,会一定程度的干扰根系对于钙元素的吸收,从而使花生在生長过程中缺少钙元素。

(4)荚果层土壤缺少钙元素

对于花生这种农作物,非常喜欢钙,但是其根系对于钙元素的吸收能力却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在花生的花针期过后,花生的荚果要进行生长,必须需要大量钙素,而这些钙素必须从针和根系接触的土壤中吸收,而此时,如果对于钙素的吸收不够,极易导致花生荚果生长缺少钙素,而出现空壳的情况。

6、从产量水平上而言

现在,大花生的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空壳的机会也有所减少。为了追求花生的产量,很多地方施用的氮肥很多,这样的情况下,非常不利于根瘤菌固氮。现在施用的磷肥主要是磷二铵,或者是三元的高浓度的复合肥料,花生地上部分的茎叶生长得非常茂盛,而有机肥料在根系部分分配得不多,对于花生生长过程中补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干扰,使得花生不能实现营养均衡,对于钙素的吸收也难以达到最佳的状态。钙素的缺少会导致花生出现空壳的现象,每生产100 kg的荚果,需要的钙素为2.7 kg左右。特别是在荚果的生长期间,需要量更大,这样花生仁才能长得饱满。

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表示,对于荚果不同的地方,吸收钙素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入土果针其吸收钙素是15.5%,幼果的果皮吸收钙素是59.5%,幼果果仁吸收的钙素是7.5%,初成型果果仁吸收钙素是15%。由此可知,花生的果仁部分其吸收钙素的能力最少。花生吸收钙素的能力与荚果发育的过程有着很大的联系,一般而言,荚果发育越接近成熟,吸收的钙素越少,但是在其刚发育的时候,需要的钙素是很高的,这时候,如果缺少钙素,就极易发生花生空壳现象[3]。

二、预防花生秕粒空壳的应对策略

1、花生品种对于土壤环境的要求

花生对于生长的土壤要求很高,其根系的生长要求既要通气又要透水,因此,土壤必须满足蓄水保肥的特点。在进行花生栽培的时候,要创造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土壤松活、有营养的土壤。一般来说,果针的表土层的厚度最好在0-10 cm之间,这一层我们称之为“结实层”,这一层的土质一定要不散不板,浇水后土壤不豁不懈,为沙质壤土。这样的土壤通透性比较好,对于花生的生长有着很好的基本条件。

对于每一品种的花生,其根系大都是位于0-30 cm的耕作层中,作为耕作层的土性要比结实层更加的紧。这种土层要经常进行耕作、施肥,可以说这个土层的营养物质最多,可以保证花生的生长。这一层的土质必须是粉沙壤土。

花生要实现高产,对于土层的厚度要求是其扎根必须在1 m之上的范围,对于耕作层之下的30-50 cm这一层是心土层。这一层基本不会被进行人为的耕作处理,土质一般是沙质豁壤土。

在心土层之下的是底土层,这一层基本不会受到大气的干扰,非常结实。这一层的厚度一般是在50 cm以上的,虽然不会对耕作层产生影响,但是对于蓄水保肥则更加的关键。

综上所述,花生种植的全部土层厚度应该是1 m之上,土层结构为深、松、暄、活的结构,下层土质结实,上层土质松。这样上层通气透水性能好,下层又能蓄水保肥,达到土壤中的水、肥料以及气候和热量的统一。拥有这样的土壤根基,可以给花生高产奠定基础。

种植花生后,最好不要花生重茬,因为花生不耐连作,否则会导致病虫害的大量繁殖,使得微生物失去原有的平衡,导致根部的分泌物出现,造成花生自身的中毒情况。一般而言,花生重茬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多数早早就掉叶子,果粒小且少,造成花生的产量减少。因此,要和其它植物進行合理轮作,与棉花、蔬菜等农作物进行换茬种植,将会使得花生高产。

对于在某一块地域上已经出现了花生秕粒空壳的情况,第二年就应该改变种植的花生品种,绝对不能选择生长期很长,荚果很大的花生品种,否则更加容易出现空壳的情况。应该选择种植一些中小型的花生品种,尽量避免出现空壳现象。

2、增强土地肥力

(1)多进行施有机肥料,增强土地肥力

在冬季前,就要对土壤进行提前的施肥,铺设一层腐熟有机肥料作为基底肥料,这样到第二年春季的时候,再进行施肥,将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土壤的营养物质丰富,满足花生生长所需。

(2)在盛花期的时候,不要施用氮肥

在花生生长进入盛花期后,这个阶段,花生根系部分的根瘤菌固氮的能力最为强大,此时,非常容易造成花生的植株出现徒长。如果花生的植株生长得不是很好,可以进行一次中耕,用大粪或者是过磷酸钙进行施肥,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3)增施钙硼肥

花生是一种喜欢钙素的农作物,这种植物对于钙素的吸收要远远大于对膦的吸收。每亩土地需要施用的过磷酸钙肥料是30-50 kg,硼砂1 kg,作为基底肥料。倘若没有过磷酸钙,可以使用熟石灰来代替,大约30-40 kg。在土地进行耕后,进行起垄播种,将熟石灰施用到土壤中,这样不仅能够中和土壤的酸性,也能够补充土壤中的钙素,尽可能减少花生出现秕粒的现象。

(4)深施钾肥

在施用钾肥的时候,要将肥料施到结果层的下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结果层含有的钾肥过多,而影响它对于钙素的吸收情况,以防止出现花生的空壳现象,或者是造成花生荚果烂果的情况。

3、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与排灌

当花生的荚果逐渐形成的时候,有大约90%以上的钙都是从土壤中吸收得到的,主要通过果针或者是幼果,每一个部位吸收钙素的能力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前文中已经有所叙述。由此可见,对于花生的荚果发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补充钙素,以防止出现荚果的秕粒现象。

花生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出现干旱的情况,要及时浇水。如果遇到大雨连续不断的时候,要防止积水,这样会造成花生根系对于钙素的吸收收到阻碍。因此,要设定专门的管理者,负责花生的日常管理,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造成花生的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倘若在生长的过程中,花生苗叶色淡且矮小,这时候,要进行一次施肥,主要施用氮肥,如尿素,每天一次喷施,这样可以促进花生的植株生长,也可以有效防止出现空壳的现象,据调查,至少可以增加产量一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花生的秕粒空壳的原因进行了有关的分析,主要有土壤情况、花生品种以及施肥的情况等,通过探讨可得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提高花生的产品质量,减少出现空壳秕粒的情况,为农民的花生农作物的丰产增收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欧小青,唐忠明,李培强. 北海市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12).

[2] 刘鹏云,孙 鸣. 安阳市花生高产创建良种良法配套栽培关键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07).

[3] 杨 净,麦提图尔荪·萨迪克,托乎提·艾买提,等. 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J]. 农村科技,2016(01).

猜你喜欢
花生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花生大夫
花生去哪儿了
奇趣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