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班主任班级分层管理策略的几点探讨

2017-04-25 19:31李成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层管理创新中职

【摘 要】随着中职教育事业的推进,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班主任家教师是班级的领路人,应该用良好的管理方法,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实际的班级环境。分层管理策略的提出进一步贴合了德育的教育。本文针对中职班主任班级分层管理策略的价值意义、 常见问题、强化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分层管理;创新

在班主任工作中,分层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长等特点,以阶梯式划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2016年广西多所中职学校招生爆仓,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从根本上说,中职生的个体差异尤为明显,也更为复杂,班主任要尊重他们的差异,重视个体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化分层管理制度,积极应对中职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各项挑战。

一、 中职班主任班级分层管理遭遇的发展瓶颈

(1)分层管理观念较为保守

从根本上说,分层管理只是一个统一概括的称呼。其中所指的“层”既代表“层次”,也代表着对不同学生不同类型的概括。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分层观念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划定层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性格、思想的融入。这一问题导致班主任工作遭遇阻碍,分层管理的科学性严重不足。

(2)管理形式的表现单一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该有区别的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更加规范的设计管理内容,从根本上控制和调整分层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分层工作中,很多班主任教师都采取了“说教式”、“灌输式”的形式,导致学生对班主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两者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的融合和发展,管理形式的单一直接体现在师生关系上。

在班级分层管理的实施中,如何实施精准的分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难题。采用分层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制度。但是很多教师在制定分层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无法进行全面的概括,导致班级管理模式松散、学习环境不够开放和谐。

二、增进中职班主任班级分层管理的具体策略

(1)实施班级干部和普通学生的分层

对于班级干部,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优势,积极发挥班级干部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优势,使班级干部作为学生的重要脉络,更好的团结其他同学。例如,班主任教师要积极锻炼当前的班级干部学生,通过班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将班级中的一些事务交由学生自主解决。支持鼓励他们创新工作形式,维护他们的威信。同时要大力塑造一支后备班级干部,继而通过学生干部的凝聚作用。

而对于班级内部的普通学生,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普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点长处。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帮助普通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能够自觉以其他同学为榜样,进行自我思想建设和学习。鼓励更多的处于普通层面的学生自觉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

(2)实施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区别分层

素质教育時代中,评判学优生和学困生已经不仅限于单纯的学习成绩。因此,班主任教师在教学管理上,要综合不同学生的性格,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措施。例如,对于学优生的分层管理,要考虑到学优生所受到的赞赏、偏爱,适当的进行“谦虚教育”、“抗压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以免优等生因为太过于一帆风顺而产生自大、骄傲的心理。经过这一精神层次的分化,一旦面临突然而至的挫折,学优生也能够抵抗出各种打击,提高对不良情况的适应能力。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来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并联合各科教师,组织开展学生优势特长的交流研讨。尽量不要加深学困生的“学习苦恼”,减少他们的自卑心理。充分挖掘学困生在音乐、体育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并采取“优等生”“学困生”相互“组小组”、“一加一”的模式,加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3)留守生和非留守生的区别教育

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在班级中,留守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心理、道德方面和非留守生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这类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在上课发言、社交活动中都不够积极。因此,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留守生的分层教育,多关注留守生,及时对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予以点拨。多鼓励留守生,充分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留守学生具备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而对于非留守学生来说,教师更多的要进行“限制溺爱型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非留守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理性、更加客观的处理生活、学习上的问题。

(4)好动生与安静生的分层教育

从学生行为上说,好动的学生和安静的学生所需要的方法也不一样。对于班级好动生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的“坚持意识”,鼓励他们在专业技能课程方面更加稳妥、积极。要用坚持不懈的态度,去处理学习上遇到的挫折。而对于安静的学生,教师同样也要付出关爱,培养他们的意志力。鼓励内向、安静的学生能够打开尘封的内心,敢于表达自我、乐于表现自己。

三、总结

现代中职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童年,但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不管他们经历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学生,都不能自行决定放弃谁,都要一视同仁。我们要寻找到适合他们个体的方法,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摆正价值观等。在他们毕业离开学校时,能有比较大的进步,有积极上进的精神,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分层管理方法就有了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桂林.信息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

[2]潘新添.张筠.关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曹永.精细化——魏书生班级自动化管理的精髓[J].班主任,2009(10)

【作者简介】

李成真,女,广西南宁,广西第一工业学校,中职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分层管理创新中职
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中职学校“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