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模式及对策探究

2017-04-26 09:11
当代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政府农业

(贵州大学,贵阳 贵州 550025)

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模式及对策探究

董晶珣

(贵州大学,贵阳 贵州 550025)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基础。所以农业现代化对于发展农业是至关重要的,而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农村缺乏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融资,进而影响农村的发展,本文希望从农村金融支持与融资角度出发,提出能够促进农村资金融通的建议。

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策略创新

一、引言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东部地区相比,发展滞后,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如果仔细的分析原因的话,首先一个问题是历史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历史地域发展不平衡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西部民族地区资金与资源的短缺,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资源利用率比较低,产能水平低下,这些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该不断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放开资本准入限制,盘活金融市场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政府需要做的是采取措施扶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现代化,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通过在假期去了贵州修文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调查,我们做了一些入户调查,进入农民家里做了一些问卷,大多数农民表示贷过款,但是其中的一些农民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顺利贷下款,其中的一些就算贷到款了,也只贷到了大约几千元,对于农户来说,这些钱远远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以至于他们无法制备现代的农作机器,所以全村人无法形成标准统一的农业现代化生产。

一是民间金融缺乏规范和保护。西部资金大部分流入了发达的其他城市,趋利避害,使得西部地区农村区域缺少足够发展的资金。民间借贷可以解决一部分的自己融通,但我国的民家融资不仅缺少必要的规范和保护,并且不具有合法的地位。

二是企业自身条件差,权责不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相对来说都较为落后,需要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首先,一部分农业企业的现状是经营规模较小、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原始积累的历程较短,同时还存在自有资金和自有流动资金不够充足、可抵御担保不足的情况。

三是小农意识严重,农民觉悟不够高。这点是在所有的乡镇都有提到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农民的思想落后,而且比较顽固,很难沟通,常常对村干部的行为不满,更多的关注眼前的利益等等。这会使得村干部的有些工作很难开展,融资难是在所难免。

四是西部地区自我积累不足,导致企业自身条件差,而东部地区,涉农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农业的积累,也可称其为直接推动力。西部农村地区还未从本质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境况,这种现状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构成了极大的限制。

三、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策略创新

一是在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时,为有意向参与的民间资本提供便利条件;给予充足的财政支持,在税收政策方面提供优惠,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多建立银行的营业网点。最后,将商业性运作放在主要位置,完善农业信贷激励机制。

二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资金回流。首先,放开贷款利率,对解决农村金融运行成本高、盈利能力差有很大帮助,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尽全力支持农业发展。升级产业结构和发展经济。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探索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联结周围中小企业、个人,利用供应链的联合增信功能,解决个人和小型企业担保力缺乏的问题。

四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第一、快速推进农业保险法立法进程并完善相关体系,来实现保险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第二,创新农业保险业务,扩大其影响范围,扶持和发展农村互助保险。第三,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农村金融银保合作机制,支持各地区寻找通过保险模式解决农村信贷风险有效方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服务。

五是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中,要尊重其自主经营权,对于各类金融案件的处理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依法执法,规范工作方式。

六是西部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复杂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建立信用体系,可加强金融机构决策的准确性,从而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信用理念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过程,而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有序运行的基础。西部地区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需要以央行征信局为首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整合各部门的征信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善用各类媒介大力宣传诚信文化,塑造良好的诚信氛围,这有利于降低信贷风险,保护债权人经济利益。

七是以农业保险为基础,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农业易受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事故灾害的发生,但在保险方面却有很大缺失,所以加速建设以服务“三农”发展为中心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村保障能力便成为重要组成。

八是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务等入股,加上政府的扶贫基金,成立合作社。土地统一安排管理,村民服从合作社的安排。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成立股份公司,通过PPP这种模式改善农村基础建设,引入产业基金概念,改善农村农作活动的机械化,而PPP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评估社会资本可接受度,也就是当社会资本要加入到农村建设中来,必须以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为基础进行参与,而评估当地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主要分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通过参考PPP项目中的物有所值评价及政府承受能力评价,社会资本可接受度主要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展开评价工作。

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过程中,是否优化风险分配、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定性分析已有具体评价方案,不做赘述。

定量评价:重点关注在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全周期内,社会资本能否能获取合理的回报,本文主要以定量分析研究为主。

社会资本可接受度定量分析主要步骤:

社会资本可接受度定量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一是根据项目的投资、政府付费回报机制,计算项目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二是根据前文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划分社会资本可接受度定量分析影响类别的基础上,着重考虑政府风险成本,并建立一定的模型进行计算;三是将政府风险成本等指标带入全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社会资本可接受度量值或指数,得出定量分析结论。

四、项目全投资现金流量计算

项目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是否具有可观的回报机制,组建的项目公司经济实力如何、项目规模、项目周期以及项目所处的行业等,都可以综合考虑在项目的投资情况中。本文基于项目的实施方案以及可研报告,采用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指标,并且结合项目的动静态回收期,综合评估项目本身带来的收益率情况。

其中,NPV为在既定的边界条件下的项目的折现值,n为PPP合作年限,CF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i为折现率。

五、政府风险成本或收益

1、政府机构能力指标

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将面临诸多风险,针对PPP项目风险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项目以及其他。从社会资本可接受度定量分析的角度,政府风险主要来自于是否具有较强的财政实力以供社会资本收回合理的投资报酬。因此,本文将地方财政实力作为考量地方机构能力指标的重要部分。这里,我们以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作为衡量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的一大方面。

2、地方政府债务状况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债务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以及由内部债务因素转化来的社会相关风险。本文大致将指标分为3个大类:内部风险指标集、相关风险指标以及外部风险指标集共取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率、地方政府债务率、或有债务占比等19个表现政府债务风险能力的指标,经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留下六个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能力的指标,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表明,筛选后的六个指标,有相应标准来评价政府风险程度,社会资本可接受度综合指标的测算思路是:基于项目自身的投资收益情况,综合考虑政府的经济实力、财政实力以及债务状况,如上所述,由于PPP项目政府风险是除项目自身风险后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在衡量政府回报机制的风险后,按照下表中的方法计算出政府风险成本,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政府带来的潜在收益保障,量化的收益和成本数额带入项目净现金流的计算过程中,综合算出考虑政府机构能力指标的净现金流情况、内部收益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等等。

表 政府风险成本

最后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5∶5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实践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数据积累,及相应的实践运用,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未形成完善的评价模型,现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将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修改,使其更适用于实践过程。

[1] 度北斗、魏自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

[2] 张义成:环境保护与农业开发并重,南充生态农业双丰收[N].南充日报,2012-11-27.

[3] 蓝莹、马玉竹:生态经济成就“中国年度品牌城市”[N].南充日报,2012-12-08(03).

[4] 肖金成: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N].经济日报,2012-12-11(06).

[5] 刘惠兰:湿地保护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12-12-12(13).

[6] 张华: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支持[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3).

[7] 李杨:中国金融发展研究[J].中国金融,2012(5).

[8] 郑德华:中国少数民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9] 周勇:浅析我国西部产业结构调整[J].湖南大学学报,2011(8).

[10] 温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4).

(责任编辑:林志红)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政府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