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距离对中国OFDI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2017-04-26 09:11
当代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东道国跨国公司绿地

(东华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文化距离对中国OFDI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杜家希,王 雷

(东华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OFDI企业的海外进入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化距离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涉及最多的因素。本文通过选取158个在海外具有分公司的中国企业为样本数据,结合企业微观数据和东道国宏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化距离确实对中国OFDI企业海外进入方式存在显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文化距离越大,企业越偏好于绿地方式进入。本文同时验证了东道国政府对FDI态度正向调节文化距离对OFDI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即随着文化距离的增加,东道国政府对FDI态度越好,跨国公司选择合资进入的可能性会降低。

文化距离;进入模式;OFDI;制度特征

一、引言

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迅速增长,中国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扮演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不乏失败的例子。因此,选择适宜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变得十分重要。文化距离被认为是影响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1][2][3]。

文化距离是指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数量化,体现在价值观、宗教信仰、制度等各个方面。文化距离既会给OFDI企业带来外来者劣势,也会带来外来者优势,两种力量叠加的结果,存在多种可能性[4]。比如,朱思等[5]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表明,国际市场的多变性和合作方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并购的交易成本,中国跨国企业出于风险避免的考虑,会倾向于独资进入模式。綦建红和杨丽[3]、付竹[6]、Kang等[7]、Anand和Delios[8]也认为文化距离越大,跨国公司越倾向于绿地投资,因为绿地投资使母公司不需要面临一个已经存在的公司文化,从而降低了母公司对东道国子公司进行管理和资源整合的难度[9][10][11]。

持相反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化距离越大,OFDI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合资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因为,文化距离会阻碍母公司与东道国市场的信息交流、经验技术传递,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使企业采取谨慎的进入策略[12][13]。显然,学术界对这两种观点并未形成一致意见。

我们认为导致上述观点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当前研究往往基于东道国不同的制度环境展开,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差异意味不同的市场开放程度,影响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贸易政策的制定[14],也决定了企业识别、分析和解释东道国市场信息的难度[15]。因此,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文化距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东道国制度特征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文化差异影响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路径中,进而检验东道国制度特征对文化距离与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文化距离对跨国公司海外进入方式的影响及其外部制度约束条件,为企业有效选择海外进入策略提供指导。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文化距离对进入方式的影响

从成本角度来看,合资公司成立,员工之间会存在巨大的协调成本与管理成本[16],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随着文化距离的增加,企业更偏好于绿地的进入方式。其次,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文化距离远的地方进行绿地投资。因为这可以使跨国公司直接将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搬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17]。另外,Mudambi等[18]指出,绿地方式进入东道国与合资方式相比,知识转移对子公司的创新能力影响效果更大。因此从创新角度来说,跨国公司更愿意选择绿地的进入方式。

假设1:随着文化距离的增加,相对于并购,跨国公司更偏好于选择绿地进入东道国市场。

2、东道国制度特征的调节作用

东道国政府对FDI的态度对于OFDI企业进入方式的影响尤为重要。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很多国家的政府会以立法的方式对国外资本进行限制,包括规定国外投资者产业选择、最低投资额度、最高股权比例、限制当地行为所有权等。东道国类似限制制度越多,跨国公司越难获得较高的股权比例。实证表明。这些外资的法律章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进入模式的交易成本。而在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各种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

假设2:东道国政府对FDI的态度正向调节了文化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战略的影响。

三、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1、样本来源及特征概述

本文研究样本为2014年115家中国上市的母公司,总共包括158家海外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的销售规模都达到50万美元以上,经营绩效好。数据来源于BvD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对文化维度指数缺失的国家以及在“避税天堂”等海外经营的跨国企业数据进行了剔除。为保证所选样本的多样性和典型性,在充分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国际化市场分布、国际化发展历程和国际化经营状况等几个维度之后,经过筛选和整理,最终样本为127家海外子公司。

2、变量及其测定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MODE),具体在出资模式的判断上,本文采用现有绝大多数文献通用的方法,即当出资比例大于5%小于95%的时候为合资,记为1,其余的记为0。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表2 回归结果

(2)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文化距离,Hofstede首先提出采用KSI指数的方法计算文化距离[19][20]。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D表示文化距离,CH表示中国,j表示国家j,i表示第i个文化维度。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有两部分:宏观包括市场规模GDP、市场潜力GROWTH,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数据库;微观主要包括企业规模SIZE、企业国际化经验EXPER,数据来源为BVD数据库中的财务报表。

(4)调节变量

东道国政府对FDI的态度(DGTD)反映了东道国政府对外来投资者市场进入的态度。为量化这一指标,本文采取IMF公布的《2014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所公布的各国对FDI态度指数。该指数取值为1-7,分值越大,表示该国政府对FDI的态度越友好。

3、计量模型

根据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我们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Pi表示选择绿地方式进入的概率,SIZE表示企业规模,EXPER表示企业国际化经验,GDP表示东道国GDP,GROWTH表示东道国GDP增长率,KSI表示文化距离,DGTD表示东道国政府对FDI的态度。

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本文采用SPSS19.0对变量计算了方差膨胀因子,得到的VIF值小于10这一上限,可以排除多重共线性存在的可能。模型一是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二是控制变量、解释变量、调节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三是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加入了解释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叉项。结果显示,在模型二中,文化距离与企业海外进入模式的选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β=1.088,p<0.05),这验证了假设1。在模型三中,东道国对FDI的态度与文化距离的交叉项结果显著正相关(β=6.387,p<0.1),说明东道国态度正向调节了文化距离对进入方式的影响,这验证了假设2。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文化距离、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与东道国制度特征的关系,并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127个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统计数据对上述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文化距离对于跨国企业选择海外进入方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文化距离的增加,跨国企业更偏好于选择绿地的方式进入海外。例如当中国企业投资于文化距离较小的东南亚以及东亚国家时,可以选择独资的进入方式;当中国企业投资于欧洲、美洲等文化距离较大的国家时,可以选择合资的进入方式。

第二,东道国政府对FDI的态度正向调节了文化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战略的影响,即随着文化距离的增加,东道国政府对FDI态度越好,跨国公司选择绿地的可能性会降低。这与LU等[21]的研究一致,政府的支持与发展完善的东道国制度增加了FDI进入东道国的可能性。因此,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对于OFDI企业选择海外进入模式来说尤为重要。政府对FDI积极的态度可以从制定一些税收减免政策、建立免税区、自由贸易区、经济开发区等措施,切实地帮助企业得到实惠来体现。

2、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第一、本文仅从交易成本视角探讨了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未能充分考虑信息成本、不确定性规避等因素的影响。后续研究可以从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规避两个视角出发,探讨跨国公司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二、衡量东道国制度特征的维度目前没有统一的口径,本文也只是探讨了一个维度的调节效应。后续研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同样地,文化距离由多个维度的特征,后续研究也可以分维度进行讨论。第三、企业海外进入模式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股权比例会发生变化[2],因此用时间作为调节变量去研究企业进入模式的变化也可以成为后续研究的一个方向。

[1] 尹忠明、袁泽波、付竹:文化距离对跨国企业绩效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3(2):37-41.

[2]Wilkinson T J,Peng G Z,Brouthers L E,Beamish P W.The diminishing effect of cultural distance on subsidiary control[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8,14(2):93-107.

[3] 綦建红、杨丽:文化距离与我国企业OFDI的进入模式选择——基于大型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 [J].世界经济研究,2014(6):55-61.

[4] 綦建红、李丽、杨丽: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文化距离的门槛效应与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2(12):137-146.

[5] 朱思: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FDI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D],2014.

[6] 付竹:文化距离、进入模式与绩效——基于中国跨国企业FDI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0.

[7] Kang R C,Huang C H,Padmanabhan P.Foreign ownership mode,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and corporate governance:has the literature missed an important link?Evidence from Taiwanese firm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4,23(2):371-380.

[8] Anand J,Delios A.Location specificity and the transferability of downstream assets to foreign subsidia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7,28(3):579-603.

[9] Hennart J F,Park Y R.Greenfield vs Acquisition:The strategy of Japanese inves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J].Management science,1993,39(9):1054-1070.

[10] Minkov M,Hofstede G.Hofstede’s fifth dimension:new evidence from the world values survey[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12,43(1):3-14.

[11] Kogut B,Singh H.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9(3):411-432.

[12] 潘镇、鲁明泓:在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文化解释[J].世界经济,2006(2):51-61.

[13] Anderson E,Gatignon H.Modes of foreign entry: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1986,17(3):1-26.

[14] 张宇婷、王增涛:制度距离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模仿同构的调节效应[J].当代财经,2015(4):97-106.

[15] 王公为、彭纪生:国际多元化与母公司创新能力研究——基于制度距离的调节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9):75-80.

[16] 郑长娟:外资服务企业中国市场进入模式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01-107.

[17] Drogendijk R,Slangen A.Hofstede,Schwartz,or managerial perception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ural distance measures on establishment mode choice 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6,15(4):361-380.

[18] Mudambi R,Piscitello L,Rabbiosi L.Reverse knowledge transfer in MNEs:subsidiary innovativeness and entry modes[J].Long range planning,2014,47(1-2):49-63.

[19] Hofstede G.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M].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organization,2016,10(100):15-41.

[20] Hofstede G.Cultural constraints in management theories [M].Executive,1993,7(1):81-94.

[21] Lu J,LIU X,Wright M,Filatotchey I.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FDI location choices of Chinese firms: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home country government support and host country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4,45(4):428-449.

(责任编辑:冷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2032);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2014GXS4D10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模项目(2014S5D202);东华大学励志项目(B201315).

猜你喜欢
东道国跨国公司绿地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走进绿地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东道国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竞争力变化对跨国公司总部策略的影响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公司本土化研究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