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作文

2017-04-26 23:50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读经典籍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条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个成语:“熟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则新闻:来自《人民日报》的消息,有学生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而且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

一句名言:19世纪英国作家马丁·塔波尔说,记忆不是智慧,白痴也能死记硬背成卷的诗文。

读了上面四则材料,联系近几年社会上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的“读经热”,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拟,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与审题立意】

题目引导同学们思考读书方法的问题。

一条谚语,一个成语,强调熟读;一句名言,强调理解,反对死记硬背;一则新闻,指出了不合适的读书方法造成的一个后果。需要辨析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如何理解“熟读”?“熟读”既包含“记忆”,又强调“理解”,没有对内容的理解,没有一定的记忆,就谈不上“熟读”。“熟读”强调读的遍数,但与“死记硬背”不能画上等号。记忆与理解关系复杂,有相互促进作用。

第二,如何理解“记忆不是智慧,白痴也能死记硬背”?记忆固然不是智慧,但智慧并不排斥记忆。白痴也能死记硬背,但不能说死记硬背就是白痴。即使是成功的科学家,对有些学习内容也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先记下来再消化的情况也是有的,有时也是需要的。

第三,如何看待《人民日报》的那则消息?那是一个典型的学习方法不对的例子。10年背了30万字,实际上一年也没有背多少内容。常用字认不全,写800字的文章也错字连篇,丧失读书兴趣,出现严重心理疾病,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题目要求中提到“联系”“读经热”,请注意,只是“联系”,即要求结合“读经热”来谈读书方法问题,不能把文章立意的核心放到“读经热”有无存在的必要上。可以写“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更有价值”,主张不能一概地排斥记忆,但更强调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在运用中的记忆、在创新中的记忆;写“读经贵在学精髓”,主张读书读经不要只图记背内容,更要把握精髓,读懂精神,学以致用;等等。

【评分标准】

一类文(55—60分):根据高考阅卷评分标准,能够扣住读经(书)态度、方法(思想方法、具体方法)立意,符合论述类文章的结构、语言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有力,文字流畅,用词准确,书写规范的。

二类文(50—54分):能达到一类文的立意、文体和语言要求,但论据略欠新颖,或者语言虽没有错误,但功力比较平平的。

三类文及以下(45—49分):立论观点不够鲜明,如“究竟要怎么读经,我们还是从各自的情况出发去认真研究吧”,或者确立观点后,论据不能充分证明观点,或者就没有讲道理证明观点的。

四类文及以下(44分以下):抛开读经(书)方法、态度,大谈读经热好不好、要不要读经等;或者只从材料演绎故事、只写当前背景,写读经怎么热的。

思考是智慧的源泉

琅琅读书声从远处传来令人愉悦,然而当走近之时却见学生们无神的双目和如打字机般机械的舌唇。“读经”“读经”,而当我们不加思考地、单纯组合汉字地读出文章时,那读的还能叫“经典”吗?

经典的伟大不在于其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所包含的思想。新闻报道一学生10年背得30万字经典却行文不通,正体现了当下社会所存在的一大问题:无思考的灌输。试想该学生如花10年理解经典中一部分的哲思与意义,并用于生活学习中,那么结局会如此不堪吗?必然不会,当他真正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时就定会停下这无意义的背诵转而真正提升自己的思想。儒家乃至所有的经典都以文字中包含的意义或情感动人,而单纯的记忆则视这些真正的珍珠于无物,却无意义地将沙子与贝壳堆叠在一起,还望自己生出无限的珍珠,岂不可笑。皆读其文而不思其义,这又与背一串无规律的数字有何异?而“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熟读,并不是普遍理解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体会文字的意义的读,这样才能让其中的意义自然地流淌出来。试问不明古文词语意义,仅凭现代字词意思妄加猜测的“读”如何能使“其义自见”?而这种强制灌输、没有思考分析的学习现象往往是上一代错误的教育,所以不仅要靠学生的自主分析,更要家长、老师正确引导。

那该如何减少盲目“读经”现象呢?首先,老师、家长应做到莫逼迫孩子做无兴趣之事。适当的建议可取,但过度的强制无益。如电影《最佳辩手》中的主人公就有一个明智的导师,他告诉学生文字不是死的,经典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无数伟人用来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的东西,所以盲目地记忆失了学习的本真。其次,学生也应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数伟人都是在发现前人错误后才有了更好的突破。故记忆而不思考就如故步自封,越发后退。所以切莫迷信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要选择真正理解它们。“我思故我在”,人之所以高于其他动物正是因为有了深邃思考的能力,而我们却要抛弃这份天赋转而做其他生物也能做到的记忆,岂不可怕!

在生活中思考,在学习中思考,在“读经”之时也应拒绝死记,这样,智慧才能从思考中涌现。

得分: 54分

文章首段提出问题:“当我们不加思考地、单纯组合汉字地读出文章时,那读的还能叫‘经典吗”;第2段先分析问题:“无思考的灌输导致的结果”,接着展开阐述;第3段解决问题:老师、家长、学生都要担起责任;第4段总结:智慧从思考中涌现。怎么样?是不是条理非常清晰,且形成了步步推进的架势?其实,写文章不必太繁杂,这篇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自然、简洁、一气呵成,值得很多同學借鉴。

平实中见深厚,日常中见真章,是此文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很多话,大家都这么说;很多理,大家都这么讲。可是,单独说,单独讲,那就叫平凡。用一种思想统领,按一定条理组合,那就显深刻。朴素流畅的表达为我们展现的是一种真诚淳朴的美。

典籍之种 思考之花

古来学堂中的孩子摇头晃脑,前倾后倒,大诵四书五经,先生们戒尺在手,仰头沉醉在这童音之纯真美好。一颗颗承载了万千先哲圣人的智慧的典籍之种子,滚落到这一个个年轻的灵魂的心田之中。伴随孩子的成长,或阳光雨露或阴风晦雨,有种子开出绚烂美好的花儿来,有种子就此深埋地下,不见天日。而思考于典籍这粒良种,正是促使其开花的金风玉露所在。

典籍本无心无魂,是阅读者赋予其内涵和灵魂。一千个读者读出的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这个道理,典籍借语言文字来传达其思想观点,而由文学到新的思想的转变,是通过读者来进行的。这就对读者提出了要求。同是千古佳作,有心之人只读一篇便学之入心,句句铭记;无心的孩童就算誊写千万遍,仍只是字句,零星杂乱。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便是最好的例证。对于他这样的无心者,描红本上的零乱只字,与《论语》《中庸》并无二致,以致鲁迅先生携起一个“孔乙己”的名头,便扣在他头上,以供后世嘲笑。

对典籍加之思考,要求我们首先辨词句,其次挖掘深入含义,再次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辨词句在古代经典的阅读之中尤为重要。词汇、语式、思维方式的差异如鸿沟横亘在初学者与古诗文之间。如此鸿沟,远不会凭空消失,而需要学习者不断努力以跨越,甚至于在儒学的发展史上,各时代的儒家学者都在不断校正字词,辨明句意,以此称为“小学”。现今的学习者更应加以重视,以免落入诵书万卷而不赋一文的境地。明确词句之后,读者应深入探索作者之深刻意味。同是读《雾都孤儿》,有人读出的是孤苦少年奇遇记,有人读出的是英国乃至中世纪的深切悲哀;同是读《红楼梦》,有人读出的是儿女私情,有人讀出的是人情冷暖、时代沉浮。高低上下就可见一斑了。当然阅读也应与生活相结合,指导生活取舍、处事待人之道,以达到真实融为己有。

文虽至此,切勿忘记文初所言,典籍为种,思考为花。无种之花,诞矣;无花之种,枉矣。

得分: 50分

“种”与“花”有其紧密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的联系,还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正如文中所言:“典籍为种,思考为花。无种之花,诞矣;无花之种,枉矣。” “典籍无心”,人要有心,这就是文章的观点。这样的观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思想的光芒。

作者思想成熟,表达老练,但为什么不在正文论述部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呢?如果在第2、3段论述过程中展开得充分一些,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厚实,为自己争得展示才华的更大空间,而且还可以彻底解决字数不足的问题,不给他人留下扣分的理由。字数不足,乃文章一大明显硬伤。

小子已斐然,先生当裁之

前段时间,一封读经少年惟生致文礼书院的来信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信中,他表达了对读经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引人深思。

弘扬传统文化的“读经热”,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及“儿童的大脑发育情况适合背诵”,成人的大脑发育情况“适合理解”,于是他们宣传“包本背诵”——不理解任何字义,只从头到尾背经典30万字,之后再慢慢讲解。

这种方式号称能出“宿儒”,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孩子好奇而善于发问,制止他们理解无异于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些孩子善于背诵,完成“包本背诵”仿佛万事大吉,能得到“宿儒”的敲门砖,但其实他们的学习能力只有背诵。这是一种极度不公平的筛选机制,没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却妄图创造出饱学奇才的奇迹。名义上是对现代应试教育的反抗,是另辟蹊径,事实上对孩子的天性的抹杀更加明显。实际上是一场披着传统文化皮毛的急功近利的教学实验,而不成熟不成功的代价需要孩子自己去背负:可能是10年光阴的浪费,可能是一生伴随的心理疾病。

我们应倡导的是脚踏实地,是顺其自然。在好奇的时候获得知识,在产生兴趣的时候投入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发光体,应该被因材施教,而不是被切割成一样长短的筷子。我们的教育就是发掘我们的闪光点,然后朝着最合适的方向贯注一心,持之以恒,有所突破。好奇、兴趣、恒心、理解,这应是我们致学的关键,而不应仅仅是记忆与背诵。

教学的过程是有机的引导,是理解和学以致用,一刀切的“包本背诵”和应试教育,都不是帮助我们走向完善的个体的有效途径。经典儒学文化是点缀我们品格的钻石,不可或缺,但也不能使它成为性格发展的负重巨石。

小子已斐然,先生当裁之。希望在我们的求学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获得先生们恰当的“剪裁”,用兴趣和理解浇灌,最终长出我们独特的、完整的、坚毅的小树形状。

得分: 47分

标题“小子已斐然,先生当裁之”不只是整齐上口,更有警醒之效。

反驳,是此文的第一“杀器”,从“包本背诵成宿儒”这种“极度不公平的筛选机制”,到“对孩子的天性的抹杀”,句句在理,字字深刻。先驳后立,立的“是脚踏实地,是顺其自然”,“是有机的引导,是理解和学以致用”。

可惜了!第3段“驳”得精彩,第4、5段却立得乏力,论述非但没有展开,还似乎有意在“紧缩”,草草走过场。第5段匆忙总结观点结束全文,直接导致字数不足、说理不深不透的后果。可惜了!全文前两段,只是引题和对材料的复述,入题有些慢了,浪费了一些文字。可惜了!首段首句“一封读经少年惟生致文礼书院的来信引起了轩然大波”写得如此拗口,显然没有“进入状态”。

猜你喜欢
读经典籍记忆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记忆中的他们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生查子
记忆翻新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