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塔川秋意更绚烂

2017-04-26 20:27程志荣张应松
绿色中国·B 2016年7期
关键词:黟县宏村森林公园

程志荣+张应松

在中国皖南的清山秀水中,散落着这样一个村庄,一幢幢粉墙黛瓦的百年老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皖南宁静优美的大地上,屋前,是一湾静静的水面。水中,婆挲着白平黑瓦的光影。这里是名闻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黟县宏村所在地。宏村的芳邻便是正在创建冲刺国家级的安徽塔川森林公园,其以原安徽木坑竹海省级森林公园为基础创建。

塔川秋意惹人醉

塔川森林公园地处黄山西脉延伸部,现有四季常绿植物134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29种,百年以上古树达448株,园内百公顷乌桕、枫香彩叶树簇拥环抱。塔川村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地处公园核心位置,有近800余年历史,拥有各类明清古建筑41幢,水口林1处古树群6处。木坑竹海位于公园东北面,面积800公顷,纵深数里满目皆绿。同时协里村田园风光,波光潋滟奇墅湖也镶嵌园内,形成了山、水、古村落、古树群交相辉映的生态景观,十分独特尤为珍贵。公园内峰岭云集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90.2%,负离子含量高达32500个/每立方厘米,细菌含量仅为国家标准的15%,地表水、土壤质量常年达国家一级标准,塔川公园的绝佳生态成为世界游客康体养生的圣地。

公园内的宏村镇塔川村,是黟县众多厚重美丽自然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山间村落。塔川村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中,此为“塔”之来历。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过,给小村带来无穷灵气,此为“川”之来历。合起来,即为“塔川”。村口及周围地带多植乌桕树,且古树参天,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从黄、浅红到火红极富层次,粉墙黛瓦掩映其中美轮美奂。正是塔川拥有的自然森林景观资源和人文、地文、水文、天象等风景资源品质一流,“森林 + 水+古建筑 + 田园”组合景观十分独特,使塔川秋色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那斯和北京香山并列为中国最美四大秋色。

为充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观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文化拓展生态旅游内涵,黟县于2016年申报创建塔川国家森林公园,按照园区自然生态条件,对森林公园实施林相改造:依次实施了乌桕彩叶林保护发展工程、塔川景区竹类面积控制工程、马尾松天然林保护工程及桤木人工林逐步替换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升多色彩、多层次、多功能的自然生态景观。据宏村镇副镇长董德春介绍,塔川的秋天在11月初就会到来,塔川的主要树种乌桕树,它的叶子比枫树红的要早,但叶子并不是一下子全红起来,是有个过程的。村中树木树龄不同导致叶子变色时间不同,树木地理位置不同导致阳光照射时间不同,同一棵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阳光照射时间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树与树之间,同一棵树的不同叶子之间,由绿变黄或由绿变红,以至于最后落叶的时间都不尽相同。树上五颜六色的叶子,再配上好的天气光影,就可能创作出绝佳的摄影作品。因此,为让塔川秋意留得更久,园内已经补种1000余棵不同树龄的乌桕、银杏等树种。目前园内已累计投入5100万元,用于塔川森林公园环境整治提升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

污水处理吐清流

塔川虽是一个只有43户居民的小村,但每年四季摄友、写生族等游客熙熙攘攘,民宿家家爆满,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2016年春季,一座设计日处理负荷60吨的无动力污水处理站开始运行,由于整个处理终端也建成徽派马头墙,保持了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一致性,再加上出水口排出的汩汩清流现场没有丁点异味,成为农业灌溉用水。许多游客还以为污水站为新设景点,纷纷在此拍照留念。据技术提供方浙江一家企业黄山屯溪办事处的陈经理介绍,塔川村污水处理终端项目质保期为2年,但他们对自己技术的非常自信,一再表示项目正常运行10年左右寿命没问题,前提是管网内要保证收纳有足够量且有机物浓度高的污水,好让厌氧菌有吃的有事干。即便几年后更换含有微生物厌氧菌的介质石子片,以塔川终端120多平米工作面换算需要36吨介质,成本约10万元。宏村镇塔川村委主任韩敏表示:“这个项目建得好,运行后村里蚊子明显少了,下大雨污水横流现象也不见了,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了,这个技术效果好。”

闻名遐迩的黟县宏村镇木坑村位于县城北部15公里处,距宏村5公里。木坑本是一个建在半山藏于一片茂密竹林里的无名小山村,全村24户农家靠山吃山。后因在此拍摄一步奥斯卡大片《卧虎藏龙》而名声远播,引来众多游人。有投资公司抓住商机,把山野竹林一圈变成收费的景点。山腰间的木坑村人家,徽派特色的黑瓦白墙坐落半山腰,阶梯状错落有序间或炊烟袅袅,竹林小小径上孩童嬉闹鸡犬斗趣,好一幅桃花源里桑竹美池之山居图。看漫山竹林郁郁葱葱,静谧祥和令人心旷神怡。记者11月30日来到木坑时,恰逢黟县环保局协同中标项目施工方正在污水处理终端取水样,水质经检测后的结果将写入项目验收报告。从终端排水口用矿泉水瓶取出了3瓶水样,记者目测发现,水体清澈透明无异味。黟县环保局负责人介绍,为助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世外桃源”国家级森林公园,2015年9月21日,宏村镇木坑村污水治理工程破土开建,该项目投入2015年中央环保专项资金80万元,包括古水系综合整治修复、户上收集、管网埋设、终端施工等。管网在高低起伏、质地坚硬的山石中开挖穿洞,连接各家卫生间管道收集汇聚后再引流到半山腰处理,施工难度相当大,仅仅管网铺设就耗资近30万。据悉,黟县环保部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采用浙江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的最新治理技术,即多介质复合滤器无动力处理技术。这项技术优势在于采用无动力生物处理法,在运营过程中无需用电和太阳能动力,节省了电费、设备损坏更换费的同时人工管护费用也低,节约后续运行成本,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后用不起晒太阳闲置顽症。该技术对分散的单户人畜粪尿、洗涤废水、餐饮废水进行统一收集后,先通过三格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格栅井,接入纳污总管,最后进入小型污水终端设施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标一级B排放标准。这项技术和治理模式符合山区县情,有效解决污水直排污染问题,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山下奇墅湖中。

传统村落添魅力

污水站2016年夏天运行以来,受益最明显的是当地那些土著村民。如今他们摇身一变为民宿老板。竹海驿站老板娘汪大姐正在杀鸡款待从屯溪回来的女儿,她说:“春夏时节前来村里踏青避暑小住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家天天客满,即便淡季包吃住100人每天,客房出租率也在60%以上。过去,游客多,生活污水多随地乱淌,夏天异味重,与清新雅致的景区自然格格不入。现在好了,污水就地处理,我们赚钱不糟蹋环境,心里也踏实多了。”

黟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传统村落承载着徽风皖韵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和不老的乡愁等,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黟县共有22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保护范围,环保专项资金3300万元。为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发挥中央财政支持资金的最大效益,黟县环保局在全域环境综合整治中注重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注重保持生态环境的延续性,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严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2015年黟县环保局会同有关乡镇,编制了碧阳镇碧山村、南屏村、古黄村;宏村镇卢村、塔川村、下梓坑村(木坑村)等10个重点村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达1500万元。项目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村污水治理,二是古水系修复和村庄环境整治。其中农村污水治理共建设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设施10个,处理后的水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每个设施处理能力按实际处理量设计在每天30吨至100吨不等。

黟县系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2015年接待游客13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9.5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作为生态康养休闲游重要基地国家級塔川森林公园的创建,正与西递、宏村古村落人文观光游互为补充,成为黟县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中国画里乡村”增添更加迷人的魅力!

猜你喜欢
黟县宏村森林公园
宏村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宏村:我的梦里江南
烟笼宏村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 中国画里的宏村镇
画里乡村水为魂 钟灵毓秀客忘归——安徽省黟县环保局治水记
黟县打响安徽水源地钓鱼现场处罚第一枪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